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比愤怒更有力量



忍耐,比愤怒更有力量


哲学家卢梭曾经写道: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能扛事,能忍人,是成年人的担当。



忍耐,比愤怒更有力量


01 忍耐不是退缩,是等待时机


“夫英雄好汉,能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越王勾践在大战中失败,逃到了会稽山躲了起来。


他向范蠡求救。


范蠡说:“为了东山再起,此刻只能卑躬屈膝。”


于是勾践和他的妻子,一起被送到了吴国去做奴仆。


在吴国,勾践每日担水切草,除粪刷马,任劳任怨,哪怕被下人欺负,也不曾吭声。


三年之后,吴国夫差以为勾践真心归服了,于是把他们放了回去。


回国之后,勾践过着贫苦生活,睡在草席上,每天吃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耻辱。


后来在他的管理和策划下,大规模进攻吴国,把城池拿下。


所谓的“卧薪尝胆”,是长远的忍耐,换来一朝复仇。


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当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忍耐眼下的苦难,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耐是一种更高的格局,先谋而后动,知耻而后勇。


忍耐,比愤怒更有力量


02 忍耐,是对心性的磨练


“所谓成熟,不过是更加能忍耐痛苦罢了。”


活着哪有什么容易的事情 ,每天都要崩溃好几次,可还是面带微笑地面对工作。


孔子曾经说:“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忍”这个字,是心头上挂着一把刀,刀刃对着心间,你若是轻举妄动,心马上就会刀割裂。


唯有如履薄冰,兢兢业业,才能找到立足点。


《西游记》里,唐僧带着孙悟空一伙儿,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


而这最后一难是“通天河遇鼋湿经书”。


唐僧师徒已经拿到真经,却被一只千年老龟给陷害,所有经书全部被扔到河里。


眼看到手的经书就这么被毁了,孙悟空早已急得跳脚。


唐僧却说:“该来的总是会来,少一难都不行。”


“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经历了重重困阻,种种考验,才算终成正果,各成一佛。”


人生就是一次长途跋涉,忍到最后的,才能尝到胜利果实。


忍耐,比愤怒更有力量


03 忍不是放弃,是以静制动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 “活着,在我们语言中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进攻,而是忍受。”


在各种节骨眼上,越是焦急慌张,越容易出错。


而那些忍耐、镇定的人,往往安静地把问题解决了。


诗人范仲淹,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次失败。


同龄人都已经放弃,而他却忍耐地艰苦的生活,努力复习。


他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生活:


“公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整整5年,每日咸菜配粥,衣衫褴褛,挑灯夜读。


在无数次拼搏下,范仲淹终于考中进士,进入朝堂之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世之烦恼,皆从不忍生。


“忍”这个字,是众妙之门。


人情冷暖,唯有自己知道,能忍一时苦,便能享万世福。


世间万物,有苦有甜,愿你尝到甜头,也能忍得了苦味。

忍耐,比愤怒更有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通天河   勾践   卢梭   尼采   西游记   孔子   唐僧   力量   吴国   苦味   真经   经书   美文   悟空   不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