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原创:溢香居士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这张照片拍于百万大裁军时的1985年10月26日,图为115团七连确定转业的部分干部与留队战士合影留念,那天连长的大公子吴江从家属区玩耍到连队,遇到拍合影,刚好摆好姿势,通讯员顺手就把他抱了进来,大家风趣地说,又多了一个小兵,到现在已36年了,真是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成了我们深深的记忆。

遵照中央军委精简整编命令,撤销115团七连建制,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七连编入37师110团,改为工兵连,完成七连43年的历史使命。照片中显示的表情是凝重和难舍的,这不是普通的战友分别,这是对历史的敬重和连队的爱恋,亲爱的战友你将肩负重托和使命,传承不变的军魂,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军旗增辉。

百万大裁军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项重大抉择,是我军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人民军队将由此迈出了精兵、合成的坚实步伐;老兵追忆七连的光辉历程,一代代官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敢于血拼到底的战斗精神,在这几十年所展现出的高昂战斗力,是官兵紧密团结、荣辱与共的体现,七连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和他的番号一样在时代长河里永不磨灭。

中国人民解放军13集团军原39师115团7连原系野战军四纵队十三旅三十九团,其前身是1941年元月在山西省沁水县成立的地方武装抗日大队,1942年底,编为太岳军区基干二团三营,同年合编为阳城独立团,1945年12月,在山西省绛县整编为四纵队十三旅三十九团三营。1949年3月,在河南省遂平县编为陆军十三军三十九师一一五团三营。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一、抗日战争:七连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连队,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之中。从1941年至1942年是山西省沁水县的抗日大队,大队长王文元,抗日大队成立时只有45人,有机枪l挺,步枪25支,手枪20支;当时国内抗日斗争处在最困难时期,日本侵略者不断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同时释放毒气和细菌,在这艰苦的岁月里,大队遵照毛主席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活跃于村寨山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1944年5月,连长王远景接上级命,带领全连在河南、孟县、济源县郭村一带伏击日寇,任务完成后七连随营转移山西省绛县一带作战。

二、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七连先后在山西省绛县、浮山、孝义、汾西等地作战,在汾西战斗中,连长带领全连西渡汾河,在友邻支援下,一举攻战汾西县城,消灭守敌,解放了汾西县城。战斗中俘敌289人,打伤204人,缴获重机枪9挺,步枪218支,82无后座力炮2门,小炮4门,手枪11支,马17匹。滇南卫戌区给七连记大功一次。1947年7月至1948年12月,七连先后在河南叶县、宝丰一带牵制敌人,牵制任务完成后,接团长命令,全连经过三天三夜急行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镇平、内乡阻击敌人,在行进中与敌激战20余次。1947年7月,在内乡、柏庸作战时,共产党员张保成身负重伤,连队正面冲锋时,敌机枪突然开火,在这干均一发之际,共产党员张保成用身体堵敌枪眼,掩护全连冲锋而光荣牺牲;战斗中缴获各种武器38支。1948年12月淮海战役,七连奉命赶往鹿邑县阻击逃窜敌人,全连长途急行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完成了阻击任务。

三、横渡长江:1949年3月,七连随营部从遂平县出发,南下参加渡江战役,4月6日通过大别山向长江北岸挺进;连续行军,于4月14日到达安徽省宿松县。4月24日在安徽望江县华阳镇渡过长江,渡江后追歼残敌。4月25日七连奉团营命令,向江西弋阳追残逃敌;5月31日拂晓,在友邻支援下,向弋阳守敌发起攻击,七连首先由南门冲进城内,向守敌发起攻击,战斗中俘敌400余人,打伤120人,缴获82无后座力炮6门,小炮l2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16挺,步枪350支,手枪30支,马25匹,滇南卫戌区给七连记大功一次。

四、剿匪反霸:1950年5月,连队进入思茅,为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连队担任战斗队和工作队的任务,深入村寨发动群众镇压反革命,配合地方开展了大规模的清匪反霸。1950年8月4日,七连奉命由凹龙出发,在山神庙与匪敌石文亮大队接触,通过思乐大山,打伤匪首李崇安直队20余人,俘匪敌13人;8月1 5日,七连进入东爪岭匪敌腹心地区,击毙匪敌34人,俘匪敌116人,缴获了各种枪84支。8月17日开始,连队以排为战斗分队,一面搜山一面开展政治攻势,连续奔袭,搜索追捕;从l950年8月至10月相继捕获匪首王跃云、李崇安,击毙大特务,辽宁省主席驻德国大使吕宜文;剿匪战斗中,共计歼灭匪敌105余人,俘敌204人,缴获轻枪4挺,步枪340余支,手枪30余支,马195匹,1950年云南军区授予七连剿匪模范连称号。

  五、部队建设:1951年剿匪任务完成,当时是抗美援朝时期,全国人民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国内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当时国民经济工作正在恢复时期,连队由战争转入和平建设,1952年按上级安排连队全面进行扫盲文化学习,经半年教学,基本扫除了文盲。同年10月七连随团营在云南勐朗坝修建营房,1954年11月完成了营建任务,连队住入新营房,1955年连队更新苏式武器装备,连队投入正规军事训练。1956年全军实行军衔制,1958年4月,七连随营团离开建制,编入铁道兵第一师,担任修建内昆铁路之宣城至沾益般和羊场支线的铁路建筑任务。1960年9月,七连随营团归建。1961年至1967年,连队按照上级要求,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全面推广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开展群众性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同时连队在驻地附近,垦荒种地,大搞农富业生产,克服国家当时的经济困难,改善连队的生活,1967年参加地方的三支两军工作。

六、调防入川: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1968年11月,七连随营团调防入川,驻防内江市,参加地方的三支两军工作,1971年底,在内江市马家坪开始第二次营房建设,1974年底完成了营房建设任务,连队驻入新营房。1976年,团首长决定,七连二排四班为全团战术训练示范班,由连长王云元带领在内江市长坝山训练场给全团汇报示范,为全团步兵连的战术训练树立了榜样。1977年,团党委决定,七连一排参加三十九师12月组织的建制排军事大比武,一排参加的全部科目比武中,均取得全师第一名,为团营争了光,为七连培养了大批训练尖子和骨干。1978年,七连一排先后参加十三军和成都军区组织的建制排大比武,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各级的好评。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七、自卫还击作战:1978年12月28日晚,七连随营团从内江市乘火车向云南方向开进,1979年1月至3月,七连在上级编成内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79年2月17日,七连从舟桥通过红河,采取边打残敌边开进,2月17日9时55分,当七连进至194高地南侧山腰时,一营二、三连攻占了194高地后,突遭251高地炮火和高机火力封锁,进攻受阻,均有伤亡,为了及时攻占251高地,保障师主力向纵深穿插。

12时,团首长命令三营七连在炮火支援下,迅速攻下251高地,接受任务后,七连明确当面之敌系越寇192团二营六连防守,连长王云元给各排明确了战斗任务,指导员高立国作了战斗动员,12时10分七连在友邻和炮火掩护下,向251高地运动,12时30分,越过外斩河,向251高地展开攻击,只用了56分钟速战速决,一举攻占了251高地,13时零6分,25l高地战斗基本结束,有部分敌人逃跑,此时连长王云元,指导员高立国向上级请战,一排三排向223、305、387北侧无名高地进攻,二排在251高地打扫战场,清理战果;251高地战斗中,打死守敌34名,缴获12.7高机5挺,重机枪1挺,冲锋枪2支,82无后座力炮2门,60炮2门,82追击炮1门,高机弹4680发,82追击炮弹982发,步机弹8896发。2月19日七连经387高地向282高地开进,2月20日,奉上级命令,七连由282高地经369高地向215高地推进,接防一营二、三连阵地,转为防守。

进攻转为防守后,七连以排为战斗分队,对周边402高地黄梁山及村寨进行清剿,在402高地,一排搜出敌人一个地下山洞,存有116发苏式冰雹式火箭弹和大量的各种武器弹药及食品。1979年3月12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结束,七连担任全师撤离战区的后卫,掩护全师安全撤离战场,七连采取边撤离,边埋地雷,完成了掩护全师撤离战区的任务。自卫还击作战中,七连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一排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三班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全连干部战士个人荣立二等功的3人,荣立三等功的37人,团嘉奖的1人,营嘉奖的l 5人,连嘉奖的45人,作战中全连均无干部战士牺牲,但有少数人员受伤。

  八、班师回营:1979年5月6日,作战任务完成后,七连在上级编制内由云南边境回到内江市马家坪营房;1980年3月,奉师团命令,七连随营参加三十九师在四川荣县组织的加强步兵营进攻战斗实弹演习。1981年7月,内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七连随营团紧急出动,积极参加抗洪救灾。1982年,七连奉上级命令,到十三军彭县农场劳动生产一年,全连干部战士120多名,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精神,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在6个生产连队中夺得第二名,受到了各级的好评。

生产任务完成后,七连归建一一五团三营。1983年,按上级要求,结合军事训练大纲进行战术,技术综合科目训练,在各级的考核验收中成绩优秀,在五公里全服武装比赛中,夺得全团第一名。1983年10月,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连续参加内江市严打执勤任务和刑场执勤任务。1984年3月,七连随营团参加十三军在内江市长坝山召开的现场会,加强步兵团进攻战斗实兵演习。1985年,遵照中央军委精简整编命令,撤消建制,1985年11月将七连移交三十七师一一O团,改为工兵连,完成了七连43年的历史使命。


七连从1942年至1950年10月8年间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共参加大小战斗300余次,俘敌4208人,缴获各种大小钢炮51门,12.7高机5挺,轻、重机枪109挺,步枪2097支,冲锋枪1 55支,手枪182支,马295匹。

  不忘初心,方能笃定前行。我们之所以能这样岁月静好,是因为英雄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对于行进在复兴征途的中华民族,红色基因蕴藏于心灵、作用于精神,是牵引我们前行的深层动力。向英雄的连队致敬!亲爱的战友,讲好您的军旅故事,不忘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远铭记,我们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军旅记忆,可爱的连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连队   绛县   内江市   中央军委   内江   守敌   汾西   山西省   重机枪   营房   作战   连长   步枪   高地   军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