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研究界的“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睡眠对于学习的第二个好处,在于记忆之后的巩固。

在1924年,两位德国的科学家詹金斯和达伦巴哈有过一场记忆研究界的

“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前者认为睡眠能帮助记忆,而后者认为醒着能更好地记忆。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试验。

两位科学家召集了一群受试者,将他们分成两组。

一组在上午学习,另一组在晚上学习。

然后,看同样经过8小时,是一直醒着的人记得多,还是经过了一晚上睡眠的人记住的

多。

结果你一定猜到了,睡眠组完胜。

历经几十年,这个实验被重复了无数次。

结果表明,过同样长的时间,睡眠提供的记忆优势要比醒着高出20%-40%。

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条多么重要的知识。

后来,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成熟,我们看到了更多有意思的地方。

如果在睡觉之前就让受试者回忆所学的内容,那么他们的记忆会从海马体调取。

如果在睡了一觉后让受试者再回忆,情况会变得很不一样。

尽管获取的是同样的信息,但他们这时会从大脑皮层调取——我们说过,大脑皮层是

长期存储区域。

这说明在睡眠过程中,记忆被迁移了。

那这个迁移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呢?

靠的是非快动眼睡眠(NREM)中的两个过程,包括睡眠纺锤波和深度睡眠。

深度睡眠在这中间尤为重要。

事实上,只要我有你的深度睡眠数据,我就知道你记住了多少学习内容。

睡眠具有强大的巩固记忆作用。

这种作用催生了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叫做“睡眠学习”。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外界的刺激,来强化你在睡眠时的记忆。

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三类:

①通过规律的电极刺激,来增加深度睡眠和纺锤波的量。

②通过播放和脑波同步的音乐,来达到上面的效果

③睡摇床。

不过,第一种方式存在操作风险;第二种方式,实施起来会比较麻烦。至于第三种,虽

然研究还不多,但可能是最容易施行的方案。

记忆研究界的“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探索睡眠对生命的意义

下期探索:成为高手,除了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还需要至少30000小时的高质睡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   纺锤   记忆   脑波   大脑皮层   科学家   深度   睡眠   晚上   作用   过程   小时   方式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