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文/解玺璋(文艺评论家)

近读杨澜女士的新著《提问》,颇有些倾倒之意,深感此书不能以普通职业技能教科书视之。

杨澜固以主持为职业,而且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著名主持人,提问亦是她的职业技能之一。据说,二十二年来,《杨澜访谈录》采访过上千位人物,进行过上万次提问。

她所面对的人物,有各国政要、商界精英、科学泰斗、文化名宿、艺术大师、时尚明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她所遇问题之广泛,之深入,自然也不是寻常主持人或记者所能想象的。国际政治风云、世界经济大势、科技前沿探索、文化历史反思、艺术创新精神、时尚流行趋势,举凡与人类历史和现实相关的一切,无不在她的关照之下。

这样看来,她在几十年的主持人生涯中,的确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提问的经验和感受,而她又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人,因而,将这样一部倾注了自己多年心血的《提问》奉献于读者与同行,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然而,就该书的体例和内容而言,我们并不能否认这是一本针对主持人和记者,关于“提问”的教科书,其职业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全书在序篇之外,分列为十一章,其中第一、二章专门论述提问前的各种必要准备,后面九章则是对九种提问方式的具体分析和解说。

如场景化提问、共情式提问、假设式提问、转场式提问、阐述式提问、质疑式提问、婉语式提问、提问中的留白、结语式提问,所有这些提问方式都是她从自己多年的访谈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她在这里所述所讲,没有一件不是她的亲身经历,成功失败,经验教训,都是她生命记忆的一部分。

读者朋友,特别是想在主持人或记者这个行当中有所作为的同行和后学,应该庆幸遇到这样一本敞开心扉,娓娓而谈的书,它不同于生硬的、教科书式的耳提面命,而是将作者最个人化、最隐秘的经验与感悟和盘托出,与我们分享。

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如果到此为止,这自然仍是一本写给主持人和记者的职业技能教科书,尽管它比一般的教科书要生动有趣得多。但我们又确实不能用看一般教科书的眼光去看这本书。这是杨澜的高明之处。

她对“提问”这种职业技能的思考,既落实于职业技能,又超越于职业技能;既脚踏实地,又高屋建瓴。在这里,她对提问的提问,不再只是如何培养职业技能的形而下的问题,而是对人的所有可能性的质疑和追问,是将提问指向了形而上。

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序篇和第一、二章中。所以,读这本书,如果不读序篇和第一、二章,直接选择进入技能性的后九章,是很难理解和把握杨澜思想之深刻本质的,恰如韩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即使想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恐怕也只能停留于表面而难以深入。

杨澜的形而上之问是沿着向外、向内两个向度展开的。向外是从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角度思考提问的意义,而向内则是审视提问对人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或者说,人作为人,与其他生物的基本差别,就在于人有提问的能力。

提问造就了人,也规定了人。开篇她便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人的能力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出奇制胜,似乎它已无所不能,于是,杨澜写道:“当机器在记忆、计算、博弈、预测等诸多领域超越人类,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把决策权,从叫一碗牛肉面到看什么新闻,都交给机器的时候,提问,这个古老的技能,还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今天或许可以改为:我问故我在。问,就是人类探究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智能的核心。”

也许恰恰基于这种理解,她才敢向人工智能科学家吴恩达先生发出挑战:“如果他果真创造出一个善于提问的人工智能主持人,我很愿意跟它比赛一下。”

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杨澜采访吴恩达

人与机器何以会有这种差别?杨澜归结为驱动人类认知的好奇心。人类文明走到这一步,好奇心功不可没。而所谓好奇心,无非就是对人类生存境遇从怀疑到发问的欲望和能力。

这是可以从人类早期思想发展中获得证明的。原始人的思维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智慧(能制造石器)、自然史智慧(能了解认识周围的环境和野生动物)以及社会智慧(拥有群居生活的知识)。而原始人能够拥有这三种智慧,则取决于他们善于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本性。

其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也许非社会智慧莫属。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在这个领域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是单纯的技术所能处理的,而必然涉及到伦理、价值、精神、信仰、心灵、灵魂。

因此,提问在这里就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种技能,而指向人的自我的认知、完善和升华。也就是说,主持人提问时所面对,除了被采访者,还有自身,有时更多的是向自身提问。

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杨澜采访大卫·贝克汉姆

这个问题在杨澜的书写中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在讲解提问方式的后面九章中随时都能看到她对自身的提醒,而读者恰恰是在作者的自我认知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并逐渐积淀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除此之外,她在前两章即“提问之前”和“提问开启”中所论述的,则表现为对自我认知的集中强调和处理。在这里,她所看重的,就不是简单的我问你答,而是两个心灵的相遇,是开放性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因而,她不仅把“语言”视为必备的案头功课,而且将“非语言”,譬如眼神、动作、服饰,都视为必备的案头功课。

总之,杨澜的这本书可谓道器兼备,虚实结合。如果你以一个主持人或记者的眼光来读这本书,你尽可以从她的职业性思考中获得她在几十年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当然,你也可以从自我完善的角度,找回你的好奇心,不断向自我发问,向这个世界发问,获得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安身立命的资本。

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end

道器兼备,虚实结合——读杨澜《提问》有感

杨澜说

扫一扫,关注吧!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

研习社

天下女人

社区

天下女人

研究院

合作:pr@chinasunmedia.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笛卡尔   形而上   原始人   案头   虚实   人工智能   教科书   职业技能   美文   好奇心   认知   善于   主持人   采访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