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引言:之前更新了清代温病大家王士雄父亲的故事,但因为篇幅和时间问题就没有讲完。今天来给大家一口气讲完。

王士雄的父亲根据记载恐怕跟任何一个中医都不同。他不似叶天士那般谨慎,但用药之精巧令人惊叹,也没有王士雄那种大胆卓绝,但对病症的把握妙到毫巅。

可惜啊,本来以他的天赋和行事风格,其未来造诣可能会在王士雄之上,但无奈命运多舛横遭天妒英年早逝。


少有祖风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很遗憾,小编翻遍史书,都未曾找到王士雄父亲的全名,只知道名为王?沧。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便称其为“王父”

王氏一族呢,在王父年轻时还是盐官望族,秉衡公始迁于杭,(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王氏治家严肃,门无杂宾,是远近闻名的忠善名门。

当时的掌家正是王士雄的曾祖王学权。

王学权老爷子一生精研各行,身通百艺但韬光养晦,是一个非常有威严但又不显山不露水的人。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而王父却不同,身为长孙的他小小年轻便有其祖王学权之风,为人尤勇行善,但嫉恶过严,虽然给底下的弟弟妹妹做好了榜样,但这份嫉恶过严也惹得人人惧之。

王父不论行医还是做事历来爽快,毫不拖泥带水。

曾有一年,当地知府的高堂患了怪病,来了好几个大夫都看不出什么眉目。

其实明白人都知道,知府高堂的病可能是罕见,但不至于说好几个大夫都看不出眉目。

去的那些大夫恐怕都是吃不准病理,如果说是寻常人家还可以酌情下药,但对方是知府啊,这可是州府最高行政级别的长官,在那个封建社会中,要是长官的母亲吃了你的药出了意外,绝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当时王父只有一十五岁,他应邀来到府衙的时候,衙役故意说其是闯衙告状的,拦着不让进门。

因为知府最近为了母亲的病奔波各地,这些衙役也就松散了起来,开始跟来人要起了“人事”(引见费,简单说就是花钱让你见知府)

可说是“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不过王父可不是告状的,而是经人引荐前来给知府母亲看病的。

王父自是知道这群衙役想要什么,也不解释自己的身份,更没有拿出举荐信,反倒是直接给了衙役二两银子。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这里咱们要解释一下,清代衙役并不算兵、更不算官。衙役是知府或县令等官员花钱找人担任的,不属于朝廷认证的编制成员,甚至连外编成员都不算,顶多算是当地官员请来的打工的。

古时唤衙役为衙差,意思就是在衙门口当差的,老百姓也称呼为差爷而不是官爷。

正因为衙役不是官方编制,属于官员私人财产。所以很多官员会选择当地街面上的恶霸地痞担任。

这样做,一者便于自己更好管理辖区。二者将这群社会不稳定人群笼络到一起也方便管教。三者能让原地区的百姓摆脱恶霸地痞的纠缠,一举多得。

可这样做不好的就是官员如果也是心术不正,则是狼狈为奸,荼毒乡里。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对症下药

闲话少叙,咱们回到故事之中。

这衙役见王父出手阔绰爽快,顿时就起了歪心思,想要多榨出来一点,于是就继续刁难,不让其进门。

王父虽然面露不悦但没有说什么,反手将腰间的钱袋解下跟给了那个带头的衙差。

那些衙差见他如此都露出疑惑之色,不过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也就没有继续阻拦的理由。

那个拿着钱袋的衙差对旁边一个人道:“带他去见知府大人吧。”

那人闻言,冲王父晃了晃脑袋道:“跟我来吧。”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在王父跨进了府衙后,转头对那个拿着钱袋耀武扬威的衙差说道:“你信不信这钱我走时你还得还给我”。

这群衙役久在街面上混,说话带着三分压人的气势,领头道:“小子,给知府大人的高堂看病你有那个本事吗?我可告诉你,这一个月的时间,大大小小来的大夫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可都没一个敢开方子的”。

说着他起身绕着王父转着圈说道:“看你年纪小,我给你指个好道儿吧。你呀,趁早哪来的回哪去吧,别一赌气开错了方子,再蹲了大狱可就不值当了”。

这衙役言语之中满是轻视让王父颇为不爽,但步履不辍头也不回道:“多谢提醒,不过王某还有其他病患在等,就不跟您多言了”。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那衙役闻言,嗤笑了一声也不再多言。

而王父跟着另外一名衙役走进了府衙,直奔知府所在的后院!

到了后院王父给管事的看了举荐信,那管事眼神怪异的上下打量了一番。想必看着眼前这个刚刚舞象之年的少年,心里也犯嘀咕。

不过管事的终究见多识广,带他去见了知府。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当地知府姓张,在之前就听人说过王父,见到王父之后倒也没那么惊异。

简单的相互见礼后,知府因为担心母亲的病,就赶忙带着王父去诊治了。

在这个期间,这位张知府将自己母亲的病症逐一说了一遍,并把最早前大夫的话也给简单复述了一遍。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王父诊断后心中也就有了一些眉目,知府母亲的病虽不是急症,但内虚外实其病灶在内,病症多变不定,没有哪个医生敢说能在不受试就治好此病。

受试的话一旦哪一味药与病症对冲,极有可能让内虚外实变成内实急症,到时就无计可施了。

所以之前那些医生都不敢接下这类病人,毕竟这要是失误了,那可是关系非常。

然而,王父却接下了。

不过他接下了可并非是年轻气盛,而是对这样的病有着一定的把握。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少年老成

咱们都知道王士雄是温病大家,而温病多是这类内寒外热或外寒内热,病根也往往隐藏的比较深,需要稳固的同时拔出内部病源。

所以王士雄治疗温病都是三五副药即可除病,是出了名的用药卓绝。

简而言之,王父跟知府讲明了病症和病灶的关系,并且说了自己的治疗方法以及理念。

知府闻言面色从忧转喜,在经历那么多大夫都束手无策之后,终于看到了一个希望,怎能不高兴呢。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不过,咱们说实话,堂堂知府一个地方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可能也是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才会让一个十五岁的小孩来给治病。

可谁知道,正是这十五岁的小孩,治好了此病。

得到知府的应允后,王父当即给其母亲进行了简单的行针,先理一下气血,然后开出了一副药方,告知三剂之后他再来。

知府见王父少年老成,开药方笔走龙蛇丝毫不拖泥带水,心下也把最后的顾虑给放下了。亲自将王父送至前厅,命管事给其双倍的诊费。

然而王父道:“张大人,我的诊费在来时就已经有人付了,现在寄存在门口衙差处”。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张大人眉头一皱,心中也有了七八分把握,当即命管事把门口衙差都叫了过来。

那几个衙差到了跟前哪里还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个个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最后的结果自然不必说,衙差乖乖把钱交了出来。

王父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拿了自己的钱,便拱手辞别了知府衙门。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在这之后,王父依靠着对药性和病理的把握,一个月的时间便根除了知府母亲的病。

知府也在这个治疗途中愈加的赏识王父,并在后来为其出资修订祖父的《重庆堂随笔》,在王父病逝后帮其家人迁居至江浙。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王父此次治好了知府母亲的病,不仅医名大躁更得到了府衙势力的青睐,王氏家族也春风得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士雄的外公看王氏三代为人,心仪其贤,从而把女儿嫁给王父。


被命运束缚的天才,卒于恶疾但其子名扬天下

然而命运总是捉摸不定,王父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话,不说一代大家起码也是个名医。

从《重庆堂随笔》中也可以看出,其祖王学权对于王父的天赋也非常欣慰,书中的描写虽不及王士雄那般浓墨重彩,但也颇有修辞。

然而,医者难自医啊,这么一位医学天才最后却死于恶疾,说起来不禁让人为之唏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恶疾   衙役   少年老成   街面   病灶   名扬天下   知府   管事   钱袋   衙门   眉目   病症   美文   大夫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