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竟然因为一个牙痛成为“中医黑”,真是难以置信

前言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在日本留学期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那么鲁迅为什么不在中国学中医而去日本留学学习西医?并且成为了一个“中医黑”。

鲁迅竟然因为一个牙痛成为“中医黑”,真是难以置信

鲁迅父亲的病

我们读书的时候学过一篇文章,文章是吴伯箫写的《早》。注意,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竟然因为一个牙痛成为“中医黑”,真是难以置信

大概意思就是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要一面上学,一面要帮母亲做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

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鲁迅的父亲病重,一直在城里找中医调治的。初始请来一位名医,光诊金要一元四角,隔天看一次病,这在鲁迅当时生活的年代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位大夫开的方子中药引也稀奇古怪,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去河边现挖的芦根等,结果折腾来折腾去却没有效果。

又是这位大夫将鲁迅的父亲推给一位叫陈莲河的中医诊治。这位陈医生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药引呢就更加离谱,有一次开方后竟然要取一对蟋蟀作药引子,并且要求是原配的。

对于这件事,鲁迅曾写文章调侃道:

“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

然而即使鲁迅在百草园找到了成对的蟋蟀,也找到了破鼓皮,他父亲的病还是毫无起色。

最后花费了巨资及精力,最终父亲的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陈莲河先生也没有办法,也只能建议他另请高明。

这段亲眼所见的“庸医误人”的经历,让鲁迅对中医好感全无,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

鲁迅的牙痛

鲁迅之所以不喜欢中医,除了认为是庸医耽误了父亲的病之外,也有自身疾病有关。

鲁迅从小就经常出现牙痛,只是因为当时没有西药可用。只能在《验方新编》上找方法,试了不知道多少个方子,可惜屡试不爽。

鲁迅竟然因为一个牙痛成为“中医黑”,真是难以置信

没办法只能去找中医大夫,结果吃了许多汤药 也还是没用,最后大夫也束手无策了,只能告诉他此病难治。

这时家里有一位长辈斥责他“不自爱”才生这病。鲁迅当时还不明白为什么骂他不自爱,后来因为看了中医药的典籍才明白,

原来中医肾主骨,因为肾亏才导致牙齿痛。鲁迅莫名其妙被冤枉,心里就更加不爽,开始憎恶中医。

后来鲁迅去日本留学,找到牙医大夫看病,只花两元的医药费,用了一个小时便治好了。

种种原因,让鲁迅对中医失去了信任,并且成为了“中医黑”,对西医却大有好感。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直白的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竟然因为一个牙痛成为“中医黑”,真是难以置信

结语

当然,鲁迅是不是“中医黑”,我们已经无从考证。

不过,事实证明,中医也不是骗子,去年至今的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医中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鲁迅   牙痛   光绪   药引子   另请高明   芦根   中医   方子   庸医   蟋蟀   西医   难以置信   大夫   骗子   好感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