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千年慈峪镇——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三十)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三十)

风雨千年慈峪镇

文/崔金山 搜集整理


慈峪镇,古称慈谷镇,位于灵寿县城北17.5公里处,本县丘陵区中部,是南连平原北连山区的山口镇。

慈峪镇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灵寿县志》载,金代(最早1127年),始置慈谷镇。但据宋代王存等奉敕撰的《元丰九域志2》河北路真定府篇:“宋熙宁六年,灵寿并入行唐”;“行唐,府北五十五里。六乡。灵寿、慈谷二镇”。也就是说,在北宋熙宁六年(1073)时,慈峪就已成为与灵寿城齐名的镇子了,这要比《灵寿县志》记载的金代最少早54年。因此,慈峪建镇起码在北宋,而不是金代。


风雨千年慈峪镇——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三十)


慈峪镇自古就是冀西平原通往太行山区的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地。北方游牧民族侵犯中原真定府,一般都是从山西高原经白草口、车轱驼口进入灵寿陈庄一带,然后由两路直达平原,一路是沿磁河左路也就是现在的正南路,一路是沿磁河右路也就是现在的县道西线,而慈峪正在两路的交汇处,同时也是往南直通灵寿县城、往东直达行唐县城、往西南直通平山县城的必由之路。因慈峪镇扼守燕川谷和磁河湾,战国时又位于燕国的南端,因此后人也称慈峪为“燕南重镇”,古时还建有城堞、敌楼、炮台及壕堑。

慈峪镇与磁河有无尽的渊源。磁河,古称滋水、滋河,亦称慈河。慈谷本身就有慈河含义,慈峪因慈河而得名,因慈河而成镇。慈河不仅在慈峪镇东北部顺流南下,而且在镇东部折向东流,然后在镇东南部又折向南流,形成了一条“辘把型”慈河湾。通往山区的正南路慈河大桥和通往行唐的慈河桥均在慈峪镇汇集,慈河也正是从慈峪镇告别山区丘陵,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

慈峪镇一直是灵寿县中部丘陵地区的商业中心。明万历年间,知县张照将叉头巡检司移至慈峪,并筑土城,立四门,集市逐步发展起来。逢五排十,县城、陈庄、塔上以及行唐、平山、阜平县的农民几十里以外都到慈峪赶集,是除县城以外全县最大的集市。到民国时,慈峪镇名望较大的商号有“四顺兴”杂货店,“荣聚成”杂货店,“永德成”杂货店,“德泰成”杂货店,“万泰昌”钱庄,“宏顺兴”铁货店和盐店。抗战时期在灵寿战斗生活过的作家魏巍,曾称慈峪为晋察冀边区最大的镇子。慈峪古时一年中有五个庙会,即三月十五、五月端五、七月十五、九月十五和腊月十五庙会,其中三月十五的火神庙会是规模最大也最热闹的庙会,会期6天,并一直保留至今。慈峪镇东门、西门外各有火神庙一座,每座庙对过都曾建有戏楼,每逢三月十五祭神烧香,戏楼必有大戏,买卖生意分布半镇,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尤其以农业生产用具最多,另有马戏、杂技、打拳卖艺等。


风雨千年慈峪镇——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三十)


慈峪镇是灵寿早期革命的摇篮。慈峪镇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有了中共党组织,并迅速成为党的区域中心。1932年6月23日晚,由直中特委和灵寿县委主要成员组成“工农红军华北游击司令部”,指挥约600人的农民暴动队伍,进入慈峪镇,包围并袭击驻守该镇的保卫团和警察所,发起了闻名遐迩的“红色暴动”,但因奸细告密,敌人有备,一直相持到天明,未能成功,队伍暂时解散。8月21日,“工农红军华北游击司令部”发动正定、行唐、新乐、曲阳四县共产党员,配合灵寿党员群众,组成近千人的队伍,再次在慈峪镇发起“红色暴动”。历战4昼夜,伤亡惨重,后分散转入地下活动。此次暴动后人亦称为“慈峪暴动”,尽管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唤醒了灵寿民众,为后期的全民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慈峪镇曾是灵寿抗战中心。1938年3月,“灵寿县人民抗日民主政府”在慈峪镇成立,县委机关亦迁至慈峪镇。同时,“灵寿县兵工厂”于慈峪镇土头村建立。6月晋察冀第四军分区八大队由平山调到慈峪镇驻防。1938年11月19日晨,日军自灵寿出动42辆汽车,8辆坦克,携4门大炮,突袭慈峪镇。1939年1月1日,驻灵寿城和行唐的日军900多名,两路同时奔袭慈峪镇,74人被杀死,致伤30余人,1000多间房屋被烧毁。此后,县委、县政府机关从慈峪镇迁至山区。1939年3月21日,八大队于慈峪镇南岭与日军交战,毙伤日军驻平山、正定、灵寿、行唐、新乐五县指挥官桑田以下50余人。1939年9月25日,守备石家庄、正定、无极、行唐、灵寿的1500多日军进占慈峪镇,并继续向伍河、霍营、谭庄推进,下午4时又退回慈峪镇。27日夜,除一部据守慈峪外,其余1000余日军主力秘密沿燕川西路北上,于28日晨攻占陈庄,著名的“陈庄战役”打响。1946年2月,县政府、县委由山区迁驻慈峪镇及周边村。1949年11月初,县政府、县委分别由慈峪镇、土头村迁入县城。

慈峪镇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马文耀(1900—1933),出生于慈峪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春节加入共产党。在慈峪“红色暴动”中,担任“工农红军华北第一游击司令部”司令,组织了以慈峪区党员为骨干的300多人的敢死队。暴动失败后,把队伍拉到了太行山,树起了“华北工农红军”的大旗,沿途缴地主枪支、分地主粮财,坚持7天之久。后遭国民党通辑,1933年春在新乐县被敌人发现,弹尽之后,高呼“共产党万岁”口号英勇就义,终年33岁。马次青(1907-1991),出身于慈峪农民家庭。考入保定师范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1932年,受党组织委派,先后到冀中及正太铁路沿线搞革命宣传、鼓动工作。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1日,以石门各界救国联合会主任身份,率“石门各界慰问代表团”经太原、大同前往归绥,慰问傅作义统帅的抗日部队。“七七事变”后,先后担任正太、同蒲铁路武装自卫队总队长、八路军前总工人游击队队长,亲率队伍转战河北、山西阻击袭扰日军。1938年11月,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分配到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工作,担任该委员会副组长,时常深入沦陷区做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解放战争开始,被派往大城市搞统战工作,1946年进入“军调处指挥部”,在李克农领导下做党的秘密工作。1947年赴大连组建“大连处”。1948年2月,在辽南前线成功组织和指导了国民党58师全师官举行武装起义,有力配合了营口解放。解放后,马次青调到中央军委工作,领受中央交办的交通联络任务,受到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的嘉奖,并荣立大功。此后,历任军委联络部副局长、局长、副部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副秘书长,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等职。“文革”期间,受康生点名诬陷,长期受到打击迫害。1980年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和中央直属机关副部长待遇,增补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离休,1991年病逝于北京。徐信(徐连晨,1921-2005),灵寿县慈峪镇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入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历任指导员、连长、团长、副师长兼参谋长、代师长、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总参谋长助理等职,1982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05年11月18日在北京逝世。在西山居1999年发行的单机游戏《决战朝鲜》中,游戏人物许仁的人物原型即为徐信。


风雨千年慈峪镇——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三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灵寿   灵寿县   正定   新乐   平山   司令部   行唐   华北   工农红军   暴动   杂货店   县委   日军   美文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