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记忆:卖柳条 每次能有一两元的收入

70年代的记忆:卖柳条 每次能有一两元的收入

#银川头条#清代诗人杨韫华在《山塘棹歌·插柳枝》曾写到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记忆中,我穿带补丁的衣服一直到上高二时才结束。

每到夏天,我就有了赚零花钱的机会。

八九岁的时候,我就会爬到树上折柳枝,然后把柳枝剥了皮,白嫩的柳枝放在阳光下晒干,等到攒多的时候就背到乡供销社去卖钱。

剥柳条是件辛苦的差事,手皮磨破,指甲开叉是常有的事,可是一想到柳条能换来钱,早就忘记了疼痛。

每次卖柳条都能有一两元的收入。

柳条每次过磅称斤的时候,早就眼巴巴地盯着售货员手里的钱,期待着多数一张,接过钱后 ,手里紧紧攥着那几张毛票,狂喜着一路冲进供销社去买一本自己窥视已久的小人书 ,迫不及待地坐在树荫下翻看着泛着墨香的小人书,那份陶醉至今记忆犹新。

一本小人书最多八分钱,剩下的钱也不敢买零食 ,小心翼翼地捏在手里,一路跑回家交给母亲。#童年#

文/余成 图据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柳条   毛票   银川   山塘   小人书   柳枝   售货员   差事   零花钱   墨香   沿街   树荫   供销社   记忆犹新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