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最后阶段—心力衰竭,到底有多危险?医生详细解读

很多人都听过心衰,知道它是危险的代名词,但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地去了解。

心衰并非常规意义上的疾病,而是一种病理阶段,一旦确诊心衰,那么说明患者的心脏已经处于衰竭中,这种衰竭可能因为多个原因造成,而且很难逆转。

心脏是所有生物最重要的器官,没有之一,它无时无刻都处于工作状态,将作为能量载体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这是我们日常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当它出现异常时,就会影响到其他脏器所需血液的输送,这会侧面影响到其他脏器,最终出现多脏器衰竭,有生命危险。

心脏的最后阶段—心力衰竭,到底有多危险?医生详细解读

死亡风险较高!

心衰最常见的诱因就是冠心病,这类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心衰,是因为心肌组织长时间缺血造成的慢性损害,心脏功能发生了大幅度下降;还有一类心衰患者,是因为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心衰,其治疗难度都比较高,这是因为患者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只要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只会越来越重,而非越来越轻。

我记得几年前,权威机构给出的心衰5年生存期是不到50%,而且这个标准还是从刚开始确诊算起的,如果你病情更重、患病时间更长,那么这个几率会更低,可怕程度超出各位的预估。

近几年虽然各类新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效果较好的个例,但其根本应用目的并没有变化,依然是控制病情的发展,那么即使药效再强,依然只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略微增加生存期,而且心衰在临床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较高的再住院率,它不像其他疾病,虽然严重但有较为稳定的质量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而且风险性较高,很多患者会在一次治疗出院后的不久,再次住院,这个几率大概在20%—30%之间。

心脏的最后阶段—心力衰竭,到底有多危险?医生详细解读

我并非打击各位的信心,只有明白危险性,才能更加主动的去治疗!

看完上述数据,可能会有很多患者出现悲观情绪,但这确实是临床事实,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

作为一名医生,我不会否认事实,但更不会一味打击患者的信心,之所以说明这些,只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明白心衰的危险性,更加主动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后续的控制和治疗。

我无法说出:“所有心衰都可以痊愈或是恢复”这类言论,但在我们的从医生涯中,有很大一部分心衰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逆转病情,重获健康的。

这些恢复的心衰患者里面,大部分是心脏功能下降的患者,小部分是心脏结构变化的患者,这是因为心脏结构变化导致的心衰,治疗难度更高,而且病因上更为复杂,虽然不至于完全束手无力,但预期效果确实比较低下,只能通过神经功能的调控,来暂时恢复心脏功能,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恢复。

心脏的最后阶段—心力衰竭,到底有多危险?医生详细解读

而如果是心肌细胞损伤导致的心衰患者,那么绝大多数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预期较为乐观,临床治愈的把握较高,治疗时间在从一周到一个月不等,这不仅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更要看患者的既往病史,毕竟这类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众多相关疾病,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PS:正视心衰的临床危害,不要消极避医,毕竟绝大多数疾病治疗越早,难度也就越低,心衰也不例外。

您的病情之所以越治越重,很可能是治疗方向出现了偏差,控制和治疗是两个概念,应用时机也有很大差别,不要放弃希望,让我来帮您!

心脏的最后阶段—心力衰竭,到底有多危险?医生详细解读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心脏   医生   心衰   心力衰竭   脏器   心肌   冠心病   危险性   几率   病情   患者   难度   血液   危险   阶段   疾病   结构   功能   详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