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看中美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自201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首任院长格雷厄姆·埃里森在其发表于《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中的《修昔底德陷阱已凸显于太平洋》(Thucydides's Trap Has Been Sprung in the Pacific)一文提出后,就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严谨的学术论证。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看中美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一词的直接来源是修昔底德在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原因的一句总结,文章载“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使得战争不可避免”,埃里森就凭此断章取义地将中国比作势力日益增长的雅典,将美国比作斯巴达,因其在国际问题领域的地位,又接连发文指出未来中国和美国已经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为此,埃里森将公元1500年以来崛起国对守成国形成威胁的16个案例做了分析,结果显示16个案例中只有4个不是以战争结束,这对不曾读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导致近年来将“修昔底德陷阱”一词用于描述中美之间关系的文章层出不穷,究竟是“修昔底德陷阱”还是“埃里森陷阱”?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看中美关系

自2017年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美关系面临着自两国建交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家实力,以“美国优先”为执政原则,凭借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经济和政治手段对中国进行施压,可以说,目前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基调已经从“接触+遏制”逐渐转变成“全面遏制”。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看中美关系

随着美军舰出现在台海和南海地区的频率变高、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温和“印太”战略的初步成型,美国从军事、经济和政治三方面来遏制中国崛起的态势已经显现。

每文一个小知识,假如您喜欢,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伯罗奔尼撒   肯尼迪   斯巴达   哈佛大学   雅典   陷阱   中美   南海   美国   中国   势力   案例   战争   政治   关系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