掌握了这些条件,跨界不再难

今天我们对跨界做一个总结。

首先要说的是,跨界是结果,并不是最初的目的,很少有人为了跨界而跨界最后还获得成功的。

华盛顿的跨界虽然成功,但他很大的兴趣是在经营他的田庄上,是历史将他推到了将军的位置。另一类跨界是形势所迫,比如摩尔斯。掌握了这些条件,跨界不再难

其次,跨界是有必要性的,特别是对于突破性的创新。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有两条。

1、一个领域内的人常常囿于过去的思维定式,很难突破成功。

2、重大的突破常常需要引入外来的技术,因此只有跨界的人有这些优势。学过生物学我们都知道,生物不能近亲繁殖,其实技术也是一样,一项技术发展到最后就很难突破,需要引入新的技术。

再次,什么样的人适合跨界,或者说容易跨界成功?当然,这个人需要已经在某个领域甚至几个领域比较成功,而且比较有适应性等等,不过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还有四个不能忽略的细节常常被忽略掉了。掌握了这些条件,跨界不再难

第一个细节,跨界的人通常在原有的专业或者行业已经获得了成功。

一些人做一件事都做不好,然后想着跨界去做好别的事情,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

第二个细节,是过硬的专业知识。

第三个细节,跨界成功的这些人常常有一些天赋,只是他们过去没有发现自己这方面的天赋而已。而一旦他们后来发现了自己这方面的特长,在新的领域可以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

第四个细节,跨界者的思想都是非常开放的,他们愿意接受新东西,新思维。掌握了这些条件,跨界不再难

除了上述主观的因素,跨界成功还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我把最重要的两条列举如下:

1. 贵人相助。富尔顿从画家到发明家,得到了瓦特和利文斯顿的帮助,后来再成为成功的商人和州长,也是靠利文斯顿家族的全力支持。焦耳在发现能量守恒定律后,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找上门来和他合作,这让他后来名气大增。

2. 契机。摩尔斯发明电报,除了自身的动力很强外,而且契机非常好。当时除了他,还有好几个人发明了类似的产品,说明发明电报的时机已经成熟。掌握了这些条件,跨界不再难

那么,怎么做比较容易跨界呢,我也给你总结了三点:

1. 通常比较成功的跨界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

2. 高势能到低势能的跨界比较容易。

3. 想要跨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系统地去学习新知识,不要像民间科学家那样自己摸索。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跨界的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获得新领域的认可。焦耳最重要的几篇论文都没有能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上,因为那些职业科学家不相信一个啤酒商的结论。后来焦耳的成果被确认无误,他声名鹊起,成为了皇家学会会员。那些知名的物理学家都来找他合作,他的学术之路才开始顺畅。掌握了这些条件,跨界不再难

类似地,作为牧师,孟德尔关于遗传学的论文也没有被欧洲生物学界重视,到他死后很多年他的成果才被人发现。因此,想跨界得能耐得住寂寞。

无论你将来是否能跨界,上述做事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本文内容来自吴军老师的专栏《硅谷来信》,若有兴趣欢迎通过得到app订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孟德尔   田庄   新思维   华盛顿   近亲繁殖   势能   物理学家   电报   契机   美文   皇家   天赋   科学家   细节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