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营长和他的故事

作者:强正础

来源: 通信兵的故事


老营长和他的故事


刘广宽是我的老营长,1965年初,我在军区通信团二连当报务员,他从机关调到一营当营长。初见到他时给我的印象是个子不高,但很精神,一身军装整齐利索,标准的军人姿态。

那天,我们没值班的报务员在教室训练收发报,大家正各自练习。只听得最前面教练员那边的音频振荡器发出“O5”五长五短连续电码声,这是准备发报调整电键的信号。随着“MSG 开始”电码发出,一阵滴滴达达的莫尔斯电码声回荡在教室,那声似小溪流水清沏流畅,又似骏马在石板上奔跑的马蹄声清脆悦耳。


老营长和他的故事

刘广宽老营长


大家都停止了练习,欣赏这如此美妙的电码声。


报务员的手法各有特点,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但今天这个手法不曾听过,如此美妙,几乎没有瑕疵,而且是技术能手的标准速度每分钟120数码,……。随着“句号”信号发出,电码声停止,手法干净利落。

值班教练员介绍说,这是我们营新来的营长刘广宽同志。刘营长站了起来,整了整军衣,操着浓浓的苏北口音说,刚才发的那份报算是我给你们的见面礼。大家一阵掌声。


从那以后,我们在教室里,报房里,通信车里就经常见到刘营长了。他除了给我们讲电台工作的方法、经验、技术、技巧,还讲战争年代亲身经历的故事。他是抗日战争刚结束,15岁时在苏北兴化老家参加了新四军,后来成了一名无线电报务员。


我记忆犹新的是他讲的发生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的故事。


1949年3月,我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遵照毛主席指示,从淮海战役后的休整地开始向南进军,一路上都是我们的解放军向南开进的部队和民工队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他当时在八十八师电台当报务员,奉通信科命令,携带一部15瓦电台随副军长到军前指。


老营长和他的故事

刘广宽老营长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尽管气数快尽,但空中还有飞机侦察,骚扰。为防止敌机侦察,电台架设在远离前指驻地村庄的一处树林中的农民家。电台的任务是保证与军部的通信联络畅通,同时通过电台对下属师团实施指挥,也要和友邻部队保持联系。


这里离江边不足一华里,若是晴朗天气,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长江南岸那边蒋军士兵及强征的民工在不停运送土木砖石,修筑工事。


垂死挣扎的敌人,经常向我方开炮,空中每天有两三架飞机盘旋侦察,稍有风吹草动就用机枪狂扫。江面上,英帝国主义和蒋军的军舰昼夜巡弋,时不时的向江北岸开炮。总之,敌人妄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我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解放江南。


4月21日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坐在电台前聚精会神地抄收军部来电。


一声熟悉的报告声传来,回头一看,机要科通信员站在身后,他接过送来的电报,在登记本上签好名,习惯地先看电报等级,“啊!”他不由得心头一惊,“AAAA”—这是一份特急电报,平时三个“A”都不多见,这次四个“A”,属十万火急。


他说他的心顿时剧烈跳动起来,手也不由自主地有些颤抖。


首长的教导在耳边响起,“通信工作极为重要,特别是战争时期,无线电通信必须做到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如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时间急迫,必须马上发出。


他令摇机员启动发电机,调好发信机,手指在电键上不停地呼叫军部电台呼号,很快得到军部电台回答,沟通了!他发出:我有特急电报请注意抄收。对方回答“OK”。当他正准备拍发,突然,一个强大的干扰信号覆盖了电台频率。显然是敌人发现了我方信号并进大功率干扰,使我方无法正常通信。对方急促发来:干扰严重,无法抄收。他说顿时他的额头上冒出了汗珠,按照事先约定,立即启用备用频率,迅速调好电台,呼叫对方,又通了!为了赶在敌人搜索到这个频率之前把电报发出去。他的手指在电键上飞快地跳动,一串串电码从空中发向军部。


正在此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炸弹在房子的不远处爆炸,敌人似乎发现了这个小树林里有解放军的重要目标,进行炮击。房顶上的泥土草屑震得哗哗落下。只听得摇机员良国民“啊”地一声,被坠落下来的木头砸中头部,油灯也滚到地上,屋内一片漆黑,通信中断。


他极力保持镇定,摸摸全身上下,没有伤处,遂拍打掉身上的泥土,东找西摸,找到油灯,点亮后,只见老良满脸是血,他给战友擦去流血,包好伤口,整理电台,耳机里传来军部电台的急促呼叫声。老良忍痛摇动马达供电,他按键回答,但对方听不到。


这时,机要科来电话询问,电报发出没有,他回答刚才遭敌炮击,电台故障,正在排除。机要科说,一定要赶快把电报发出去,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前线渡江部队的战情报告,关系到军首长对渡江作战的部署。


初春的夜里寒气袭人,他说他却是汗流满面。是什么原因沟通不了?他仔细检查了电台,电台各个指示正常,没有问题。是室外天线出了问题?外面伸手不见五指,他顺着馈线查看天线,发现架天线的竹杆已断成两截,天线倒地。他赶紧用绳子把两截竹杆扎好,再理顺绞在一起的天线。


这时其他同志听到这边炮弹爆炸声,都跑来了,大家一齐动手,固定好天线竹杆,接好天线。


他回到电台前,调好机器,耳机里军部电台在焦急地呼叫,那娴熟流畅的滴答声告诉他是军部电台台长上机了。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稳定了激动的心情,用稳健的手法一口气发出了90组的报文。


对方立即回答:”OK QSL”(好,给收据)。估计对方是两人以上抄收,又是老手,没有一组要求重复的。我取下耳机,轻轻地舒了口气。这时副军长来到报房,高兴地说:小刘,发得很及时,过一会我们的大炮就要响了,赶快拆线,准备过江。这时老良也忘了伤痛,哼起歌来: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此时我军万炮齐鸣,似滚滚春雷,震撼大地。长江南岸一片火海,敌人所谓“固若金汤”的长江天堑刹那间土崩瓦解,灰尽烟灭。江面上,我军无数帆船冒着敌人的炮火弹雨,劈波斩浪,所向披靡,冲向南岸。天空是数不尽的登陆信号弹,像流星雨般划破夜空,他说那壮观的场面永远不会忘记。真是一幅“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画卷。他此时也携带电台登上帆船,向江南疾驶。我军以渡江战役的胜利,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


老营长和他的故事


这就是老营长的故事。他的故事和革命精神一直激励我。


如今老营长已九十岁了,我去看望这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老首长时,他还是那么精神,虽是老了许多,但身板、精气神不减当年,说起他的故事,还是那样绘声绘色,滔滔不绝。


老营长和他的故事

老营长近照


愿他的这个故事永远流传,永远激励我军的年轻一代通信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电键   苏北   老营   报务员   故事   军部   电码   营长   机要   长江   电报   我军   美文   天线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