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观点,出行变迁思考,从曾经的欣喜到逐渐的失落

从曾经的欣喜到逐渐的失落。

滴滴刚刚推出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感受,确实是很方便,便宜。对自己的出行便利!一般人原来开车,现在已经到了出行不开车的程度。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地方。所以大家流露出欣喜的心态!

但是随着时间过渡,很多问题出现了。

第一,早晨原来能打到车,现在打不到车。

以前能打到车,现在早晨打不着了。他们给的理由是早晨用车的高峰期。所以打不到车。实际上发现的高峰期确实是用车人多,但是排队的排不上。慢慢会发现,出行过程中很难依靠滴滴。

第二,车有的时候会有,但是非常贵,平常三四十块钱,忙碌时候,如果要打的话要,加价加到100,甚至更高。所以显得非常不合算。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当我们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以后,出行不带现金,离不开手机。所以我们一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旦手机没电了以后,我们几乎达到了没法生活的程度,诸多生活不便就出现了。

于是对待滴滴由欣喜但失落。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说的对滴滴的感受。滴滴曾经当成一种便利的出行方式,这种出行方式我们曾经应该说非常非常的点赞。

但是现在这种现在看这种出行方式已经不是我们首选的出行方式。我们选择有可能走路,有可能坐地铁,有可能坐公共汽车。滴滴使用率下降了。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通过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影响生活。历史上曾有通过培养一种习惯,消灭一个国家的例子。

战国时期,管仲为了消灭鲁国,他采取一种办法就是花高价收购鲁国的鲁缟。所以大家发现如果鲁缟很挣钱,就不种地了。生产鲁缟,换成钱拿钱去买粮食。

齐国后来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大量收购鲁缟,一件事是大量收购粮食,这样的话通过收购鲁缟,把钱给鲁国人。鲁国人拿高价去买粮食,又把钱赚回来了。似乎是鲁国不赚不赔。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鲁国形成一种习惯,只做鲁缟,不种地。因为鲁缟挣钱。

突然有一天齐国不收购鲁缟了。鲁缟于是从价格高高在上,到一落千丈。由于不挣钱了以后,鲁国人没有收入来源。

由于鲁国人在生产鲁缟的过程中,不种粮食,因此鲁国人没有钱买粮食,形成了粮荒,很多人就饿死了。从此国力不振。后来就被楚国给灭掉了。

这是我和大家一起讲的,一种习惯形成以后,一定要分析习惯带来的伤害性。不要以为有一个好处,就认为他很好。而要问这个好处将来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我今天针对滴滴问题提出最基本观点,不要被习惯害死!


李江涛观点,出行变迁思考,从曾经的欣喜到逐渐的失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管仲   楚国   欣喜   粮荒   齐国   高峰期   粮食   早晨   便利   好处   确实   程度   观点   习惯   方式   发现   李江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