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原创:张青舜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和弟弟苏宁合影。左边苏宁)

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近段时间,接连读到老战友苏峰发表在《军旅警营》公众号上的精彩军营故事,欣喜之余,不由得记起一位诗人的名句: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当年在连队,苏峰就是出了名的会讲故事的人。殊不知,他本人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在老连队营房前留影)


提起苏峰,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英雄苏宁的哥哥。他似乎完全被笼罩在了弟弟的光环里。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和弟弟苏宁同样优秀,且充满传奇。下面,就给大家讲几段他的故事。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和弟弟苏宁在黑龙江岸边留影)

顺境中的逆境

1968年初,苏峰从哈尔滨应征入伍,来到位于黄海前哨的外长山要塞区。弟弟则晚他一年入伍去了23军69师。哥俩受革命军人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从小就热爱军营,想往当兵,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苏峰下连被分配到獐子守备区通信连机务站。虽说那时他才16岁,个子却有一米八高。白净秀气、略显瘦削的脸上,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加之天资聪颖,又虚心好学、勤奋努力,专业军事技术进步飞快。同时,连队其他各项工作也表现突出。早早就被连队和上级机关列为干部苗子重点培养。

由此说来,苏峰的从军路称得上是顺风顺水,一片光明,甚至周围的战友都对他未来的锦绣前程深信不疑。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和母亲冯静轩老人近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他和弟弟苏宁在部队的不同岗位上,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家中却出了事端。

1970年间,家里传来不好的消息,母亲因“特嫌”被当时的黑龙江省革委会批准逮捕。

在哈尔滨23军家属大院周围邻居、战友疑惑惊恐的目光中,一众警察和民兵冲进家里,给母亲戴上手铐,押进停在楼前的警车。面对身后惊恐万状,苦喊着求情的幼子幼女,母亲却一脸的平静。她高昂着头一句话也没说,就上了警车被带走了。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全家福。后排左起:小弟任钢、苏宁、苏峰、妹妹任虹。前面是母亲冯静轩和父亲苏醒)

得知家里的事,苏峰非常震惊!他怎么也想不通,母亲追随父亲从革命战争中一路走来,怎么一夜之间竟成了“特嫌”?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既茫然无措又无能为力。作为18岁的他和16岁的弟弟又能有什么办法?

他甚至做好了被部队退兵的准备。他入伍不久就曾听说过,本连架线排曾有个68年的大连兵叫张建民,某一天突然从连队消失了。过了好长时间才传出,他家有人出了政治问题,他被处理回家了。因此,他联想到自己,说不定哪一天也会被退兵。

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晃忽,越想越紧张,越想越害怕,感到压力重重,无法解脱。他抑郁成疾,病倒了。战友们把他送到了医院。

在医院里,经过激烈思想斗争,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到医院看望他的连首长汇报了母亲的事情。

但他还是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母亲,还有在家上学的小弟和妹妹任红。

弟弟苏宁那时正随连队在齐齐哈尔某监狱执行看押犯人的任务。当他听到母亲被逮捕的消息,一下呆住了!他无法想象自己亲爱的母亲也象眼前犯人一样被看押,被呼来喝去。那时苏宁才16岁,虽然入伍一年,但他还是个孩子。面对如此大的厄运,他被击垮了。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苏峰在兄妹四人中排行老大,他得知弟弟妹妹内心的苦闷非常难过。感同身受,他理解弟弟妹妹此时的心情。他强打起精神,写信给弟弟妹妹,安慰鼓励他们要坚强,相信自己的母亲是无辜的,时间会证明一切。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小时候与父母合影)

站里和连队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后,相继多次耐心地和苏峰谈心,鼓励他面对家庭不幸,要坚强振作。周围战友在生活上也热心照顾他,处处无微不致地关心他,使他结冰的心慢慢温暖起来。

他毅然走出了医院,振作起来打起精神投身到连队的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他不断写信给弟弟苏宁和家里的小弟小妹,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样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变得坚强。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取得好成绩才是对母亲最好的支持和孝敬。

世事难料,命运弄人。母亲被关押整整100天后,终于无罪释放了。给出的结论是,母亲和另一个叫冯静轩的人重名,抓错了。暴风雨来的急去的也快。但这100天对于苏峰和家人来说,是最悲惨地最漫长地煎熬。

世间有些事可以抗争可以改变,但有些却抗争不了也改变不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

假如,苏峰苏宁兄弟因母亲的被错抓而被退了兵;假如姊妹几个有谁因此出了状况;假如母亲抗不住打击有个三长两短……后果不堪设想!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和苏宁小时候随父母在朝鲜留影。)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父母当年在朝鲜战场留影)

所以,虽然事情过去了多年,苏峰每每回忆起这段难忘经历、辛酸往事时,都会感慨万分!唏嘘不已!

他至今也猜测不出自己和弟弟为什么当时没有被退兵。如果那时被退了兵,他和弟弟苏宁的人生轨迹将被改写;如果母亲不是经短期审查澄清真伪,苏峰一家的生活历程也将被改写。为此,他有太多的感谢!但最想感谢的,就是獐子通信连和守备区、要塞区的首长及战友们。部队温暖的大家庭,战友之间那种纯真的兄弟姐妹情谊,让他终生难忘!也正是部队的培养和教育才使他们兄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成长成才。

写在后面的话:针对不少战友对苏峰和弟弟随父亲姓苏,小弟和妹妹及兄弟们的孩子都姓任的疑问,苏峰如是说:

父亲苏醒和母亲冯静轩都是山西人。父亲1937年参加革命,先后在游击队、武工队和贺龙的120师工作。曾任政治部敌工科长。抗战初期,山西的顽固军阎锡山的部队,特别是日伪军疯狂迫害八路军和抗战人士及家属。为了保护家人不遭敌手,父亲就此改随奶奶姓苏,取名苏醒,寓意全民觉醒一致抗战。

1952年,父亲在甘肃祁连山剿匪时长子苏峰出生,即取名苏峰。后来父亲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期间弟弟出生,取名苏宁。小弟58年大炼钢铁时出生,则取名苏钢。

文革后,家里想让孩子改回祖辈姓氏。于是小弟和妹妹就改姓任,而苏峰和弟弟早已入伍,再改姓挺麻烦,也就没改,只是把下辈孩子都改姓任了。特在这里作以说明,免得大家误解。

(待续。下一篇故事:意外中的意外。本文选用的照片均由苏峰提供)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与夫人冯小泉、儿子任远在獐子岛南洋鹰嘴石留影)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苏峰在獐子通信连服役时与战友合影。左为苏峰,右为本文作者)

战友苏峰,一个有故事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战友   通信连   獐子   故事   朝鲜   连队   哈尔滨   美文   小弟   部队   弟弟   家里   父亲   母亲   妹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