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力的培养

人类超常的智慧导致人类拥有硕大的头颅,这样的代价就是每一个宝宝在出生时其实都是早产儿,所以人类天然对安全感有着强烈的需要。因为他刚出生时根本,甚至根本没有办法行走,除了睡就是吃。只有满足了孩子天然的安全感需求,孩子才有可能发展出自制力。

满足孩子的需求必须要依据孩子内在成长规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也许会迫于压力无奈屈从,但是内在的情绪不会消失,只会转化,情绪郁结于心可能比发泄出来更不好。强迫总归是不好的,掌握规律就可以顺水推舟,游刃有余。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想法和灵魂,你越是尊重他他越是自尊,越是能发展出独立人格。因为他始终有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有参与感,由内而外散发一种自信,由自自然自由,当有了自由的感觉,自由自发,思想才会不受束缚,才会真正激发自己的潜在能量,产生了真正的原动力,敢想敢做。

《自我驱动的孩子》的作者威廉·斯蒂克鲁德就曾指出,低掌控感会偷走娃的自驱力。所以,我们不应事事循规蹈矩,约法三章,越俎代庖,让孩子成为牵线的玩偶,在保证一定的安全边际的前提下要给孩子提供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和空间,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自驱力。

当外部的物质奖励的驱动力过强时,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谨慎使用物资奖励,最好的奖励是精神的奖励,是事情本身所获得成就感,自信以及目标实现的满足感,其实这已经足够了。

给孩子探索的机会,才能真正给他的内心带来力量。心力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种力量,不想体力和脑力那样显而易见,容易察觉,但是却意义重大,强大的自我内心驱动力是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真正原因。要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心力才能不断提高。心力,体力和脑力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才是健康成长,有所成就的秘钥。

其实孩子如此,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然最好的培养阶段是小的时候,不过不管什么时候知道总比不知道好,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参与感   当家做主   克鲁   约法   驱动力   脑力   心力   安全感   体力   自信   规律   人类   自我   孩子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