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配喝什么档次的普洱茶

曾经我是一个狂妄自大,飞扬跋扈的这么一个人,换句人话就是:曾经我是一个大傻逼。

三十岁出头,正义好像迟到,终究不会缺席。于是生活给了我几巴掌。六七年了,依旧很难找回往日的那种自信和风发意气。于是,我现在比较羡慕那种有着强烈自信的人,比如在头条上,对于自己非专业的领域,大放厥词的,我十分佩服!

有句话很流行,别用你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职业。除却几百年才出一个的旷世奇才,能在很多领域都成就不凡成就外,我们绝大部分人,在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层面,能做到前20%,已经难能可贵。

其实,敢于发表观点和看法,是快速获得进步的捷径。但求姿态稍低,哪怕稍微伪装一点求教的样子也是好的。

我,配喝什么档次的普洱茶


但是,我就是学不会!比如,我又要开始对茶,大放厥词了!

今天我想说的是,不同的人,处于对茶认知的不同阶段,只配得上一部分茶。什么意思?就是其余的茶,要么给他喝了是浪费,要么就是另外一些茶,对他来说,不值得喝。

我们会发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每一个人,往往不知不觉之间,都被贴了标签,标注了等级,安排了座次。似乎从来没有刻意而为,但总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烙印深刻。

在儿童时代,一群小伙伴里,也许你是发号施令的那个,也许是吊着大鼻涕,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那个;读书了,也许一直成绩遥遥领先,又或者不上不下,在情感或职场,以及往后的所有一切的生活,工作场景,无不或明确或潜规则的被定位。因此受到的重视程度,发展前景,薪资水准,职称待遇,都是和那时的身份,恰好的匹配。

排除少部分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又或者还有少部分觉得自己被高估的。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意见。社会就是这样和谐,人生就是如此公平!

那么,茶,也是分等级的。按照我们越发势利的眼光,或者说市场经济的标准,从价格,就可以把普洱茶分为很多档次。姑且不要争论,且听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吧。

至于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茶,不属于喝的范畴,暂且不论。

我认为:第一梯度的茶,就是每公斤过万的那一部分。比如老班章,冰岛,曼松,薄荷塘等等。这个等级,自然属于普洱茶中的极品,所有茶友心中向往的存在。毫无疑问,之所以贵,最主要是品质好,喝起来舒服。专业术语无非就是回甘生津,喉韵,茶气,汤感等等,总之,堆砌再多美好的词语,都不为过。另外,价格的因素除了品质,自然还和稀缺性仅仅关联。

这样的茶,很简单,适合土豪,有钱就行,喝不喝,以及会不会喝,一点不重要。彰显其身份,低调又不失奢华。一如茶的表现,稳健,丰富,优秀!

第二梯队,我认为就是3000左右到一万。这部分,属于我们日常说的名声古树头春。而且还需要名气稍大的山头或者寨子,古树头春毛料一手价才能达到甚至超过三千。比如刮风寨,丁家寨,拔玛正山,老曼峨,班盆,那卡,易武以及其他古六山的国有林。说实话,这部分茶,如果加入许多人的个人偏好的话,不见得比第一梯队的差,影响价格的,还有“机遇”,人的追逐等等。与这些茶般配的,同样,还是得有钱。当然,在个人系统判断里面,每年花一万块在普洱茶上面,就是有钱了。因为一万块,正常能卖几公斤好茶,差不多够一年喝了。

另外,这个档次的茶友,其实要求是比第一档次高,还得对于普洱茶有相当程度的认知。才能从这些好茶中感受到更多的美,感受到更多的品饮价值。在第一梯队里面,往往不需要对茶多了解,喝的是感觉而已,只求最贵的心态了。因此,只有舍得每年花一万以上的钱,在自己的爱好上,同时,对茶的理解有深度,才愿意掏钱,成为这样的茶的主人。

第三梯队,山头原料一手价500到3000的。这个价格,基本就是所有名山的乔木头春,以及绝大部分名山的古树头春毛料了。比较多,稍微有点名气的,其乔木都在这个范围,而且大部分的名山古树的一手价,也包含了。这部分对应的茶友,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对普洱茶是真爱,普洱茶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买茶,喝茶的过程中,十分享受。对于优秀的茶,从来没有停止过追逐,但相对比较理性,更在乎的是茶本身的滋味,已经少了很多对于世俗外在形式的要求。属于真正的普洱茶爱好者和资深发烧友。具备比较专业的评茶知识系统,对于茶的高低优劣之分,有着接近标准的判断标准,多数都拥有丰富的茶文化知识。自主判断力也是十分优秀。

第四个阶段:一手价300到500。少部分名山的乔木,非知名区域的古树,以及少量优秀的台地。这部分茶,我认为就是口粮茶了。口感各方面比较均衡。没有过于优秀的表现,但有一部分的茶,还是十分有特点的,在我看来,能喝到一手价300到500的茶,就是很美好的事。也才可以说得上是在喝茶。

我,配喝什么档次的普洱茶


我对于三百,尤其两百以下的茶,是排斥的。不是乔木的概率太大,因为很明显,价格低,连采摘成本都不够。普洱茶,归根到底,还是要生态放养的乔木类茶树的,才好。人工的台地,产量虽高,但喝起来,和大树茶,区别很大。其实想想,200一公斤,每泡茶1.6元。连一瓶矿泉水都不如,我觉得不太能喝。

适合这部分的茶友,算是对普洱已经入门的人,当然,这个群体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司机。好茶买了,平时喝得少。,于是顺手买点这一类,作为日常口粮,同时,选对了,还可以用来收藏,未来转化和价值可期。

以上几种茶,在市场的表现方式,除了最后一种,以及第三梯队里面几百元的乔木几乎都是以各大名山古树的样子出现,,前面三种,几乎是不在市场流通的。这句话大家不用质疑。因为这部分茶,大多都是茶友早早就预定,各种提前就消化了。只有少部分在小圈子里面,日常可能还有一点流通。所以,根本不要抱着幻想,随便在大型茶业公司,中小茶商,电商拍卖等渠道,还能买到一手价三千以上的古树纯料!基本概率接近零。

我解释一下,因为这部分茶,价格是最透明的,是所有茶商最不愿意做的,首先,单价贵,所有占用资金多,其次,价格透明,溢价百分之二十,茶友都会觉得你心大。

其次,样的茶,大多必须亲自去做,除非茶农已经是生死弟兄。而且大多需要预定,否则上山,发现没有可以采摘的古树(在这里提醒大家,那种春茶时候,到处山头拍照,看到大树就拍,然后配文:就选这颗之类的话,百分百可以确定装逼。名山古树,绝对不是你想做那颗树就做那颗树的,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一言难尽,大家自己加强判断)。所以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句话我说了太多次:首先,知名大企业,百分百没有这样的原料拿去做茶的。绝对没有。

其次,99%的中小茶商,也不会有一点点这样的古树头春料。因为不合算,所以根本不会去做。

绝大部分都是喝茶的人,直接就拿走了。

就像昨天我说的,我曾经干的傻事,就是到勐海街上的店里,还是下半年,去买名山古树。这是逼着人家茶商,硬要人家坑你,没得选择。

因此,大家内心应该很清楚,我们绝大部分的茶友,大概率就算喝了三五年茶,花了很多钱,哪怕买的都是三五千一公斤的茶,我可以负责任的说,90%以上,从来没喝到过山头价过一千的茶,更别说超过三千的了。

这既是行业的客观事实。道理很简单,类比自己就知道了。谁会像我这样,12000的老班章,做回来,放了几个月,12000出手。3000的茶,做回来,3500出手。不可能的事。

我是为了做口碑和质量,走的路径要求我必须这样做。

我,配喝什么档次的普洱茶

好,还有就是80左右到两百的。这部分茶友,基本还没入门,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不要小看80到200元一公斤的茶。这在绝大多数茶商眼里,就跟名山古树在我们眼里,是一样的档次,在他们心中,已经是很贵的成本了。这部分茶最后的成交价,往往比上面的口粮以及很多乔木还高很多。大多都是两三千甚至更高的价格成交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比写的名山山头价,稍微低几百那种。这部分茶,是市场占有率最多的。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个,就是那种追求名山古树,同时没有绝对的分辨力,甚至真的名山古树反而喝不懂,又极度贪小便宜。这样的茶,就是为你们订做的。也许,前几年,买了很多茶,不出意外的话,一千多到四五千买来的,百分之九十就是这样的茶。

再有就是二三十,做成熟茶的咯,以及更差的生茶,大量用于各大平台引流和拍卖不再赘述。当然,还有一个大方向,就是被储存,因为大量的茶商,认为这样的茶,存起来,溢价高,这就是为什么,东莞存了那么多垃圾的原因,想着暴富,现在是没人接盘。

附加一句?防范中期茶,尤其自己没有分辨力的情况下。尤其是06.07年的中期茶。不过没用,现在他们有人东莞运到昆明,开始二次包装出售了。可怕!


也许,有人不服气!但是,事实证明,大多数,只配得上80到200一公斤的茶。毕竟,写着名山古树,也不难喝,价格和对应的名山古树山头价相比较,还有优惠。也许还有亮点。一切符合你要求。而对于500到一千的乔木,是看不上的,因为喝不懂,因为写的是乔木。


我是传播茶文化,创造价值,致力于打破高溢价,提供最真,最纯,最高性价比普洱茶的海涛。

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普洱茶   名山   档次   分辨力   茶商   台地   口粮   溢价   梯队   乔木   山头   美文   概率   绝大部分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