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本文约4500字,阅读大约需要8—10分钟


01.船停靠在港湾固然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初衷

不知不觉,已经从大学本科毕业两年了,大学时没有遵从父母的意愿考取研究生或者公务员,而是毅然决然地进入社会,开始接受这个社会的洗礼。如果问到会不会后悔当时的选择,答案是既然做出选择就不会后悔。职场工作经验使我更深刻体会到人情世故,做事原则,这些经历对于自己是弥足珍贵的。如果当时做出另外一种选择会不会更好?谁知道呢,毕竟纠结过去的这些毫无用处。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2018年年底,自己从仅工作了一年多的公司跳槽,来到了现在的某家保险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在上一家公司离职之前,自己也经历复杂的思想斗争:虽然工作比较轻松,每天只需工作7个小时左右,但是自己对工作毫无兴趣,每天重复做着这些无聊的事,下班后才感觉终于解脱了,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里的“王者荣耀”释放身心。这样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是自己想要的吗?对于自己该如何努力?完全没有方向。自己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不知道。于是,我辞职了。

辞职期间,自己不断地进行面试,不知听了多少个:“介绍一下你自己”、“XX条件,你能接受吗?”、“回去等通知吧”这样的话。第一次感觉这个社会对我充满了深深的恶意。本以为自身的学历、证书这些条件能够比较容易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是用人单位招聘比想象的更注重工作经验,为公司创造的直接价值,而且待遇往往不如人意。当父母打电话问:是否需要给你打点钱时,内心感到无比失落。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应辞职,至少还能有一份维持日常生活的工资,现在却什么都没有了。

所幸自己没有放弃,在经历了差不多40多天的求职经历后,来到了现在这家公司。本来当时面试完后,HR给我打电话时我拒绝了,主要原因还是待遇问题。但是后来财务部门领导给我打电话说觉得我比较适合这份工作,可以先来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待遇什么的可以再谈。后来在实习期间,与领导进行多次比较深入的沟通,他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了一些建议,有句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年轻人不要只看中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真正令你感兴趣的东西,认真去感受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并投入精力,才能让你走的更远。在这半年的工作中,他给我很大的支持,从日常报销付款到业务分析,从支公司筹建工作到上海总部的保险精算培训,不仅给予我足够的资源去接触学习更多东西,而且在工作中也时常引导我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这半年的经历使自己对于工作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明白了怎样充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体会工作的乐趣,并且对未来更有信心。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02。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比拼命赚钱更重要

单位来了一位新同事,每天开车上下班。一天有位其他部门经理过来问他:你什么时候下班呢?如果方便,想蹭一下你的车。新同事连声说好,一问经理地址,与他要去的地方南辕北辙。新同事已经约好了与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如果送这位经理,与朋友的饭局就赶不上了,于是礼节性地拒绝了。那位经理以为他找借口不想载他,阴着脸一声不吭地走出了办公室。新同事感觉比较郁闷,送吧,耽误自己的事,不送吧,不好意思。后来忍不住向另外一位同事吐槽。那位同事说:为什么不邀请那位经理一起去呢?你可以说正好我请客吃饭,不如一起去吧。如果那位经理如果一起去,可以加深彼此了解,不去的话他也能理解你不是故意拒绝的。

所以很多问题不是只有是或者不是两种选择,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不是几个字或者一句话就能说清楚,而且如何做到令多方都能满意,就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了。在这半年的工作中,自己学习了很多职场沟通方式,时间管理等,并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金字塔原理的思维方式使我受益匪浅,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日常沟通、文章写作等方面能够保持思路清晰。

那么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呢?这是麦肯锡首位女咨询师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出的思维工具方法,《金字塔原理》一书畅销40年经久不衰,许多政府,企业、高效都将它作为锻炼逻辑思维的工具书。金字塔原理使我学会了从这些方面去思考问题:SCQA故事模型、结论先行、MECE原则,逻辑化结构化。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SCQA故事模型是先叙述背景(situation),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然后出现的情况与原有环境产生冲突(complication),有冲突就会产生问题(question),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answer)。比如我可以这样叙述一件事情:互联网的发展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背景),但是一些五花八门的信息使很多人深陷其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冲突),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问题)?我觉得国家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平台加强监管、个人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等。(解决问题)

结论先行要求我们无论是表达还是制作演讲稿,要先说结论或者中心思想。否则别人听了半天后也不知道你究竟想表达什么。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方案时,可以这样梳理思路:先表明观点(我认为应该选择方案一),然后阐述具体原因(从优劣势对比、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思考),最后予以总结。这样即使中间有遗漏,领导也会知道你的表达的中心思想。

MECE法则英文字面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无重复无遗漏。有一些人说了半天,其实就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或者说了很多,总是说不到点上。所以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按照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等陈述事实(归纳分组)。也可以根据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回答(演绎假设)。比如当我们提出某个观点时,可以通过5W2H法论证观点的可行性:这个观点是什么(what),why(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式),where(采取这些行动的地点),when(如何安排时间),who(谁来做),how(如何做),how much(成本)。

最后利用逻辑图、树形图等图表工具能够更加清晰地梳理思路和直观地表达主题。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03.乱云飞渡仍从容——每个人都应该有危机意识

在今年入职某保险公司以后,尽管不直接接触保险销售和理赔业务,但是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保险思维的影响。虽然自己现在身体健康,但是如果有一天身体出现状况或者发生意外,能不能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如果自己某一天突然失去这份工作,还有没有维持日常生活的资金来源?五年后、十年后自己步入中年,有没有自己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某一天会不会像之前找工作一样不断碰壁?这些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给自己徒增烦恼,而是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到以后的事情。

所以,我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商业保险,只为了能够安心,即使某一天发生意外,也能够从容面对。我在不断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包括看书、写作、向不同的人请教问题,现在除了工资也有了其他收入来源。我还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考取会计证书,努力工作,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在小事上我也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备用钥匙、备用手机,出门时即使背包重一些也要带好可能需要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事情发生了以后庆幸自己早做好了准备。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即使在和平年代,我们国家每年都在不断进行军事演习,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战乱永远不会发生。企业经营也需要忧患意识。比如华为常常思考败下来后怎么办的问题。警惕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说到:在这十年以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所取得的成功均视而不见,只有这样华为才能在过去创业环境极其残酷的十年中活了下来。所以华为一直专注于研发核心技术,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在工作生活中,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行人闯红灯之前以为交通事故不会落到自己头上,贪污腐败分子被抓之前也以为不会出事,事情发生了才后悔不已。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所以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04.工作和写作教会我的不仅是自律,还有尝试

基本和新入职工作同一段时间,自己也开始尝试进行写作。再加上从大学以来的“考证”梦想,刚开始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后来每天坚持早睡早起,晚上下班后,开始把手机丢在一旁,进行阅读或者写作。每周抽出时间去附近的学校跑步。这些习惯在这段时间看到了不错的效果:早睡早起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通过阅读和写作使生活更加充实,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自律不是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向别人展示我每天都在“自律”,很多人打卡一段时间热情褪去后就放弃了。自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希望通过自律的手段学习某一个技能或实现目标。所以不妨设置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时间不要安排的太满,留出一定的余闲,使我们能够应对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为计划设置多个时间节点,分阶段实现一个一个小目标后,取得最终的成果;每次取得进步后注重反馈的效果,比如学习后尝试写出来或者讲给别人,成就感会使我们更容易坚持下去。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在一张报刊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个放羊娃:“你每天干什么呢?”“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个放羊娃的认知只局限于自己看到的东西,让人感到又可怜又可悲,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比如现在很多人绝不相信保险,宁愿发生意外时自己承担风险,而疾病或者意外很可能让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再比如有很多家庭太过于溺爱孩子,只强调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孩子在走向社会后难以适应……

所以尝试读书、尝试接触不同的行业、与不同的人交流、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一样的风景,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感受不同的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修养与气质,认识不同的人是如何生活工作的,体会他人成功的背后付出的努力。从而开拓视野,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而不是想着他不就是有个有钱的老爸吗?每天抱怨社会不公,得过且过。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05.不负青春,未来可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2019年7月初,北京大学博士庄方东在毕业典礼发言时表示:由于微信步数的限制,98800步只是我半天的步数。此番言论引起不少网友的质疑,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一天四万步就很难得了。更别说接近10万步。无论这句话是真是假,但是庄方东的实力不可否认:就读北大期间,他在SCI收录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被评为大学生年度风云人物、成功攀登珠峰……,每一项成就都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成就。现实中有很多向庄方东这样优秀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取得某项成就而选择安逸。而是继续不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自己曾经的同学现在也面临不同的境遇:有的同学已经成功考下注册会计师证书,有的同学已经成为企业部门主管,有同学在犹豫是否跳槽,还有同学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工作。很多人说毕业5年,同学之间就会拉开差距,但是现在看来,仅仅2年的时间差距就开始显现了。这些差距不是家庭给他们提供的资源,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努力奋斗的结果。时代的快速发展,面对身边的种种诱惑,我们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坚持梦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从而提高影响力,彰显自身价值。

在最后,用一句话告诫自己和各位读者:即使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甚至面临崩溃的边缘,请不要逃避,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工作两年毕业生的年中总结:安逸的生活,不应该成为你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华为   工作   美文   金字塔   安逸   年中   毕业生   同事   原理   观点   事情   努力   目标   能力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