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最偏心的小儿子却让她最痛心



姥姥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最偏心的小儿子却让她最痛心

奶奶去世后,我家从偏方的大杂院搬进了偏长的大杂院,这个大杂院的院子就像是一条狭长的甬道,阴暗潮湿、密不透风,加之每家的门口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使得狭窄的院子更是没有立锥之地。

不过院子虽小屋内却别有洞天,我们住的西户比以前住房面积增加一倍,中间一堵墙隔开了两间卧室,睡觉再也不用拉布帘。大杂院北户人家一进门是两间的格局,一个客厅、一个卧室,看着也就四五十平米,但在房间不起眼的拐角处有一个楼梯,拾阶而上竟然是一个二层楼房,上面的格局与下面的一模一样。父母在下面住,三个孩子在楼上住,有自己的独立卧室和空间,让我羡慕不已,这居住环境在当时的大杂院真算是富裕人家了。

看自行车的“姥姥”住在这个狭长大杂院的东户,是狭长甬道的第一户,她的房子临街而住,属于门面房。因她家人口多,门对门占着两间房屋。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爱人去世得早,从我记事起她就跟四个孩子相依为命。因她是爸爸妈妈的媒人,算是妈妈的娘家人,所以从小我们姊妹三个一直叫她“姥姥”。

“姥姥”是个勤劳能干,坚强乐观的人,爱人去世后,她没有再改嫁,她用瘦弱的身躯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那份艰辛和痛苦是别人无法体会的,真不知道那些漫漫长夜她是怎样苦熬过来的。

姥姥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最偏心的小儿子却让她最痛心

她为了赚钱,除在糕点厂上三班倒外,又利用她家门面房的地理优势,空闲时候就在外面放个“存车处”的牌子,给进城购物的人看自行车赚些零用钱。退休后她这份看自行车的兼职就成为她的正经工作,坐在家里就可以赚钱,还能打发无以聊赖的漫长时光,这样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在四个孩子中大儿子建国最优秀,他身材高大、白净俊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姥姥”本想着让老大辍学早点出去工作赚钱,但大儿子实在太优秀她狠不下心来,只能咬着牙一直供大儿子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大儿子靠着奖学金和打零用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去了一家大公司就职,赚工资后他开始每月接济家里,供弟妹们上学。后来找了一个在银行上班的媳妇,婚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过得幸福滋润。

大女儿桂桂模样俊俏、身材高挑,不爱学习爱打扮,初中就辍学进了工厂上班,后来找了一户人家早早结了婚,不过听说那家是做生意的,家底殷实、经济富裕,婚后生了两个儿子,在家相夫教子,凭着“母以子贵”的优势掌握着家中的经济大权,在婆家的地位那是不可撼动的,所以在经济上常常偷偷的补贴娘家。

小女儿荣荣身材微胖,虽不如大女儿长得漂亮,但长着一双乌亮乌亮的大眼睛,晶莹透彻,宛如两潭秋水,眸眼中透着几分狡黠和灵气。她学习成绩还行,初中毕业后上了外地的一所技校,靠着一门技术在工厂里当了一名技术工人。与本厂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日久生情,于是两人结了婚,把家安在了外地,逢年过节才能回娘家一次。婚后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小两口喜欢的不得了,经济上虽有些紧巴,但小伙子对她一直关心体贴,日子还算说得过去。

姥姥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最偏心的小儿子却让她最痛心

二儿子建军在姊妹四个当中是最没出息的,论学习和相貌比不上大哥,论能力和光景比不上两姐妹,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脑子也像个榆木疙瘩——不开窍,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勉强初中毕业后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但生不逢时,他没上几年工厂就倒闭了,至此他没有了稳定工作,不时的打些零工靠给别人电焊来维持生活。

眼看着三十好几了都找不到媳妇,这下可把“姥姥”急坏了,托人四处张罗给他小儿子说媳妇。可无房、无工作、无相貌,哪有那么容易找到,最后还是巧珍大妈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同样找了一个无房、无工作、无相貌的女孩结了婚,都说:“鱼交鱼,虾结虾,蛤蟆找的蛙亲家。”这也算是门当户对,谁也别嫌弃谁。

“姥姥”为了解决小两口子的住房与生存问题,她把其中一间临街的门面房朝向大街的那堵墙拆了,安装了一个卷闸门,让他们开了一个日杂小超市,中间用衣柜隔开,前面做买卖,后面当卧室,这个小家庭这才开张营业,勉强度日。

结婚一年后新媳妇给这个本就拥挤的小家添了一个男孩,“姥姥”乐得合不上嘴,让孩子跟她一起住在那边的大炕上。都说:“天下的父母偏心小。”“姥姥”也不例外,她把退休工资和看自行车的钱全部补贴给小儿子家,甚至把那三个孩子孝敬她的钱也全给这个小孙子买了零食和玩具,她只希望他们能好好的过日子,好好的陪孩子幸福的长大。

但世间的事情不会朝着你希望的那样发展,有时候命运好像与你捉迷藏,你以为朝东方走是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没想到却是铺满棘刺的羊肠小路。俗语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人的性格缺陷逐渐浮出水面,一个性格外向、伶牙俐齿,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跟放鞭炮似的;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他们经常因为钱和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建军嘴上说不过老婆,就用摔东西和喝酒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生活的压力让他变得更加的消沉和颓废。

老婆翠翠外表虽不漂亮,但她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甘心过苦日子的女人,她利用这个小超市的窗口,认识了经常来这买烟的一个有钱男人,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勾搭在一起。风言风语传到婆婆和老公的耳朵里,但“姥姥”明白好好的一个家不能说散就散,她的儿子不能没有媳妇,孙子不能没有妈,所以“姥姥”关起门来苦口婆心的劝儿媳妇,让她“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建民听到风言风语虽也怒发冲天,恨不得马上就跟翠翠一刀两断,但他听从了母亲的劝告,只要翠翠回家与他好好过日子,与那个男人再也不联系,他就原谅老婆这次的出轨。

姥姥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最偏心的小儿子却让她最痛心

翠翠自知理亏,回家与建军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但“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没过多久,她那颗风流之心又蠢蠢欲动,这次与胡同内那个做生意的有妇之夫搞到了一起,让男方的老婆抓了个正着,这下“纸包不住火”,彻底伤透了建军的心,让“姥姥”也觉得颜面扫地,只好办理了离婚手续,孙子锐锐判给了儿子,媳妇卷铺盖走人。

离婚后建军无心再开超市,也不想出去打零工赚钱,这件事深深伤害了他做为一个男人的自尊,让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他感觉自己活得太憋屈,太窝囊,又无力改变现实,只能每天借酒浇愁,把自己喝得烂醉,也许在这醉生梦死中才能暂时忘却痛苦和烦恼。

“姥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实在不忍心看着儿子这样一日日的消沉下去,又开始张罗着给小儿子找媳妇,她想着如果能找到一个知冷知热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子的伤痛会慢慢地愈合。但现在他这个条件找媳妇更不容易,说了好几户人家,女方不是嫌他穷,就是嫌他带个男孩,他的自尊心再一次受挫,至此再也不去见面相亲,不是整天闷在家里不出去,就是喝得烂醉才回来,邻里乡亲看他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不管她母亲如何央求,媒人再没登过门。

他就这样靠着母亲的退休金和兄弟姊妹的资助,一天天、一年年的混日子,翠翠改嫁的消息让他更加痛苦和煎熬。虽然翠翠背叛了他,但他始终忘不了她,她的笑容,她的身影好像一直在他眼前晃,在梦里翠翠总是微笑着向他走来,但醒来身旁空空如也,只有一张冷冰冰的床陪伴着他。他更加的酗酒无度,陷入醉生梦死中无法自拔。最终在某一天死神来敲他家的房门,他突发心悸梗塞抢救无效去世,他死时只有四十二岁。

“姥姥”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心痛得好似有人硬生生地在胸口割了一块肉,疼得让人窒息。她不知道命运为什么对她这样的残酷和无情,她不害怕受苦受难,但不要让她再失去亲人,她真想就这样跟着小儿子去见阎王爷,但身边这个孤苦伶仃的小孙子还需要她的照顾,就像丈夫去世后四个孩子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一样,现在这个小孙子就是她余生的全部意义!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其实受伤害最大的是锐锐,他是这场不幸婚姻里的牺牲品,他无法选择出身,也无法抵御强加于他身上的一切,父母离婚,母亲改嫁,父亲去世,这一切他无力改变,只有被动接受,在命运之神面前任谁都不得不低头,从小到大在他的世界里其实只有奶奶,现在也只剩下奶奶。

可锐锐的性格像他的父亲比较内向,敏感多疑,心思重,他不想再拖累奶奶,也不想再接受伯伯和姑姑们的接济,十八岁成人后就辍学当了兵,经过在部队里的历练和成长,让他成为一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锐锐当兵后,“姥姥”拒绝跟孩子们住在一起,一直一个人住在大杂院,几年后小孙子复员回家工作、结婚、生子,八十几岁的“姥姥”这才答应搬离大杂院,与孙子锐锐住在一起,享受那份难得的天伦之乐。

姥姥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最偏心的小儿子却让她最痛心

姥姥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最偏心的小儿子却让她最痛心

作者简介:齐瑞珍,临汾作协会员、洪洞作协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东方诗韵》 《神州文学》 《大槐树文化》 《槐乡大地》 《同根》以及《神州文学编辑部》 《品味人生》 《槐乡文园》等网络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小儿子   姥姥   大杂院   孩子   孙子   大儿子   含辛茹苦   狭长   偏心   娘家   痛心   美文   媳妇   卧室   奶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