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7: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7: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是古代的解酒止利方,有清热止泻的功效。

其方药组成及煎服法如下: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葛根芩连汤推荐量:

原方原量:葛根120,炙甘草30,黄芩45,黄连45。

常规标准量:葛根24,炙甘草6,黄芩9,黄连9。

说明:

此方仅见于伤寒论第34条,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此条所述原证为“太阳病,桂枝证”,本是表证,即肌表充血,热现于表部,当用桂枝汤发表解肌,则邪散而热退。但“医反下之”用了错误的治疗方法,导致腹腔内充血,则表热随之入里,从而形成了热利,并且下利不止。此时,虽然由于误治形成了新的症侯,但如果现促脉,可知人体之正气还较充足,与表邪抗争,所以表未解,此时当用葛根汤、桂枝汤,或者桂枝加葛根汤之类的方子。但如果出现“喘而汗出”的情况,则是表证己解,热陷于里部,所以就应该用葛根芩连汤,来清其里热。

至于黄芩、黄连在此方中的作用,陆渊雷老先生有如下之说法,当参考之:凡有里热,而病势仍宜外解者,皆是葛根芩连汤所主治之范围。下利与咳喘、汗出,皆非必具之证。黄芩、黄连,二者俱为苦寒之药,寒能泄热。所谓热者,充血及炎性机转是也。黄连之效,自心下而上及于头面。黄芩之效,自心下而下及于骨盆。其证候皆为心下痞,按之濡而热,或从种种方面,诊知有充血炎性机转者,是也。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谢谢各位:

想学如何用经方看病吗:零基础,看医案,学经方:

——老百姓都能学会传承千年的中医经方。

请看本人系列文章:经方的不传之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葛根   伤寒论   黄芩   黄连   咳喘   病势   头面   方药   桂枝   骨盆   方子   苦寒   甘草   剂量   正气   太阳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