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华美篇章——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委会顺利召开

谱写华美篇章——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委会顺利召开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实验室》的学术性和实用性,《临床实验室》于2019年11月正式成立了编委会,在编委会专家们的带领下,全新升级的《临床实验室》影响力更上一层。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谋划好下一步工作,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辑编委会于2020年11月7号下午15:00点在定向点金会议室顺利召开,杂志主编兼总策划丛玉隆教授,执行主编袁桂清教授,副主编毛远丽教授、郭健教授、蔡剑平教授、徐英春教授、张时民教授、胡继红教授,编辑部主任李卫东教授、编辑部副主任赵晓涛教授,运营总监曹华女士及《临床实验室》媒介部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在编辑部主任李卫东主任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会议伊始,执行主编袁桂清教授针对《临床实验室》组稿情况与问题进行汇报。袁教授从组稿基本概况、责任主编选题组稿特点、稿件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进一步改进建议四个部分展开分享。袁教授表示今年1-10期完成组稿发稿量228篇,各期的责任主编选题学术水平高、新颖、内容丰富厚实,同时选题具有临床实用性、科学性、学术和技术导向性、权威性,组稿专家们主动、敬业、负责,圆满完成专题组稿任务,精神令人敬佩。袁教授表示全新升级的《临床实验室》刊物特点突出,形式活泼,个性强烈,风格独具,独领风骚,同时具有以快制胜的突出特色:选题组稿快,发表快、传播快,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抉择彰显了杂志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例如,面对年初的肺炎疫情,在丛教授牵头下,编委会专家快速选题,连夜召开视频会议,直通直联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医院临床,迅速组稿,连发2期新冠肺炎专刊,其速度之快,涉及内容之丰富,令业内惊叹。

袁教授针对杂志组稿存在的一些待改进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

组稿前的整体设计与策划:组稿专家在组稿前要有一个基本的统筹设计或简要策划,如要组织哪些专题,由谁来撰写;

2

选题围绕专题,突出技术方法:在选题上要突出相应专题检验技术方法,其选题思路再开阔和深入些,撰稿者的涉及地域面和专业领域再广泛些。突出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设备和新试剂临床应用或临床评价性选题、临床实用内容选题、普及性内容选题、学术和技术导向性选题、交叉领域选题、检验与临床结合选题等;

3

向撰稿者交代清楚稿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专题内容或题目、作者或翻译者信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简介和照片、稿件基本字数、截稿(交稿时间节点)等;

4

责任主编(组稿专家)把关:撰稿者提供稿件后,先由责任主编把关,主要是学术内容方面,对需要补充完善或修改的将意见及时反馈作者修改限期返回责任主编;

5

每期专题组稿数量:16篇以上;

6

超前筹划,超前约稿:责任主编组稿时尽量超前筹划,超前约稿,给撰稿作者留出时间、组稿专家审阅时间、编辑修改和排版时间,至少应提前2-3个月筹划约稿;

7

组稿方法、组稿路径、组稿内容、组稿范围、稿件类型可不必过于局限,充分利用组稿专家的专业优势,利用学术会议机会、研究生答辩、课题评审等机会,发现新颖选题、及时约稿;

8

重视和加强人文性选题组稿:例如,介绍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领军人物,介绍贡献突出的IVD领域优秀企业家或领军人物的报道,力争每期能有1-2篇相应文章。

随后,李卫东主任作《临床实验室》杂志数据分析汇总报告,主要对2020年1-10月杂志阅读量、文章数据统计、杂志栏目统计、杂志发行情况(2019年-2020年10月)进行分享。1-10月微信等网络阅读量分别为54316次、215180次、174497次、85616次、56419次、55086次、44179次、72071次、59926次和76503次,合计893793人次。编委会专家团队加入组稿后,杂志发行量由2019年的纸质版=20000册[发行数量/每期],电子版>100000册增加到2020年的纸质版=30000册[发行数量/每期],电子版>150000册/期;电子版发行由临床实验室微信公众号、检验视界网、Email发送、QQ群文件的方式上增加了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推送。纸质版杂志邮局平邮的读者为三甲医院(综合)检验科主任每期邮寄、二甲及以下级别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实验室组长等隔期邮寄、所有行业读者根据索阅期次邮寄、与当期主题相关疾病医院检验科读者重点邮寄;主编、当期作者、生产企业、代理商和平邮收不到的医院读者快递邮寄。李主任最后总结到,去年1-10期发布专业文章137篇,专家撰稿23篇,今年1-10期共27个栏目193篇(不含通讯报道),专家稿件占90%,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接着,定向点金总经理曹华女士作《临床实验室》经营状况汇报,首先,曹总对杂志专家编委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曹总表示编委会的成立带给杂志新的生命力,使杂志的内容更加专业、丰富、企业认可度及广告支持提升,同时带动其他业务发展(CRO服务、市场调研)等。接着,曹总对定向点金公司的概况(公司简介、组织结构、股权结构、主营业务)进行简单的介绍,随后重点分享了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临床实验室》运营情况。主要从媒介部门的主要成员、2020年杂志主题计划、编辑截稿流程、杂志运营的广告合作形式、专家稿费支出、稿费结算流程、广告销售情况等进行了工作分享。曹总表示,编委会成立后,2020年广告合作企业数量新增25家,目前的市场推广手段主要是线上推广(EDM精准发送;PDF杂志,3D电子书;网页、小程序、百度号、头条号推送;微信公众号)和线下推广(免费直投、线下会议)。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2020年媒介部运营顶住了压力,比预期状况乐观很多。对于下一年的计划与目标,曹总表示,希望杂志能进一步增加原创内容的编写、加大采编力度,如IVD企业家、区域特色科室的专访,策划企业技术文稿内容,同时加大线上、线下的推广力度,争取2021年实现口碑收益共赢。

针对上述三个汇报各位专家展开深入讨论,在2021年杂志主题确定的讨论阶段,编委会专家们集思广益、结合新时代、新技术以及医改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杂志主编兼总策划丛玉隆教授首先对编委会及编辑部过去一年的工作及付出表示肯定。丛教授指出,优秀的团队及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临床实验室》选题灵活,学术自由,使得责任主编可以自由组稿,自编委会成立以来,每期的责任主编以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杂志组稿工作中,依托《临床实验室》平台为检验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谱写华美篇章——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委会顺利召开

谱写华美篇章——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委会顺利召开

谱写华美篇章——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委会顺利召开

对于今后的主题设定,丛教授提议要关注国家政策关心的项目,如大健康、医联体和生物安全等,责任主编可以将每期主题再细致划分,如临检主题,不只是三大常规,一些妇科的检测也可以划入组稿范围,临检主题还是要以设备为主,同时发动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撰稿;心血管主题组稿时可以关注抗凝治疗、分子检测及心肌标志物;微生物主题因为涉及的范围较大,可以分为两期,重点关注病毒类、抗生素耐药等方面。对于组稿内容,丛教授表示,责任主编组稿前,要做出组稿计划,如体现本期如何组稿、拟邀请撰稿专家、必要时列出文章题目,专家稿件10篇左右,其他的可以邀请厂家的专家来写,宣传新技术;杂志要增加“人文”栏目,分为检验前辈、检验新生力量及企业领军人物,达到检验文化传承的目的,还可以设定“争鸣栏目”,为不同学术观点提供分享平台。丛教授最后表示要做好大数据分析,筛选出IVD企业对哪些杂志主题、栏目、项目感兴趣,推广杂志的第三方评估项目(调研等),同时要进一步运用好网络的平台,做好多平台联动宣传。

对于组稿方向,徐英春教授提出,后疫情时代二级及以上医院实验室建立的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发展应用如何,核酸检测实验室不仅检测新冠更能应用于微生物检测;新冠检测从原来的核酸检测,加入了抗体、疫苗,这其中的不同看法可以放入“争鸣栏目”;临床诊断路径,包括多学科的应用,可设置对共识及指南进行分析。丛玉隆教授表示,新的一年《临床实验室》杂志要继续创新,要围绕国家政策大方向、病人需要及企业需求设计杂志栏目,推出新颖的栏目,如前面讨论过的“人文栏目”、“争鸣栏目”,“专家共识的亮点解读”,主题设定时责任主编要拓宽思路,关心热点内容。

最后,经过各位编委的讨论,丛教授和袁教授结合编委会各位专家专业特点初步确定了每期杂志的责任主编,12期主题及责任主编暂定如下:

谱写华美篇章——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委会顺利召开

至此,2020年《临床实验室》杂志编委会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相信在以丛玉隆教授为首的编委会引领下,新的一年,《临床实验室》将会谱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编委会   实验室   杂志   疫情   篇章   超前   华美   稿件   顺利   教授   学术   栏目   医院   专题   专家   责任   内容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