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孔子的学生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一次,他问孔子对自己的看法,孔子回答:“汝器也。”


子贡又问:“何器也?”


孔子回:“胡琏也。”


听到答案,子贡很是开心,因为瑚琏是诸国外交时的礼器,此言无异于夸他善于辞令。


可孔子却摇头叹道:“君子不器。”


在他看来,真正能成大事之人,应该是身兼多职,能从容应对所发生之事,解决所面临问题之人。


那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始终能获得成功的人,不会偏执一端,而是具备下面5种能力。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的高手,善于借力


一名父亲鼓励孩子去搬开眼前的巨石,并告诉他:“你只要用尽全力,就一定能搬动它。”


孩子连试好几下,累得满头大汗,巨石依旧纹丝不动。


他摇头放弃:“我尽力了,但我仍搬不动它。”


父亲却告诉他:

“你还没有借助我的力量,怎么能说自己尽力了呢?”


的确,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许多问题,有的简单易做,有的则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


想要获得成功,靠得不仅是个人努力,更要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借助他人的力量。


明代商人沈万三富甲一方的故事,一直被众人津津乐道。


起初,他只是苏州城的一个穷小子,靠贩卖药材为生。


沈万三知道自己口才不好,便请来能说会道的小舅子,在一旁帮忙叫卖。


生意有了起色,每日的账目也逐渐变多,沈万三又请来城南的陈秀才,来帮忙算账。


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沈万三便将生意分门别类,聘请了不同的专业人才来管理,自己则只负责总揽全局。


靠着众人齐心合力,沈万三用十一年的时间,从穷小子变成“苏半城”,又从江南首富,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商。


很多成功之人,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优秀,而是他们更善于借力,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


所有成功者,知道在合适的时机,善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是走向成功最明智的选择。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只有善于协调各种力量,才能突破自己的能力局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像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一句话:

“我之所以能跑在竞争者的前面,在于我擅长走捷径——借助别人的力量。”


说得正是如此。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的强大,控制自我


知乎曾有一个热门话题:“30岁前最该培养哪些能力?”


在所有评论中,“自我控制的能力”屡屡被提及。


一个高赞回答说:

“当我学会驾驭自己时,发现一切事情都变简单了。”


自我控制,首先就要学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如果能够时刻掌控自我情绪,也就更能控制自己的人生,向成功之路迈进。


王阳明曾经历三次科举,同期的考生,有的金榜题名,有的因名落孙山而另寻出路。


唯独王阳明,虽多次落榜,仍一脸淡然,内心毫无波澜。


有人问他:“这么多次的考试落榜,都不觉得伤心难过吗?”


他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对于许多人来说,考取功名自然是头等大事,但王阳明却不以为意,虽输了考试,但却赢了自己。


情绪,就像一把利刃,你怎样使用,就会有怎样的回馈。


世界级领袖顾问安东尼·罗宾曾说: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一个懂得控制情绪,控制自我的人,永远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就像曾经很火的一个说法: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取决于你对所发生的的事情如何反应。”


不被情绪所控制,才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


正如王阳明所说:“此心不动,随机万变。”


当你懂得控制自我,也就离成功更进一步。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的成功,立说立行


《儒林外史》中,杨执中是个能说会道之人。


无论遇到谁,都能谈天论地,一副无所不通的样子。


可一到“做”,他就不行了。


少时扬言要成就功业,结果考了十多次乡试,连个秀才也不曾中过。


好不容易补廪入贡,又担心自己年岁已长,不敢赴任。


终其一生,立说却不立行,到头来一事无成。


天下熙熙攘攘,会说的人太多,会做的却少之又少。


而真正成功的,正是那些少说多做的人。


因为停留在脑中的想法,只能是想,只有体现在行动上,才能落地成金。


1986年,吉利总裁李书福还在做冰箱元件的生意。


很快,他不满足于供应元件,想要自己做冰箱。


听到这样的想法,周围人给他泼冷水:“做冰箱靠的是技术,不是想象力。”


而李书福却是不管不顾,采购了各大品牌的冰箱拆解研究,花费1年的时间,成功制造出自己的冰箱,一上市便创造了4000多万的销量。


1997年,李书福看到国内未来的汽车市场,又打算进军汽车业。


有人再次反对,称汽车业技术壁垒很高,并非想象而行。


李书福反驳道,别人能造,我怎么就不能造。


靠着说干就干的执行力,李书福创建了“吉利”,并在20多年的时间中,让吉利汽车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标杆。


曾看过一句话:

“会做的人配得上所有结果,会说的人配得上所有如果。”


纵有千万想法,如果担心犯错便裹足不前,注定只能一事无成。


只有将心中想法付诸行动,才可能会成功。


道虽迩,不行不至。立说立行,才能走出一条路来。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的智慧,善择时机


常言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在这个高速信息流的时代,机会不在于先到先得,而在于恰到好处。


把握正确的时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人生就是不停选择的过程,想要成功,就必须抓住时机。


只有永远比别人先行一步,才有可能成为少数的成功者之一。


官渡之战时,曹操以7万之众抵挡袁绍70万大军。


面对战力上的巨大差距,曹操的处理若稍有延误,则兵心胆怯,事则忧矣;


可如果急于作战,又难免陷入寡不敌众的境地。


如此进退两难,曹操没有选择硬拼,而是先在两军阵前和袁绍谈判,表示愿意割地求和,请求袁绍退兵。


就在袁绍犹豫之时,曹操抓住时机,利用正午过后阳光偏向袁军之际挥戈进兵。


袁绍将士的视线受强光刺激,一时军心涣散,背光处的曹军则以一当十,越战越勇。


只此一战,曹操将气盛而来的袁军打得一溃千里,也为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行军如此,行事亦如是。


身处瞬息万变的局势,时机意味着机会。


许多人对此理解就是一味求早,结果花费了许多精力与时间,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比起求早,更重要的是求巧。


因为机会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一个善于抓住时机的人,事态发展尽在掌握,自然能时刻走在竞争的前沿。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取巧”

真正的能者,提纲挈领


袁岚峰博士曾抛出一个问题:

“老板花30元进了一双鞋,以20元亏本价甩卖,顾客给了50元。


老板找邻居换零钱,结果顾客的50元是假币,只好又赔给邻居50元。那么老板一共亏了多少钱?”


学生们加加减减,算了半个小时,答案却是五花八门。


袁岚峰说:

“这本质是个零和博弈,邻居不亏不赚,顾客赚了30元的鞋子,30元的找零,一共赚了60元,所以相对的老板就亏了60元。”


前后解答不到30秒。


这就是浮于表面和洞察本质的区别。


庸者知表,能者知里,同样的世界落在不同人眼里,会呈现出不同层次,产生不同的结果。


被事物表面所迷惑的人,即使再努力,看到的也仅是表象。


只有以更深层次的角度看待问题,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做事,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1963年,美国运通公司的总裁因为个人担保问题,深陷舆论漩涡。


一时间公司股价大跌,市场一片恐慌情绪,投资方纷纷抛售股票。


巴菲特却没有跟随市场撤资,反而增加了投资。


他说:

“虽然运通公司的形象受到了质疑,但用户并未因此而对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产生怀疑。


很多人出境旅游的第一选择,仍然是运通。


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相信用户的选择呢?”


果然,等到舆论风波平息,美国运通的股价也迅速回升,涨势也比之前更加明显。


巴菲特毫不费力,便让自己的资产增长了近一倍。


《原则》里讲:“世界每时每刻都不同,却又时时刻刻在重复。”


万事万物虽然变幻莫测,但仍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地方。


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成功者,他们善于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核心,将有限的精力专注于关键问题上,所得自然也数倍于常人。


所谓“理明一窍通千窍”,抓住了本质,也就抓住了世界。



俞敏洪曾说:

“运气不可能持续一生,能帮你持续一生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


诚然如是。


成功的人看似一帆风顺,靠的却从来不是命运的馈赠。


善于借力、控制自我、立说立行、紧抓时机、洞悉本质这5种能力,才是他们人生的底色。


磨练这些能力非一朝一夕之事,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慢慢了解世界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甚至需要穷极一生去打磨,但回报却是终将辉煌的生活。


愿每个人都能在往后的生活中,养成这5个成功之力,不断改善、提升自我,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孔子   成事   成功者   美文   冰箱   善于   时机   本质   事物   情绪   合适   想法   生意   力量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