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式教育有效果吗?

命令式的教育,有效果吗?

今天早晨从公园散步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小吃部,发现一个小男孩子(估计三四年级的)正在吃早餐,他的母亲先吃后,正准备上班去,临走时,对小孩说:吃过回去看书,做作业,不准你与其它小孩玩;别人小孩玩,你也不要跟他们玩。说完,就走了。

我仔细看的一下小孩的表情,好象不在认真听。命令式的教育,小孩是不感兴趣的,是不会认真听的。特别是“不准”两字,好伤人呀。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角度说话呀?如:你吃过以后想干吗?小孩可能会说,我要学习,大人乘机会好好表扬一下,可能他对学习的兴趣很大。会认真学了。

放假为什么不让小孩好好享受放假的快乐!尽情地玩。有时玩比学习更能提高小孩的能力,开发小孩的智力。过多的做重复作业,不利于小孩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多的重复,把小孩的兴趣全没了。假期引导小孩做一些感兴趣有意义的事,开阔小孩视野,启发小孩思维,培养小孩能力,对将来和学习能力提高都有好处。

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玩耍时间。别以为玩耍没有用,其实玩耍也能开发智力。小孩子在自然界中玩耍的时候,他精神放松,想象力丰富。他在玩耍中所经历到的事情往往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对他的思想都有启发意义。我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回想起来我小时候的玩耍对我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都有益处。我们小时候爬树抓鸟,下河捉鱼,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智力。现在的小孩就都没有这些机会了,当然他们现在有电脑,接触新知识比我们早得多、快得多,但是那种大自然中的锻炼是新知识不可取代的。国外的教育也是这样的,例如日本,小学四年级之前基本上都没有正儿八经上课的,老师领着小孩子在外面捉蝴蝶看蚂蚁,我们总以为要早早地开始教育,要把所有的时间都充分利用上。最著名的就是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句荒谬的口号,害得这些人拼命抓住小孩灌输知识,剥夺了小孩所有的天性。在儿童智力自然发育的阶段,我们对他们进行强迫灌输,我们是在摧残他们!

人的成才不是强迫灌输的结果,首先是出于自然本性的兴趣爱好。有的小孩天生就对数字感兴趣,有的天生就爱观察自然物理现象,有的天生就对音乐节奏敏感,这些孩子有成才的基础,经过后天的正确教育引导就能成才。很多并没有天生的兴趣爱好的孩子,在一般的、温和的、普及性的知识教育中也会成长出兴趣爱好来,也能培养成才。总之一句话,要禁止强迫灌输,强迫灌输会把小孩的兴趣爱好都扼杀掉,同时也就会把可能出现的天才扼杀掉。所以那所谓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做法往往是把孩子扼杀在起跑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小吃部   下河   命令   启发   智力   小孩子   小时候   小孩   兴趣   阶段   效果   能力   自然   孩子   机会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