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多数——被时代抛弃的老人们

本文共有4207字,阅读大约需10分钟

这是一篇思考了很久,写了很久的一篇文章,过完年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我特别迫切的想写出来,写着写着,就渐渐的不那么迫切,甚至还有些自我怀疑,觉得我是不是一厢情愿的以为了,毕竟老人们都没有发声的,他们依然还好好的存活着。

离家越来越久,这种情绪就越淡然了,因为我身边的人都是那些年轻人,他们对这个时代特别顺应,科技让他们如鱼得水,

最近手机坏了,想着要换一部手机,出来了很多手机,每个手机似乎都差不多,很快的CPU,很大的内存,很清楚的屏幕,照的很漂亮的摄像头。他们好像和之前的手机比起来只是更好,其他的也没多大的区别。直到我看到了华为的mate40pro,颠覆了我对手机的固有认知。前置摄像头像是有生命的一样,可以隔空操作,可以根据目光操作,看它一眼,手机就会选择静音,看资料的时候别人外头过来偷看还会自动隐藏。

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被动操作的手机,而是会主动出击的机器人了。于是我就又欣喜又害怕,欣喜的是这个手机我好喜欢,害怕的是它们变化好快,都快突破我对手机的固有认知了。不知道未来的手机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在未来社会能否适应这些科技产品。也想到我爸妈那样的老年人,应该很快就会被科技淘汰了吧。也许以后他们连用电磁炉都要学习好多天,空调都不会打开,想洗个澡连热水器都不会开了。

以前看一个笑话,某项目完工后尚有余款,市委常委会开会研究是用来改善幼儿园的条件还是监狱的条件,意见分歧较大。最后一个老常委一语定乾坤:这辈子你们这班人还有机会进幼儿园吗?顿时沉默,很快大家统一了意见:改善监狱环境。


我们也不太可能会变得年轻了,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会一点点的变老,变得对科技无所适从。所以我还是希望写出来,希望这个社会能善待老去的人。

老年人与科技

我早些年是在北京和朋友合伙开电脑工作室的,有很多老年客户,他们对于电脑一窍不通,但是又对电脑有需求,所以就必须和我学习怎么使用电脑。教老年人玩电脑这事情,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比如我要教一个年轻人搜索,

我只要和他说打开浏览器,在空白处输入baidu按回车就可以搜索了。

如果把对象换成老年人,那么这个教程会是这样的。

先拿起鼠标(就是那个圆圆的像老鼠的东西),移动它的时候看到屏幕上是不是有个像箭头一样的白点,轻轻的把这个白点移动到桌面的浏览器(蓝色的e),停在上面,然后快速的按一下鼠标左边的按键,要很快的按,要在0.几秒内按下,然后桌面就会弹出一个网页,在网页的空白处输入百度,(空白处就是浏览器上面有字的,鼠标移到上面点一下会出现蓝色的框,按下删除键,就是F11和F12下面那个向右的箭头),然后找到键盘上面的这些字www.baidu.com,输入以后按一下回车键(就是键盘上最大的那个键,不是最长的,是最大的像梯形的,上面写着Enter的)。按下以后就会出现百度的网页了。哪怕我写的这么细致了,他们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这个点该怎么按出来。

生活大多数——被时代抛弃的老人们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简单的遥控器都要给老人写攻略

我们从小就和电子产品接触了,小时候打街机,玩电动,大一点通宵上网打游戏,现在的科技还是在这些基础上发展的,所以我们对这些操作是熟悉的。但是老年人呢,他们连鼠标和键盘的概念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什么是单击,双击,放大,缩小,浏览器,之类的概念了。所以对于我们如同吃饭喝水般的操作,对老人而言,就如同我们走到飞机驾驶舱,看着满目的按钮,望而兴叹。

老年人不是不可以学,只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很多时间去掌握一个基础的步骤。我们渐渐老去以后,就会突然明白自己的极限是在哪里,懂得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如鱼得水的,哪些事情我们做起来事半功倍。人一变老就喜欢怀旧,就喜欢古董。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那个地方才是他们最擅长的,天下无敌的角落。年轻人望尘莫及的地方。这是老年人另一种维护自己尊严的方式。

当父母慢慢的变老

你有没有发现,原本以为万能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科技的面前渺小的如同蚂蚁。手机突然没有声音了,铃声为什么这小,话费为什么突然被扣了这么多,怎么加别人的微信,为什么转账的时候提示信息不对,电视怎么都按不出来,这些小学生都了如指掌的问题,但是对于曾经呼风唤雨的老人们来说,变得极为困难。

老年人是不太愿意找小辈帮忙的,就好像你也不愿找职位比你低的,年龄比你小的人求助一样。而且即使找了,他们也多半是极为不耐烦的说,怎么这么笨,这都学不会。我虽然没有很老,但是我被小孩子这么说,心里肯定会难过的。那么老年人就会选择不用,天然的去抗拒他们。

不用,可能吗?时代的裹挟之下,身处在这个社会里,是无法避免。在中国一个最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村头的小卖铺都会贴着二维码收款,黑白电视机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放上了又大又薄的电视机。无论是充话费,看病,还是买菜都需要和这些东西打交道。

每次回家的时候,家里的老人都能集攒着一堆的问题来咨询。比如帮我加下这个号码的微信,为什么我的微信不能收钱,说什么没有绑定银行卡,我这个字太小了能不能调大一点,别人打电话来,我怎么听不到声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当我帮老爸解决问题以后,他就会把村里的遇到同样问题的人,都带回来,让我挨个帮忙解决问题。

老妈不识字,家里的智能电视,只有几个按键,开关方向和静音,看似是减少了绝大多数的操作,让使用起来更方便。结果更让老妈摸不着头脑,两年了只记得开关键。电视打开了,整个五花八门的界面,根本不知道如何通过遥控器选择。只有我们在家以后,她才能看电视。高科技让她连电视自由都没了。

视频加载中...

二维码让部分老年人无钱可用

隔壁的阿姨要收一笔钱,但是她没有智能手机,而包工头又没有现金。往年都是把钱发给他儿子微信上,但是他儿子往往忘记了给她现金。而阿姨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辛苦了一年,还是没有钱可以使用。她只好求助我,我取了现金和她兑换。

街边有很多卖菜的大爷大妈,早期的时候只收取现金,不接受微信和支付宝。我喜欢他们的菜,但是身上总是没有现金的,类似我这样的人很多,所以他们的生意特别差。后来他们开始用了支付宝和微信,但是都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不是很清楚到底有得到多少钱,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有没有收到钱,收到钱以后儿子女儿会不会兑换成现金给他们。

视频加载中...

而真正让老年人恐惧的其实是去医院,现在的医院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原本的人工的服务基本都转变成了机器的自助服务。比如挂号和问诊,缴费都可以通过机器上进行自助。这点对于年轻人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变。年轻人讨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喜欢这种程序化的简单的交流模式。

但是老年人不一样,他们过往的认知里,处理问题还是喜欢与人之间的问答,喜欢是那种有温度的服务。于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老年人他们走到医院的时候,就特别的手足无措,虽然医院也给他们配送了志愿者,引领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是这一套程序下来,会让老年人特别不知所措,大人总是不愿意像小孩子请教的,这是人的本性问题。所以大约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畏惧的,害怕去医院的。

我所害怕的一方面是父母变老这件事情,在他乡打工的我,能够给予家里的帮助极少,回家带他们去医院,来来回回嫌折腾,这事情他们自己去,然后交代个家里朋友帮忙似乎一点问题都没。少了来回的花费,看病都可大气些。不过自己不回去吧,又显得不孝顺,心里矛盾。

视频加载中...

另一方面,我尽然有些隐约担心未来自己变老之后是否会遇到这样的困难。父辈和我们的差距,与之我们与未来的差距应该也是不大。现在的小孩一出生就被父母被迫灌溉了很多知识,成长的路上各种补习,各种训练。似乎他们的未来每个人都应该是科学家与艺术大师。假设他们的未来并不会如此之高,但是至少在一些基础的知识上总要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要强大许多,于是他们理所当然的知识,就会成为我们这些老年人不可逾越的鸿沟。

之前,每一个技术变革都让我兴奋不已,每一个科学的进步都让我感受到世界的绚丽。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不但跑在在老年人的前头,我甚至比大多数年轻人都更为前卫一些,享受着这个世界的最新文明成果。因为年轻,只想从一个落后的地方去更为先进的地方,从农村到县城,从县城到城市,从城市到首都,我们一直都在往前,跑的飞快,一下子就把很多人给甩开了。

直到有一天扶起父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跑的太快把他们给落下了。

在网络的世界里,好像每个人都很公平,可以轻易的发出声音。每个人都在附合着关乎自己思想观世界观的话题。但是还有很多未曾上网,或者不会上网的人,他们从未发声。我们也忘记了,他们应该也是可以有需求的。那些说着我不喜欢吃肉的老人们,我们真的以为他们是不爱吃肉的。

科技生活不是所有人的需求

高铁占据主导出行方式的今天,火车似乎早就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但是实际上,基本所有的线路都会保留火车。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坐不起高铁。也不习惯不能抽烟,不能大声喧哗,有着各种文明与束缚的高铁。

以下视频来源于

新闻联播

视频加载中...

这个时代应该保留一些过去的东西,因为有些人他在那个环境里才会觉得安心。城里总会有那么一个在市中心里,看着特别老的小区,肮脏破烂,古老的交易模式,人们在阳光下下棋,聊天,织毛衣。苍蝇围着肉在打转,野狗穿行在大街小巷。

在有些人看起来许多不便的生活,没有网络,没有外卖,没有互联网+,确实是多人过了一辈子的生活。外面的生活慢慢的渗透进去,很多东西都试图去改变他们,希望他们去学习,希望他们能学会用手机,学会玩智能家居,学会用健康码,学会点外卖,学会很多年轻人喜欢的。

那为什么企业不迁就他们,做一个用手旋转就可以调台的电视,不用遥控器,只要按下开关,想看什么就转一下台就好了。为什么不做一个卡片手机,提前帮他们收集好资料,如果你想得到什么信息,就你去搜索你要的资料,而不是让他们费劲吧啦的找给你。

科技的产品更迭太快了,老年人的学习速度完全跟不上,而现在还有非常多的老人连字都不认识。于是他们就没了享受这个时代的乐趣,连最基本的电视都无法自由的选择观看。他们无法出门,无法购物,无法缴费。他们只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孝顺一点,这样他们就可以更有尊严的活着。他们原本可以很好的,靠着自己过往的经验活得很好,很自在的。

生活大多数——被时代抛弃的老人们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视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美文   老年人   这个时代   老年   现金   家里   浏览器   年轻人   操作   未来   医院   喜欢   时代   电视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