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后期,在养不在治

#中医之声##肝病##慢性病调理#

前几天一个重症肝炎的老病人前来复查,当时入院肝衰竭,就是我反复发文讲中医参与重症肝炎治疗的那个,出院1个月回来复查,黄疸、凝血各项指标都在好转,正气也在慢慢恢复,人的精神状态、疾病的状态都有慢慢恢复。患者长期用中西药物已经很长时间,这次除了抗病毒药之外,其他的药物基本上都停掉了,包括中药。当然,起初我是打算开点中药继续调理,但患者有点厌倦服药了,拟了一个西洋参、茵陈、石上柏、赶黄草、海金沙煎水代茶饮的方子,因为药房缺药,也就没开。

一个慢加急肝衰的病人,病程是很长的,2-3个月的治疗是要的,彻底恢复起来至少要半年以上。半年的时间都用来打针吃药,那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之前有类似的例子,肝衰恢复期,黄疸在100以下以后,再怎么打针吃药,总是达不到正常指标,出了院以后,反而会好一些。指标会改善,人的精神状态、症状也会改善。

最主要的就是,出院以后,个人的心情,精神压力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肝病,在中医里,肝是主情志的,反过来,情志因素也是最伤肝的。保持心情的舒畅,是肝病恢复最好的治疗。其次,饮食、睡眠等饮食,回家以后也会改善。

肝病,对很多肝硬化失代偿,或者慢性肝衰竭,或者重肝恢复后期的病人来讲,属于慢性病。这个时候的治疗,与急性期应当有所不同,在养不在调。《内经》上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我现在觉得很有指导意义,回顾学习我们的黄帝内经,医学的一些立足的根本之道,已经在里面了,只是我们常常忽视而已。

在重肝初起,黄疸迅速加深的时候,当然是急性病,要大毒治病,才能控制病情。在恢复期,要护肝健脾,顾护正气,要“食养尽之”。养,就是控制饮食,加强营养,顺应天气变化,防寒保暖或者防暑降温等等,当然还有节制房事一类的在内。中药治疗思路,也应在健脾调肝扶正上来。

黄疸指标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医学上尽可能追求指标的正常,代表着疾病的痊愈或者好转。但是,很多病,光看指标是不够的。很多病人,为了所谓的指标正常,不停的用药,不停的就医,心情焦虑不讲,浪费许多钱财,因病致穷不是没有。更何况,穷人是不敢得病不敢看病的。

作为一个中医来讲,我认为对慢性病的维稳,要比追求指标正常更有意义。与病共存、与病和解,也是病人,包括医师在内,要学习的内容。治疗急性病,要有胆有识,要能迅速控制症状,抢救生命,这是医师的职责;对于慢性病,要学会调养生息,让病人接受认可疾病的状态,帮病人保持生活的质量,也是医师的责任。一个慢性病,一个坏掉的肝脏,非得追求所有的肝功能指标是正常的,那基本上很难实现,不停的用药,尤其是长期输液,损害的是人体的正气,却换不来指标的正常。这是很常见的事情,我觉得学会认命,也是很多病人需要学会的事情。

减轻过度的用药,用调养的方式,将病人的指标维持在一定的状态,避免急性加重、意外事故的死亡风险,在慢性病例,是值得追求和学习的。当然,这需要专业的评估,需要根据疾病的情况来评估。我讲此文的意义在于,避免过度的用药,所谓是药三分毒。而不是鼓励一些病人随便停药,自行停药,把自己搞出急性加重、复发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黄帝内经   肝病   急性病   恢复期   黄疸   慢性病   肝炎   正气   医师   后期   病人   中医   事情   状态   指标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