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人文主义革命

当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宗教关于“神造万物”的观点后,是什么维持着世界的正常运转?要知道,历史不允许有空白。答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在乎的是人类自己的体验,而不是《圣经》怎么说。正如文中作者举得例子,一个人有了外遇,他不太可能盲目接受神父或者某本古书的判断,而是仔细审视自己内心的感受。理论上,现代的心理治疗师并没有一本定义善恶对错的《圣经》。他会用一种温暖关怀的声音问:“那你对这一切有什么看法呢?”

关于书中《人文主义革命》这一章,摘录经典段落如下:

现在契约给了人类力量,但条件是我们不再相信整个世界有一个伟大的宇宙计划能让生命有意义。

现在社会在政治、艺术和宗教方面的斐然成就,为人类的生命找到了意义,但找寻意义的过程与伟大的宇宙计划没有关系。

向内心探寻

正是人文主义,让人类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没依据的困境。

人文主义认为是人类体验为宇宙赋予了意义。根据人文主义的观点,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而且不仅是自己的意义,更是整个宇宙的意义。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训诫: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

因此,现在性推动的主要宗教革命并不是对神失去信心,而是对人类有了信心。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人文主义革命

几个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一直想让我们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从小,我们就不断听到各种人文主义的口号:“要聆听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真诚,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心,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唯有从人的感觉出发,才有权判断人类行为的真正意义。

人文主义告诉我们,只有这件事让人感觉不好,才有可能是件坏事。

在政治方面,选民又怎么知道该选谁?至少在理论上,选民要探索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顺心而为,但这并不容易。想要触碰到自己真正的感受,就得先过滤掉那些没有意义的宣传口号、无耻政客无尽的谎言、狡猾名嘴放出的各种烟幕弹,以及被收买的专家提出貌似专业的看法。先清掉所有这些喧嚣嘈杂,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在伦理和政治上是这样,在美学也同样适用。今天,人文主义者认为艺术创作和美学价值的唯一来源就是人的感受。

最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也彻底改变了教育制度。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则要教导学生自己思考。因为意义和权威的本源在于我们内心,所以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对于天使和魔鬼的概念,已经从漫游在森林和沙漠中的实体,转换为人类心灵中的内部力量。天堂和地狱也不再是云层之上和火山之下的实际地点,而是人类内在的精神状态。只要你心中燃起愤怒和仇恨的火焰,就是经历地狱和苦痛;只要你原谅敌人、忏悔错误、与穷人分享财富,就是想有天堂的幸福。

踏上绿野仙踪的黄砖路

人文主义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的内在自我,但是当我们去叩门的时候,却常常没有响应,或是众声喧嚣。

人文主义还提供了一种选择。等到人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之后,一个获取伦理知识的新公式出现了:知识=体验×敏感性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人文主义革命

体验是一种主观现象,有三个主要成分:知觉、情绪及想法。在任何时刻,我的体验都包括了我的一切感知(热、愉悦、紧张等),我感觉到的情绪(爱、恐惧、愤怒等),以及一切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想法

敏感性又是什么?敏感性包括两方面:第一,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第二,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当然,并不是略有风吹草动就反应激烈,重点是要对新的体验持开放态度,允许新的体验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甚至个性。

没有必要的敏感性,就无法体验到某些事物;没有长期的体验,就无法培养敏感性。

19世纪初,建构现代教育系统的最重要人物威廉•冯•洪堡曾说,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天中,提炼出智慧”。

人文主义的分裂

人文主义主要有三大分支。第一是正统派,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独一无二的内在声音、永不重复的一连串体验。每个人都像一道不同的光线,从不同的角度照亮世界,为这个宇宙增添色彩、深度和意义。由于这种正统派强调自由,也就称为“自由人文主义”。

第二是社会人文主义(包括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第三是进化人文主义(以纳粹为最著名的代表)。

社会人文主义走的路则非常不同。社会主义责怪自由主义过于注重自己的感觉,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并不鼓励自我探索,而是主张建立强而有力的集体制度,为我们解读这个世界。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人文主义革命

进化人文主义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冲突是福不是祸,能够促成自然选择推动进步。毕竟,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更优越,而在人类体验有所冲突时,最适者就该胜出。

像文化比较这种雷区,自由主义会小心绕开,以免做出政治不正确的失态举动。社会主义是一切交给政党来处理,要找出通过雷区的正确途径。进化人文主义却是开开心心跳进来,把所有地雷都引爆,享受这场混乱。

电力、基因学、伊斯兰激进主义

到了2016年,除了由个人主义、人权、民主、自由市场组成的自由主义一揽子方案之外,我们似乎没有什么真正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案。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人文主义革命

宗教和科学总是跳着一只优雅微妙的探戈。

塑造历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创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众。

21世纪初,进步的列车将再次离站,而且这可能是“智人”这站发出的末班车。错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再有上车的机会。想上车,就必须了解21世纪的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力量。

21世纪的主要产品将会是人的身体、大脑和心智。

它成功的时候,可能也已播下败亡的种子。

本书第三部分认为,为了实现这种人文主义梦想,将会出现新的后人文科技,从根本上颠覆人文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达尔文   正统派   人文   人文主义   自由主义   敏感性   简史   美文   宇宙   宗教   情绪   内心   想法   意义   声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