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觉自信和爱的能力

每个孩子的成长最终还是要靠他的自觉性,每个人最终还是要靠个人的掌控,付出和抉择。

人的自我暗示很重要,当一个人始终相信,他就得到了相信的力量,如果同样的起点他就会超越竞争对手,大概率会取得成功,世界就是在考验你的信心的坚定程度。如果自己都不相信,别人怎么可能相信你。家长帮助孩子构建这套信心系统非常重要,你相信他的相信,辅助他建立自信,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观条件,都有他成长的小环境,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每个人都会有适应环境能力和改造环境的努力。这样也必然催生他独特的心理问题,教人交心,大多数家长没有这个意识和敏感性,没有呵护到他的心理需求。一个孩子心理需求如果能够被满足,他就能很有力量,充盈着幸福喜悦。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的培养,最主要是父母,通过父母了解两种性别的特点,学习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得到不同表现形式的无差别的爱。如果不完整,是一种缺失,但是好过于惶惶不可终日,或者鸡飞狗跳。世间没有完美,只要有固定的情感联系,孩子还是可以培养成才的。孩子被怎么抚养,他就会怎么输出和表达。如果被虐待,就会造成心理伤害,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或者诉诸于的对象不一样。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可能的,但是孩子内心的创伤史难以抚平的,不时隐隐作痛,贻害终生。童年的创伤需要一生来疗治。

唠叨都是没用的话反复说,最后只能导致逆反,给人制造得就只有心理垃圾和气急败坏,是一种无能为力和弱势的表达。如果情绪升级,只会导致矛盾激化。他强你就弱,他弱你再适当强。如果被听而不闻,引起忽视,就更得不偿失了,因为以后沟通的基础可能都葬送了。

正人先正己,要想改变别人自己先改变,人时刻要学习和成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让自己内心充满爱,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痛苦导致的经常是痛苦,畸形和变异,家长的目的不是要控制孩子,不是简单粗暴地达成目的,不管不顾孩子的内心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人时   听而不闻   目的   惶惶不可终日   创伤   自觉   自信   内心   信心   痛苦   家长   父母   需求   力量   能力   环境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