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正值期末考试季。


在社交媒体上,就读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大二学生倪瀚祥(音译)上传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他手持长枪,表情冷静地看着镜头。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配文写道:“我在这个学期很用功读书,如果我得不到合格的成绩,就让教授感受一下‘卢刚的可怕’。”


只是没想到,两天后,他眼里的一句玩笑话居然引来警察上门。


不仅没收了他的枪支,学校还将他开除。在两名警察的陪同下,他坐上飞机,被遣返回中国。


“我其实都不知道当年发生了啥,我是用中文发的,就是不想有啥误会。”被开除后他仍旧委屈不解。


而一句看似玩笑的话为何会引得没收枪支、开除学生的大动作?


倪瀚祥口中他并不清楚的卢刚,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爱荷华大学如临大敌?


这一切都要从30年前的那个11月说起。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1991年,深秋的爱荷华校园里,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一个戴着粗框眼镜的年轻亚裔男子,裹了裹身上的夹克。


往口袋里确定似地摸了一把后,面无表情地拎着小提包,走进了熟悉的凡艾伦物理系大楼。


这个表情冷漠的男子,正是时年29岁的物理系博士卢刚。


309教室里,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天文物理专题研讨会。


除了细心听的几个人外,讲到激烈处,戈尔兹教授和学生因为意见不同,调高音量争执了起来。


卢刚悄声从后门走进教室,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了。戈尔兹教授抬头看了他一眼,便继续自己的辩论。


在爱荷华大学里,学生可以自由进入任何课堂。卢刚正是戈尔兹教授之前的学生,旁听课程再正常不过。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卢刚坐定后,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


来美国6年了,他在这间教室里通过博士论文。自己一路优中选优,从北京大学公派到美国读博,被家人视为骄傲。


而如今自己就要跟这个世界告别了。


抬眼看了下天空,平静得毫无趣味。


不被察觉的是,一阵阴谋即将得逞的快感涌上心头。


他摸了摸口袋里,一把小巧的左轮手枪有些凉手。


5月份从爱荷华地方长官办公室申请到持枪证,6月份卢刚便跑去枪店,他花200美金买下这把巴西制金牛星手枪。


“够用就行。”他暗自掂量着。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谋划许久。静静地听了5分钟课,没有任何人察觉到异常。


卢刚突然站起身,从随身的提包里拔出手枪。


瞄准讲台上的戈尔兹教授,“嘭”地一声,戈尔兹教授头部中弹,应声倒地。


卢刚继续开枪,往戈尔茨后脑勺补了一枪。继而他又往史密斯教授身上连射两枪。


事情发展得太突然,很多人甚至怀疑这是否是恶作剧。


直到看到教授脑门上的弹孔,随着鲜血和脑浆在地上漫开,旁人才惊觉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枪杀。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血涌上头的卢刚,此时把目标对准了他憎恶已久的同班同学——山华林。


他朝着呆住的山华林头部、胸部连射数枪,山华林连叫都没叫出声,便倒地而亡。


喷射出的血溅到一旁的李新脸上,承受不了巨大刺激的李新,直接晕厥倒地。


另外一名中国同学吓得夺门而逃,慌忙之中找到电话,报了警。


接到电话的警察同样感到震惊,火速驱车开往学校。而在这期间,卢刚并未停止杀人。


走出教室,卢刚下到二楼。他打开系主任办公室的大门,对准系主任尼克森,一枪致命。


系主任死后,他又返回三楼教室。再次确认戈尔茨、山华林还有史密斯是否还活着。


没被打中心脏的史密斯躺在讲桌下,急促喘着粗气,血流如注。三个学生围着他,试图抬起他,送去医院抢救。


回到教室的卢刚,挥着手枪让三个人出去。其中一人经过他时,小声祈求道:“stop it.”


卢刚不予理会,走到史密斯身边,对准他惊恐万状、充满哀求的眼睛,又补了一枪。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冲出教室,卢刚从物理系大楼跑去生物系大楼。


从一楼到四楼,他推开女厕的每个隔间,只是一直没能找到他要找的人。


路上偶遇到卢刚的几个生物系学生,事后回忆起来,他并没有滥杀路人,始终都在有目的地“寻仇”。


从生物系大楼出来,卢刚又跑进行政大楼。他推开副校长安妮的办公室,朝着她的胸口和太阳穴各开一枪。


一旁25岁的女秘书吓到尖叫,本能地转身想打电话报警。


卢刚对准她的脖子开了一枪,可怜的女秘书也倒在了血泊里。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做完这一切,卢刚淡定地走出办公室。站在走廊上,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


他自杀了。


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卢刚射杀了5人,女秘书捡回一条命,但是脖子以下全部瘫痪。


直到警察赶来现场,仍然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爱荷华这座以治安稳定的小城,学校里连打架斗殴的事情都甚少发生。


而究竟是怎样的怨恨让卢刚痛下杀手?不仅有他相处已久的导师和同学,还有一面之缘的学校领导。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1985年,18岁的卢刚收到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面对亲友的祝贺,不善言辞的父母笑得合不拢嘴。


卢刚的两个姐姐也很是高兴,家里4个人宠大的弟弟,如今真的是出息了。


只是当事人卢刚并未显得太兴奋,对于别人的夸赞,他早就习以为常。


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他从出生起就承载着父母的希望。争气的是,从上学起,他的成绩就一直非常好。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父母只是北京汽配厂的普通工人,辅导不了他的学习。


作为对他的激励,只要考了好成绩,他提出的需求,父母从不拒绝。


成绩优异的卢刚在学校也深受老师喜爱,只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


在80年代,高考几乎是普通人上升的唯一渠道,能考高分的人就是天才。


成绩优异的卢刚在学校傲慢、自我,经常跟同学处不好关系。而老师甚至校长,都会出面拉偏架、袒护他。


“他极其固执,他坚持的道理一定要让你信服他,哪怕他说太阳是方的。”多年后,卢刚当年的同学如此评价到。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国内民风保守。在校园里更是严格禁止学生恋爱,哪怕男女生走路太近,都会被说闲话。


而卢刚并不理会这一切,堂而皇之地谈起了恋爱。对于尖子生的出格行为,学校老师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不支持也不反对,任由他自由发展。


当时的女朋友对卢刚一往情深,对于外界的非议也顶住了压力,只想等毕业了早早跟卢刚结婚过日子。


“我们以后不在一个学校,不会有未来的。”考上北大的卢刚,短短几句话就甩掉了她。


实际上,都在北京上学的两人,学校之间坐车不过1个小时。


进了北大,攻读物理专业的卢刚,仍旧是最耀眼的存在,因为他实在是太聪明了!


而校园里,以分数为一切准则的标准,让卢刚这样的学霸如鱼得水。


大学本科毕业那年,物理学家李政道组织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来北大选拔人才,通过考试者可获得公费留美的机会。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数百人闻讯报名,考试难度极高,然而成绩出来后,卢刚仍旧名列前茅。


主攻天文物理的他,顺利地获得了留学爱荷华大学的机会。80年代能够出国,几乎就确定了光明的未来。


谁曾想到,光鲜之下命运已悄悄埋好了雷。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站在公告栏前,卢刚看着成绩表上自己的名字,心里得意又不屑。


“这群傻子怎么也考不过我。”卢刚心里冷笑。


博士资格考试中,他斩获了各科全A。这项破记录的成绩,在爱荷华大学迄今无人打破。


然而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似乎就停在这一刻。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不同于国内学校只看分数,对情商同样看重的新学校里,卢刚几乎是处处碰壁。


在学校的第一年,卢刚优异的成绩深得导师戈尔茨的喜欢。


出于对卢刚的喜爱和信任, 戈尔茨甚至把去欧洲交换学习的机会给了他。在此之前,从未有留学生有此待遇。


谁曾想到,教授的一番好意,却成为师生之间隔阂的开始。


两个多月后,卢刚从欧洲回到爱荷华。


然而事后,教授得知公费学习的时间只有1个月,卢刚硬生生呆了这么久,其他时间都用来四处游玩了。


德国人特有的刻板严谨,让他对卢刚这种行为无法接受。


然而为了保护学生颜面,他也只是私下跟卢刚说了这个问题。


但是在卢刚看来,这种小事居然教训他,立刻顶撞了几句,事后也不了了之。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合租的宿舍里,和卢刚住在一起的室友,也是不堪其扰。


放在冰箱里共享的大瓶牛奶,卢刚不会倒在杯子里,而是直接对着嘴灌。


夏天卢刚睡在客厅里,没有空调他便整晚开着冰箱门,对着自己降温。


冰箱里的食物被热坏掉,而卢刚从不把自己的食物放进去。


看不过的室友劝他注意一下,“要你管!”卢刚恶狠狠地威胁到,眼神透着阴狠的光。


一次周末,物理系的9个中国同学一起开车去郊游。


几个每天见面的同学,算起账也简单。


大家把统一采买的零食和油费算了算,除以9每个人分摊22美元。


可是卢刚却不干了,他提出自己带的一包薯片和几瓶饮料价值4.5美元,也要算进去均摊。


另外8个人啼笑皆非,从没见过这么算账的,更何况卢刚带来的薯片还是自己吃剩下的。


算起来每个人就多了5美分。为了不伤和气,大家还是按他的要求照付了。


第二次聚会时,有人不爽卢刚上次的做法,建议他以后不要再带东西了。


顿时炸毛的卢刚跟人大吵起来,聚会不欢而散。


自那以后,物理系另外8个人渐渐和卢刚越走越远,聚会也不再邀请他。


自视清高的卢刚表面上毫不在意,然而一个人的出现,深深刺穿了他的伪装的外壳。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1985年,一个叫山华林的中国学生也来到了爱荷华大学。


这个优秀的中国学生有着和卢刚极为相似的经历,年龄相仿,自小都被当作天才,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


唯一不同的是,两人的性格几乎完全相反。


出身浙江农村的山林华,性格开朗、温和。在学校经常热心帮忙,对于教授的意见也都是虚心接受。


“我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矛盾。”事后山林华的妻子回忆到。


“之前卢刚试图改变研究方向,找我丈夫帮忙。我丈夫给他讲了几个小时,还把之前所有笔记和资料都借给他看。”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山林华朋友很多,还经常组织各种娱乐活动。


“我们每次去他家就做饭吃、看电视、打扑克、玩拱猪比赛,他家成了大伙的小据点。”多年后,山林华当年好友冯炜回忆到。


89年,人缘广泛的山林华被一致推选为中国学生联谊会的会长。


而此时的卢刚,身边连个朋友都没有。他不屑与周围人交往,总是以物理尖子自居,目空一切。


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或许就是流连于不同的女人中。


“他很好色,从来到爱荷华就开始追女人。”卢刚的室友回忆道。


枪击案后,从卢刚寄给二姐的绝笔信中也能证实这一点。


对同学吝啬的卢刚,花钱泡妞却很是大方。


学生众多的爱荷华,民风开放。卢刚热衷于把自己打扮得美国化,流连于不同的酒吧泡妞。


“到美国后,中国的外国的、单身的已婚的、良家女或妓女都有交往。”卢刚在信中写到。


不过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对感情没有恒心,全都是露水情缘。


没有任何感情的投入,自然也收获不了情感的支持。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看不上任何人的卢刚,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而这种封闭,则让他的思想越发扭曲。


如果说交友、恋爱上的不顺心,对卢刚而言不过是固步自封。


那么答辩上的挫折,则是击垮他引以为傲的资本,让他彻底疯狂。


转眼到了博士论文答辩,学业上所向披靡的卢刚信心满满。


答辩会上,除了学校规定的3个教授,他特意请来导师戈尔茨和第二导师史密斯。


结果主考委员会之一的尼克森教授,认为卢刚的数据只用一种方法计算不够严谨,希望他能够再找一种方式证明。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再做一遍则意味着论文答辩通不过,至少要延期半年才能毕业。


完全没有想到会这样,卢刚大为恼怒,认为尼克森是故意整自己,开始对他怀恨在心。


学业一帆风顺的卢刚,毕生第一次遭遇滑铁卢。


在国外,博士毕业的要求极为严格。论文多次通不过,甚至因此放弃学业的人为数不少。


而在他看来,论文不能通过不是他的问题,完全是被教授刁难陷害。


同期的一些事情,在卢刚看来也都是相联的。


就在卢刚修改论文期间,晚他一年入学的山林华却顺利完成答辩,比他早半年拿到学位。


不仅如此,教授们一致认为山林华的论文很精彩。


戈尔茨和史密斯教授还推选山林华的论文为全校优秀论文,拿到了2500美金的奖励。


卢刚大为光火,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教授们以公谋私,赤裸裸的偏袒。


自此,他对山林华更是妒火中烧。


同年5月,卢刚修改过的论文答辩通过,他拿到了爱荷华大学天文物理的博士学位。


可是在他看来,第二次答辩才通过,简直是奇耻大辱。


“我昨晚给你打完电话后,一个人哭得死去活来,我死活咽不下这口气。”


“你知道我一生来正直不阿,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和自以为是的赃官。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杀人并自杀),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学位。这是全家人的风光。”


卢刚在写给二姐的信中,将心中的苦闷倾泻而出。


积攒已久的委屈和愤怒,现实生活中却无人倾听。


卢刚的自私自大,让他无法和外界正常沟通,看待事物日渐扭曲。


心中的苦闷一点点发酵,最终蚕食掉他仅有的理智。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拿到学位后的卢刚,已经无求于爱荷华大学。


但是对于答辩的事情,他仍旧耿耿于怀。


卢刚跑去质问戈尔茨和尼克森,为什么山林华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自己却要答辩两次才给通过?


两人都认为山华林的论文更加优秀,而且最终评定结果并不是他们决定,而是史密斯教授拍板。


气冲冲的卢刚找到史密斯教授,原本关系尚可的两人,在就论文这件事上,各执一词。


史密斯始终坚持山林华的论文更加优秀,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他万万没想到,这不过半小时的争论,日后会惹来杀身之祸。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不服气的卢刚找到了学校投诉,然而等了1个月,学校回复并未发现暗箱操作。


不甘心的卢刚继续向上反映,听说副校长安妮克莱尔很公道,他便数次前往副校长办公室。


只是次次不凑巧,卢刚一连去了几次,没能见到克莱尔,打了几次电话也没有人接。


“她肯定是躲着我!”卢刚恨恨地想着,越发愤怒。


“这些人肯定都是串通好的!”卢刚认为学校根本讲不通理,转而想了个新的办法。


他匿名给当地最大的报纸《得梅因纪事报》写了一封举报信,列举爱荷华大学种种教学不公、徇私舞弊的龌龊行径。


内容劲爆,让记者都大为震惊。


只是虽然美国讲究言论自由,然而卢刚的举报信是匿名的,报纸也不敢贸然刊发。


记者甚至走访了学校多次,最终也未能发现有不公正的地方。


等了一个多月,卢刚每天都在翻看报纸,还是未能看到新闻报道。


内心的委屈、愤怒、不甘纠缠着,像一把刺一样,扎得他坐立难安。


“不要再胡闹了!你要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戈尔茨教授因为卢刚的多次举报,升职受到影响,多少有些恼怒。


对于戈尔茨的不满,卢刚认定是在威胁他,更加坚定了报复的决心。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5月答辩完,山林华不久便收到了博士后录取通知书,每年工资3万美元。


而卢刚却连找工作的推荐信都没有搞定,他这么一番闹腾,心想导师肯定不会给他写正面内容的推荐信。


他转头去找系主任尼克森写推荐信,虽然系主任有点不解为何他不找自己的导师,但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你要写推荐信的话,为什么不来找我?以后不要去找尼克森。”戈尔茨听说了推荐信的事,直接找到了卢刚。


本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卢刚看来,全是教授们背后串通,处处针对自己!


“居然跟我玩儿阴的,你们都给我等着。”卢刚脸色阴森,心里已经开始了计划。

他是北大才子,留美博士,却害死老师和同学,背后真相令人愤怒

毕业在即,整个物理系现在就剩下他没有找到工作了。


卢刚钻研的电浆是一个极为冷门的领域,全球加起来不过300人研究。


对于这种理论性极强、实操性不够的专业,在90年代初期,经济萧条的美国,找不到工作再正常不过。


以至于在研究初期,不仅导师戈尔茨,甚至同学山林华都劝他换个方向。


但是卢刚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这么小众的领域相对竞争较少,一旦有发现就是大突破,等于赌一把偏门。


如果企业工作不好找,那去研究院或者学校呢?


90年代初期,中国人想进入美国研究机构难如登天。


而爱荷华大学唯一留校的名额给了山林华,卢刚后来试了其他几所学校,也都了无音讯。


前29年里,他是家庭、学校的宠儿和焦点,是呼云唤雨的角色。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别人都要迁就他,没有他得不到的。


如今一脚踏出象牙塔,社会的残酷给他当头痛击,他发现自己是个找不到工作的失败者。


“物理研究是越来越失望,目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学更实际一些的学科。”卢刚在绝笔信中失望地写道。


他去学校咨询,是否可以找专业外的工作来换取签证,留在美国。


“您的想法是可行的,卢刚博士。”接待小姐礼貌地回复他。


“不要叫我博士!我连工作都找不到!”卢刚怒吼,狂躁的样子吓到对方不敢出声。


申请到持枪证,买好枪后,卢刚开着车在美国彻彻底底玩儿了一个多月。


并非一时冲动,仇恨的种子在他不间断的偏激下,日渐生根发芽。


动手前两天,卢刚特意给最亲近的二姐打了远洋电话,哭诉自己在美国多年来经受的委屈和不甘。


挂断电话后,他一个人哭得死去活来。舍不得他的家人,也放不下心中的不甘。


只是,他的痛苦和仇恨最终让自己灰飞烟灭,也带给身边人无尽的伤痛。


一个天才少年最终走上绝路,这其中到底有怎样难以消解的仇恨?


说到底,不过都是细碎的琐事。真正把他逼上绝路的,是他封闭的自我,以及目空一切的自大。


从小因为学业优秀而受到优待,学不会正常人际中需要的沟通和技巧。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看不上比自己差的,容不下比自己好的。


卢刚的优秀成就了他,但是最终也毁掉了他。


“我今天走到这一步,也可以说是有父母的过错在内。”卢刚最后信中写道。


惨案已成过去,然而一味要求子女的优秀,却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把人生的意义只聚焦在名利地获取,外界的认可上。


这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唯一标准吗?




作者:沅宝味方枪枪


参考资料:


1、笔墨史书《天才+魔鬼!1991年北大高材生卢刚杀人事件》

2、萨沙讲史堂《91年灵魂中的暗物质:北大卢刚博士在美国大学枪杀6人》

3、知乎《卢刚是个案吗?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李砍柴《上海邯郸路上发生的惨剧,让我想起曾经轰动一时的卢刚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史密斯   尼克森   博士   同学   推荐信   物理系   系主任   美国   山林   才子   美文   导师   北大   真相   愤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