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底是真事,还是罗贯中杜撰的?

《三国演义》第一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说的就是刘备、关羽、张飞间的桃园三结义,罗贯中写得精彩绝伦,写得妙趣横生,于是我们看着看着便就相信了......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是否真的如罗贯中写的那样:青梅煮烈酒,桃园三结义过?

据陈寿《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

关羽亡命奔涿郡, 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

《三国志》中:刘关张并没有在桃园结义,三人似乎只是:恩如兄弟而已......

但据元代著名的《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三国志平话》记载:

关羽杀了贪财好贿、酷害黎民的本县县令,逃往涿郡,张飞见他状貌非俗,谈吐有志,遂邀至酒店共饮。恰好刘备卖履后也进了酒店,几杯酒共饮之后,三人情投意合,遂共邀至张飞庄后桃园,各序年甲,"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

《三国志平话》中:刘关张确实在桃园结了义.......

《三国志》与《三国志平话》各持已见,似乎都有道理,那么,《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底是真事,还是罗贯中杜撰的呢?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底是真事,还是罗贯中杜撰的?

我觉得应该各取一半,真实版本应该是这样的:

公元187年:

时值春夏交替之日,晴空朗朗,万里无云——

一片桃园深处:桃花纷纷,绯红阵阵......

此时正有三个大老爷们焚香对花,叩头谢树,祷拜结义:

张飞(《三国演义》中的确是张飞先提出的桃园三结义)首先引领道:

“时值这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我张飞......”

关羽接着道:

“我关羽.....”

刘备最后道:

“我刘备......”

接着,三人一起道:

“我们三人愿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若有违背,便情愿在千花丛下彷徨死去,万木林中迷失而亡......我们仨......”

然而,话正说到一半,结拜仪式还没结束之际,刘备却突然停了下来,插言道:

“先停一停,既然是结拜,便就要排个先后.......我们三人都不知道谁长谁幼,结拜个毛啊,先各自报了年龄再说......”

关羽与张飞觉得刘备言之有理,便也跟着停了下来......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底是真事,还是罗贯中杜撰的?

不一会儿,刘备微笑着首先对关羽与张飞道:

“吾先说:备乃是60后.......”

张飞闻言一脸不可置信,狐疑道:

“瞧你细皮嫩肉的,如此显年轻,真是60后?”

刘备不慌不忙地点点头:

“当然,吾乃公元161年2月出生,不是60后吗?”

张飞有些懵B地瞪着环眼道:

“那照你这么说,我公元170年出生的,不就是70后了......”

刘备肃然点点头:

“当是如此......”

关羽听到两人的交谈后,不禁朗声笑道:

“吾乃公元161年3月出生,也是60后,只不过比玄德兄小了一个月,看来只能排个老二了.......”

张飞闻言没好气的啐了关羽一句:

“谁知你有没有谎报出生年月,反正脸红也看不出真假.......”

关羽不以为然地笑道:

“三弟,大哥;既然如今长幼已分,那便接着将结拜仪式进行下去吧......”

张飞哼了一声,没再说话:本想混个老大,不曾想却争得个老末,落差太大,气都气饱了.......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底是真事,还是罗贯中杜撰的?

然而,令关羽没想到的是,刘备接着又提出了新问题:

“二位贤弟,你们可知为何我要在桃园中与你们结拜为兄弟?”

关羽与张飞想也没想,几乎同时道:

“当然是要在这乱世之中干一番大事业.......”

刘备看着两人,所有所思地点头道:

“话说得没错,只是你们可曾想过家中的妻儿老小吗,倘若到时候我们的敌人拿你们的亲人做文章怎么办.......我反正无所谓:一个卖鞋的,烂命一条......无亲无挂,即使死了也是一个人的事......”

关羽与张飞闻言后,面面相觑:刘备说的一点没错,若到时候,遇到当年刘邦的尬境(项羽囚禁了刘邦的父亲妻儿用以威胁),试问他们二人是否会有汉高祖那般的“坦荡胸襟”?

见两人久久没有作声,刘备叹息一声,扔掉了手中已燃掉一半的檀香后,拂袖准备离开......

“大哥,慢着,我们想到对策了.......”

关羽与张飞忽然拉住了刘备,急声道。

“省得以后被敌人糟践,我决定现在亲自动手杀了一家老小!”

关羽顿了一下,首先开口道。

没想到,关羽此言一出,刘备便劈口骂道:

“虎毒尚且不食子,云长此等所作,当真是禽兽不如......”

“不然,我替二哥杀了他们全家,而后二哥在将我的全家杀了.......这样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张飞见“一策”不成,便又再现“一策”道。

“滥杀无辜,乃倒行逆施,罪大恶极也!”

刘备狠狠地瞪了一眼张飞,斥责道。

“要不吾便与一室亲人断绝关系.......”

关羽再次发声道。

“父母恩情,十指连心,岂有说断便断之理......”

刘备没好气地回怼关羽道。

“那便将家人送至海外,一个敌人永远找不到的地方......”

张飞有些无奈地说道。

“父母健在,远门不出......送至海外,亏你想得出来?”

刘备白了一眼张飞道。

“大哥,这也不成,那也不是,您到底想怎样?”

关羽有些恼怒地反问道。

“你们慢慢想吧,总之若问题不解决,此义不结也罢.......”

刘备看了看关羽,又瞧了瞧张飞,良久后无奈地深吸一口气道。

说完,衣袖一拂,断然离去......

剩下关羽与张飞桃花园中双双凌乱.......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底是真事,还是罗贯中杜撰的?

公元188年秋:

刘备在涿郡起兵,关羽与张飞带着全家老小前来投奔.......

“大哥,我们想到解决方案了——”

见到亲自前来迎接的刘备后,关羽与张飞激动的异口同声道。

刘备看着关羽与张飞的一家老小,只是点头,没有言语。

“大哥,我们想好了,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再也不会伤害,抛弃亲人了,我们要与他们共赴康庄,同下阎罗......”

关羽满含眼泪地说道。

“是啊,大哥,我们终于体味到你的良苦用心了,这一次,我们再无他想......只一条:同生共死.......”

张飞也是豹眼噙泪地跟着附和道。

刘备缓缓地抓住关羽,拉着张飞,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才是我的好兄弟.......做人本就不该忘本,没有亲人又哪来我们,没有恩情又何谈事业.......所谓结拜,结得本就是恩,拜得本就是情.......恩没了,情断了,又何来义结金兰,又何来桃园三结义.......”

关羽、张飞皆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兄弟恩情到了自然便已结义,桃园三结拜,纯属多此一举也——”

........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底是真事,还是罗贯中杜撰的?

注:《三国志》中记载:关羽亡命奔涿郡, 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刘备和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陈寿乃晋朝著名史学家,既然他所编撰的《三国志》中没有桃园三结义,便应确实没有.......故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乃是杜撰,纯属一种创作手法而已。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桃园   演义   老小   真事   刘邦   恩情   乡里   门下   好气   声道   公元   全家   大哥   敌人   地点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