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两大巨坑


每一个人,准确地说,每一个茶友,都是从零基础一步步走来。

每个人的路径不尽相同,有些人,可能还在越走越远。通过第一次品饮,开始了解到普洱茶。最直观的,就是口感,大多人都是觉得苦涩不堪,但还能咽下去,当然,第一次喝茶,能喝到不是台地茶,概率确实不大,因此多半就是苦涩严重,尚能入口。同时被动接收一些有关普洱茶的知识或传闻。对于苦涩便接受了,“苦才有回甘,涩才能生津”!“茶无好坏,适口为珍”。渐渐地,你杯中的普洱茶,喝起来就没感觉那么苦涩了,而且确实便有了回甘生津。

恭喜你,这个时候你已经有了野生而且无濡染的茶友的潜质,并且踏上了旅程。

普洱茶两大巨坑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自然现象,不少动物出生时候,都会把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认为是自己的父母。同样,我们也知道,一个刚毕业的菜鸟,进入职场的第一个上司,对其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因此,我们接触普洱茶的那一刻,你认为对普洱茶了解透彻的那个人,也是对你未来在普洱路上影响力很大的人。

按照“视网膜效应”,从此以后,你会发现,原来普洱茶无处不在,惊讶于之前怎么没注意。包括你浏览的网页,也更多的出现了普洱茶相关的文字。大概率的情况下,接下去都是和身边那个大师,一起喝茶,被普及或者主动请教普洱茶相关的知识。然后认识更多普洱茶的爱好者,随后在蹭茶或买茶之间徘徊。

蹭茶,总感觉和道德相关,但蹭茶的好处在于广闻博见,毕竟总不好意思只蹭一两个对象,于是到处喝,到处“学习”了很多普洱茶知识,能快速成为标准的野生资深茶友,固执的认为,自己就是专家。

买茶,花了钱,喝的时候更用心,更珍惜。同时因为要花钱,总是要反复验证钱是否花得值,奈何所遇的都是那种麻布一裹,佛珠一戴,立地便成了专家,大师的行家。最终实实在在的交了学费。

关键以上两种模式,90%以上的,很多年过去了,不仅毕不了业,还越走越远不自知。自信来自于丰富的实践,喝了无数的茶,见过无数的茶友,你敢说我不懂普洱?那岂不是说很多人也一样,根本不懂普洱?学到的,领悟到的,仅仅是泛滥的伪知识,伪经验?实际上,我很想说,你猜对了。

这和学校教育是两码事。而且普洱茶行业,有一种普遍现象:受害者不知不觉成了加害者。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受害者,故意成了加害者。

细思极恐的是,比如我们第一天上幼儿园,老师肯定像姐姐或妈妈一样,哄着我们,实实在在的尽可能对我们好。但我们进入普洱茶,试探着了解传承千年的茶文化的时候,眼前慈眉善目的商家,居然基本都是想吃了我。真是怕怕。

普洱茶,哪怕到了信息化的今天,最大的问题依旧是信息不对称。稍微有点正确茶知识的人,面对出入门的茶友的问题,会显得目瞪口呆,惊诧于他们对于普洱茶的道听途说,关键还一板一眼。当然,我们知道,都是利益在后面作祟,便有了传播的路径和力量。

普洱茶两大巨坑



普洱茶之所以水深,两大巨坑不分伯仲地领跑:古茶和古树茶。

因为大家都喜欢古茶和古树茶。喜欢古茶,是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印级茶几十上百万一饼,号级茶也是几十万,更有什么七三青,八八青,都升值了无数倍。

而喜欢古树茶,自然是听说滋味安逸,产量稀缺。而且不一样的山头,其古树又一番滋味,饮之浑身通透,快哉!

所有的普洱茶爱好者,无一例外,都是喜欢老茶喝名山古树的。这就决定了最大的坑源自二者。

昆明成了老茶的“生产基地”,所有的茶企,茶商,仓库,柜台,摆满了古树茶。关键消费者是非古树不买,这就很尴尬。

信息不对称,自然显得水深。

实际上,我昨天简单从外包装区分真假八八青,虽然不完善,但方法不会错,因为所有的茶的甄别,我觉得都适合“突然死亡法”,只要发现任何不对的地方,基本就可以停下来,毙之。

举凡在2004国营厂改制前的所谓老茶,但凡在淘宝上发货地标注为昆明,又或是茶品信息中注明是“昆明仓”、“昆明纯干仓”等,均可先崩后问,基本无冤假错案之可能。胆子其实真的可以大一点,但凡03年以前的所谓老茶,还有山头的,无一例外假的。

另外,05到07年的,大概率没什么好货。要区分也简单,这个话题我自己都说得快吐了。

总之,避开老茶的坑,就是控制自己贪的欲望,真想喝点靠谱的老茶,中期茶,自己遇到靠谱的人,适当自己存点。而且十五年前的茶,不要说古树,连混采都基本没有,都是纯纯的台地茶,严格意义上说,不存在多少存储价值。

而如何避开古树的坑?

普洱茶的一大优势就是其茶园的生态环境,这是毋庸置疑的,去过茶山的,尤其是国有林茶地的,无不感叹。对于普洱茶原料品质影响权重最大的因素是茶树所处的自然水土等环境,其次才是树龄,古树茶的优异品质是在生态环境与树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古树茶的坑,第一是对应乔木原料。实际上这是相当有良心的商家,而且定价基本就是在古树山头价,一般也就是五六倍的溢价。当然,还有一种稍微良心的,是用其他山头味道接近的古树料。

第二种是台地茶,这种占比在98%以上。但这里面还要分类:其一是彼此心里明白,尤其是产地茶商和外地茶商之间的名山古树批发。溢价不高,但是同样影响恶劣,因为极可能,二级经销商拿去当真正的名山古树卖。

第二种是用料为台地,但对外坚决宣称是古树,更多的是互联网平台。中小茶商,然后价格偏低,普遍在对应山头的乔木茶的价格(实际上已经溢价十倍以上)

第三种最恶劣的是,台地茶用料,实打实卖出名山古树才能卖出的价格。以一些知名大企业为主,同时一些中小茶商面对少部分刚入门的茶友,选择的销售方式。

古树茶同样遵循以下原则:价格符合行情的不一定为真,但价格不符合行情的则一定为假。这些茶品往往打着“互联网品牌”的名头,以低于真品茶品行情价格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售价贩卖。消费者若是上了这些牌子的恶当,除了憎恨商家的无下限,还应反思自身的贪婪与无知。

实际上无论是老茶还是古树茶,谨记“戒贪”二字,同时心里要清楚,老茶和古树头春,市场上几乎没有在流通。不通过特殊渠道,不可能在网上,线下的茶商那里买到。已然可以避开市面上超过九成的深坑。只是,事到临头,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普洱茶两大巨坑

普洱茶真的不贵。市场上流通的茶,99%的成本,都是一两百元一公斤以下的。就算零售,大量的生茶,熟茶都在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一片。少部分优质的,几百元一片。

名山古树,占比不到1%。能喝到就已经不错,更别说买到。

你要坚信,身边的茶友,喝的茶,按照概率来说,95%以上,都是台地茶。

普洱茶总体来说不贵。大量的生茶,熟茶都在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一片。少部分优质的,几百元一片。应该说比其他茶类并不明显偏贵。

如果你说的是名山古树,它本来品质好,资源稀缺,不可再生。那么喜欢的人要买得多,供给有限,自然贵了起来。但名山古树只在普洱产量的一丢丢。绝大部分不是名山古树。

总之,在这个大环境,在普洱茶里面,像循序渐进,成为资深茶友,基本纯粹靠运气。

当然,如果运气好得认识了我,从一开始就接触最标准的茶,另当别论。

我是传播茶文化,创造价值,致力于打破高溢价,提供最真,最纯,最高性价比普洱茶的海涛。

同时,也真诚欢迎懂茶的,或把普洱茶当做最大爱好的人,加入茶友群,一起分享和成长!

喜欢我的文字,就关注我。可以阅读往期更多优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普洱茶   普洱   名山   百元   茶商   台地   昆明   溢价   山头   美文   概率   苦涩   自然   喜欢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