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珍贵,请你放下负面情绪,拥抱自己

现如今,生活总是忙忙碌碌,不觉间的一低头,一天就过去了。我们很少再有机会静下心来,凝视天空,看一朵忽而似鱼忽而似鸟的白云。

究其原因,或许是社会太浮躁,以至自己的情绪也跟着浮躁。

特别是那些负面情绪,如同黑夜的幽灵一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他们蛊惑,然后消磨掉我们为数不多的闲适时光。

所以,我们需要与自己的负面情绪战斗,因为只有战胜它们,我们才能守住自己内心的宁静与祥和,然后拥抱自己,拥抱生活。

但是,负面情绪并不容易战胜,因为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

所以,我们要想战胜负面情绪,总得要讲求一些策略。其中我最喜欢佛家的一个词,叫做“放下”。我觉得,将负面情绪放下,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

生活珍贵,请你放下负面情绪,拥抱自己

一、放下抱怨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最反感的就是抱怨。至于原因,可能是它太过一无是处了。

首先,抱怨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带给我们烦恼;其次,抱怨会左右我们的思想,会消磨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

所以,远离抱怨的情绪,是对自己最大的增值。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也总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选择?

且看那些整日将抱怨挂在嘴边的人,他们哪一位不是把岁月过成了一地鸡毛;而反观那些遇到挫折,积极乐观的人,他们最后都把岁月活成了期望中的样子。

比如明代的大圣人王阳明,他也曾历经坎坷,遇到诸多不顺,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对不如意的生活有过抱怨,他总是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以至最后终成一代圣贤。

王阳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曾在心中立志,决定长大后要做圣贤。他博览群书,善于思考,21岁中了举人,28岁中了进士,可谓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可是,幸运之神并没有一直眷顾他。由于一次上书,王阳明骂了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刘瑾,说刘瑾是“权奸”,应该将之严惩。以至刘瑾怀恨在心,最后将王阳明贬到了贵州龙场驿。

贵州龙场驿,是一个穷山恶水,荆棘丛生的不毛之地,那里经常有歹徒出没,刁民闹事。而且当地的居民都是苗人,语言不通,王阳明到了之后,既没有下属,也没有办公场地,处境瞬间跌入了谷底,圣贤梦也就此破灭。

但是,王阳明并没有抱怨。面对朝廷的黑暗和处境的艰难,王阳明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迎难而上。

他先是找人,收集木料和石材,准备盖一所房子;然后又到深山老林,找到当地苗人,耐心地用手语比划,期望他们住到自己周围,以便开设书院,教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当随从们苦闷不堪、思乡心切的时候,王阳明就主动去安慰他们,分担他们的工作。

经过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后,王阳明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不断学着朱熹“格物穷理”的王阳明,终于“格”出了自己的理。

原来,“理”在心中,心即是“理”。在那一刻,王阳明顿悟了,犹如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天际,不但照亮了自己的未来,而且还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心学”学派。

可见,遇到挫折不抱怨,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也是一把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生活珍贵,请你放下负面情绪,拥抱自己

然而在这方面,我的一位朋友A就显得略微不足。在生活中,她是一个时常喜欢抱怨的人。

有人不小心踩到她的鞋子,她就大惊小怪,怒目而视;出去吃饭,饭菜不和胃口,她就在哪里絮絮叨叨,挑挑拣拣。坐车晚点,她就在里抱怨这不好,哎呀那不是,以后我不怎样怎样。

工作上,别人与她争执两句,她就抱怨不想干了,要辞职;稍微忙一些,就吵着天天累死了;事情稍微急切,她就抱怨工作没法干了,以后要换工作如何如何。

以至她的负面情绪,使得我整天焦虑不已。偶尔某天早上心情愉悦,对生活充满向往,结果一听见她的消极情绪,我便立刻又被打回原形,烦躁不已。

更苦恼的是,她的抱怨,只走嘴,不走心。比如刚才还恶言相向,消极不已,结果一转眼,她就把刚才的话都忘了,完全是不放在心上。这就苦了我这个敏感的人,以至我每次都需要因她带给我的消极,进行辛苦的消解。

其实仔细想想,上面的那些抱怨完全没有意义。鞋子脏了,洗就是了,别人也不是故意的。饭菜不可口,自己少吃点就是了,毕竟不是每一位厨师都是为你量身定做。晚点的车,抱怨又有什么用,反正它也已经走了。

还有工作,谁不想钱多事少离家近,可是为了生活,总归是要付出一点代价。与其在那里抱怨,倒不如用心把事做好。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请你放下抱怨的情绪,减少抱怨的语言,因为抱怨,并不能够解决问题。

而且,生活不易,请善待自己。

生活珍贵,请你放下负面情绪,拥抱自己

二、放下焦虑的心。

所谓焦虑,用佛家的话说:“焦虑,是对无常的抗拒。”

何为无常?事事变化,即为无常。而正因为凡事会变化,所以我们会焦虑,焦虑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有些事情其实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果。我们焦虑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

而且道理我们都懂,事情我们也都明白,我们之所以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归其原因,是我们的心不静,或者说,是自己想不开。

曾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一位老太太,自己有两个儿子,而且两个儿子都是做生意的。大儿子卖伞,二儿子卖鞋。两人的生意平时也不错,一家人生活也基本无忧。

可唯独这位老太太,整天坐在家门口闷闷不乐,日渐憔悴。两个儿子询问,老太太也不说原因,没办法,两个儿子只能当母亲生活不好,然后平日里常来家里孝顺。

再后来,一位好心的路人恰好从老太太门前经过,见老太太正在唉声叹气,便上前询问缘由。老太太说:“我的大儿子是卖伞的,二儿子是卖鞋的。天晴了,伞卖不出去,大儿子生意不好做;天下雨了,鞋不好卖,二儿子的生意不好做,所以我才每天在此担忧。”

路人一听便笑着说:“像您这样有福气的人,还在这里叹什么气啊。天晴了,您二儿子的生意好,下雨了,您大儿子生意好。反正每天,你总有一个儿子生意兴隆,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听闻了路人的一番话后,老太太终于想开了,以至后来她的脸上,每天都是喜气洋洋,容貌焕发,并且再也不为儿子的生意发愁了。

从这件事情可看出,人之所以会焦虑,其实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自己对事情如何看待。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或许便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国佛教的禅宗里也有一则故事。

说是有一个小和尚和老方丈出门办事,走到一条小河边时,恰巧见到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在河边踌躇不前。

上前询问得知,女子需要过河,但由于河水湍急,女子无法过去,是故在此,左右徘徊。

于是,小和尚就在一边犯难了。因为佛家讲求的是,众善奉行。而现在有女施主需要帮助,自己理应伸出援手。可难就难在,自己是一位出家人,出家人是不能近女色的,不然就犯了清规戒律。于是,小和尚开始在原地焦虑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老方丈在旁边看出了小和尚的纠结,于是二话不说,背起那位女施主便过了河去。等三人过了河,老和尚将女施主放下,自己便若无其事的离开了。而小和尚在后面跟着方丈,内心却更是焦灼了。

后来等那位女施主远去,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方丈:“我们出家人,严禁女色,可为何您会背她过河呢?这不是犯了戒律了吗?”

然而老方丈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淡淡的说到:“我早已将她放下,可你为何还要背着?”

一句放下,便立显老方丈的境界高深。可见,小和尚从头到尾之所以焦虑,只是因为他没有放下。没有放下女子,没有放下戒律,更没有放下自己的情绪。

寂天菩萨曾说过:“如果问题有办法解决,那就不必担心,如果问题没办法解决,那么担心还有什么用。”

所以,请你学会放下生活中的焦虑,对因努力,对果随缘,得到的不贪恋,失去的不希求,这样的人生,便是极好。

生活珍贵,请你放下负面情绪,拥抱自己

三、放下“玻璃”的心。

“玻璃心”,是近几年网上流行的一个词,他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比较脆弱,如同玻璃一般,稍微一磕碰,便会破碎。

比如某人在工作中,遭到了领导的当面批评,以至内心受挫,觉得没面子,并且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于是惶惶终日,想要离职。

比如某人在生活上,由于个人习惯或者外貌,导致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于是自己自暴自弃,总是感到自卑。

然而,世间上的冷言冷语那么多,我们总不能为每一道声音都去负责,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是活成了别人口中的自己,从而辜负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模样。

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所以,在这个匆忙的人世间,我们应该多为自己着想,多为自己考虑。

关于为自己而活,我不由想到了北宋的年间的一位人物,虽然这个例子不是太恰当。

北宋神宗年间,有一位官员,叫李定。他曾帮助王安石一起变法,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但他不是好人,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只顾为自己谋私利的小人。

在李定任职期间,由于母亲的突然离世,按照传统,他需要里离职“丁忧”,也就是回家守孝。可是他为了能够在职位上继续牟利,于是他隐瞒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结果没过多久,李定就被人检举揭发,事情败露。要知道,在古代不孝这件事,是最令人不能容忍的。于是李定这下可真是捅了马蜂窝,当即就遭到了全天下人的口诛笔伐,成为了全民的公敌。

然而,李定知道后非但没有悔改,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并且说了一句经典的名句:“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可见,此人的脸皮是多么的厚,为了牟利,真的是毫无顾忌了。

虽然,李定的为人我们不敢苟同,但是他那种只为自己,而不管别人如何谩骂的心态,实在是值得我辈加强学习。

又比如东汉末年的曹操,同样也是心志坚定的伟大英雄。

当初董卓进京暴乱,曹操因不愿与其同流合污,以至被董卓围杀。待曹操逃出城外,跑到了好友吕伯奢家,结果吕伯奢不在,但其家人热情款待了曹操。

可没想到,到了夜深人静时,曹操忽然听见窗外隐隐约约有磨刀的声音,曹操顿时觉得,他们磨刀是在准备谋害自己。于是曹操抽出宝剑,杀害了吕伯奢全家。

但是等曹操杀完后却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杀错了。原来他们磨刀没别的意思,只是为了明日杀鸡款待自己,曹操当时顿感愧疚,并且凄怆曰:“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细品这句话,曹操首先承认了自己确实是误杀,勇于承担了自己错杀的责任。然后,曹操又说错杀错杀吧,反正已经这样了,可见他对这件事并不耿耿于怀。毕竟别人死,总比自己死好。所以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由此可见,曹操也是一位内心坚定,时刻忠于自己的强人。

而曹操也正是凭借着这份坚定,后来灭吕布,征张绣,败袁绍,平三郡乌桓,然后三分天下,占领了大汉半壁江山,最终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我们若想在这匆忙的人世间,能够有一番作为,那么就一定要磨砺自己的心志,放下自己的“玻璃心”,并让这个世界,时刻围着自己转,而不是自己围着世界转。

毕竟,同样生而为人,凭什么我要为你迎合?

生活珍贵,请你放下负面情绪,拥抱自己

四、结语:

积极的情绪,犹如烟花三月里的暖阳,沁人心脾;消极的情绪,则像寒冬腊月里的凉风,冷入骨髓。

积极的情绪,好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意盎然;消极的情绪,则像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雪上加霜。

人生可贵,请你放下消极的情绪,拥抱积极快乐的自己。人生难得,请你放下无谓的烦恼,做回自己的主人。

生活珍贵,请你放下负面情绪,拥抱自己

自律三重境:刘邦临大财不取,曹操处危难不恨,曾国藩于智拙律己

三国最低调的谋士贾诩:人生的最高智慧是,凭借能力,洞察人心

北宋宰相王安石,一个为了实现理想,不惜与世界为敌的倔强男人

熬出来的曹孟德,忍出来的司马懿。(纯正史,接受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佛家   负面   情绪   施主   大儿子   方丈   心志   美文   老太太   消极   焦虑   珍贵   内心   儿子   生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