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缓慢与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吗?


生长发育缓慢与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吗?

患者情况

性别:男

年龄:7岁

证型:肝旺脾虚

刻下症:双上臂近肘窝处,双手,颜面部可见散在性高出皮面的风团,气温低则发,怕冷。脾气急胃口差,挑食,饮食易积滞,大便3日/次。入睡难,睡不安稳,有流涎、鼻鼾、张口呼吸。舌红,中有纵向裂纹,苔白腻。

既往史:扁桃体炎、鼻炎


病症分析

抗生素主要依赖肝肾代谢,普通的抗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时间不会超过一周,但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特定种类的抗生素,它们在体内存在时间可能更长。广谱抗生素没有针对性,口服抗生素对正常肠胃菌群平衡的破坏比较明显。如果长期使用光谱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衡,就容易引起便秘、腹泻、胀气等肠胃问题。


医案详情

这个孩子来看诊的时候,家长的目标很明确:7岁的孩子身高115CM,低于标准值7厘米,吃什么都不吸收,瘦瘦小小的,该怎么办?

2013年,孩子顺利降生,但从小体质不好,容易生病。1岁大的时候得了一次肺炎,挂水7天,从这时候起就与抗生素结下“不解之缘”,三天两头生病,都避不开抗生素。

孩子2岁的时候打了预防针后,打完就起了荨麻疹,当时立刻就查了ige,发现有牛奶、鸡蛋白、西红柿、鳕鱼过敏,但断了过敏原还荨麻疹还是经常发作,也吃了2个多月中药也没有效果,“后来过了几个月自己好了。”


生长发育缓慢与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吗?

“前后持续3-4个月,自己好了也不知道原因,可能天气转凉,感觉他的荨麻疹是怕热。”这是妈妈的原话,这种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的,又莫名其妙自己消失的小症状还有很多。

肺炎过后没多长时间,孩子又开始便秘,“吃过中药,西药,都没有效果,后来断断续续吃乳果糖,最后吃中药才好转”。从1岁到3岁,孩子身高体重几乎不长,很瘦小,也专门去看了医生,没有什么效果。孩子到现在一年身高增加4-5厘米,4-6岁体重一点都没长,一直维持17公斤。

有一段时间,妈妈还发现孩子总是跑厕所,喝完水不到5分钟就要尿尿。检查了泌尿外科,做了B超,结果都正常,医生说长大会好。

2016年5月,孩子3岁时,又得了一次肺炎,又是挂水7天,期间吃抗生素,7天后腹泻住院又挂水一天。

2016年9月,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跟很多这个时期的孩子一样,动不动就生病,三天两头跑医院。鼻炎也是这时候开始的,春秋冬发作比较频繁,容易扁桃体发炎,咳嗽,抗生素、雾化用过不少,一到季节还是少不了受苦。

2017年11月,一次上课回来,发烧了39度,挂瓶三天,温度一直降不下来,“当时看着孩子一到医院就是抗生素,自己心里也心疼的不行。” 然后病刚好两周,一去幼儿园,又被流感传染了。这一次真的是手忙脚乱,病毒感冒激发了细菌感染,扁桃体发炎,嗓子肿痛,吃了头孢后又长了荨麻疹,又吃了仙特明,顺尔宁,一直无好转。

现在吃多了容易积食,大便不正常,有时候三天拉不出来;荨麻疹见风就长,夏天空调不能太低,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容易长疹子;皮肤很干,夏天白天出去运动,出了汗吹了凉风也容易长。晚上都不敢出门,手臂弯处很容易长。冬天天冷,就长脸上,手掌上,没有衣物遮盖住的地方,几乎天天都有长一些荨麻疹。偶尔会打嗝,肚子胀气,扁桃体容易红肿,最近还口腔溃疡了。性格急躁,脾气起伏大;入睡难,晚上10点躺下,11点多都没睡着;睡觉不安稳,翻来覆去的,易惊醒,早上大人起床,他马上就醒;会流口水,打呼,张嘴呼吸。


生长发育缓慢与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吗?


黄博士诊断

这个孩子是8月的初诊,6月份做的食物慢敏检测显示小孩对白软干酪、牛奶重度过敏,腰果、切达干酪、酸奶、羊奶、沙丁鱼、草鱼

中度过敏,麦芽、鸡蛋、大蒜轻度过敏。


生长发育缓慢与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吗?


荨麻疹反复发作,从根源上看,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方面原因。外源性比如阳光日照、摩擦、冷、热,食物、药物刺激等等,内源性的可能有肥大细胞对IgE的高敏感性,隐匿性感染或者紧张、劳累等负面情绪堆积等。过敏体质的孩子,首先在饮食上要考虑规避慢敏食物的问题,至少禁食6个月含重度过敏成分的食物。容易引发荨麻疹的食物,比如动物蛋白里的鱼、虾、蟹、贝壳类、蛋类,植物类的柠檬、芒果、李、杏、草莓、胡桃、可可、大蒜、西红柿等,最好也控制一下,补充必要的营养素可以用别的食物替代。

另一个问题,小孩子挑食、睡眠多惊则考虑是脾虚肝旺,可以尝试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疗方。

一个月后复诊,孩子舌苔中部的裂纹明显减淡了,但舌苔水滑,说明湿气重,健脾祛湿还要继续努力。


生长发育缓慢与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吗?


排雷指南

频繁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缓慢吗?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心。目前确实没有直接证据说明孩子生长发育问题与抗生素有关,但过度使用抗生素对肠胃、骨骼、肝肾功能的损伤是已经有结论的。我们不排斥用抗生素,也要注意适度。

这个孩子磨牙,口腔溃疡,嗳气,腹胀,排气多与胃肠功能与菌群有关。脾虚则胃口差,偏食,影响生长发育。调理肠胃功能,平衡肠道菌群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寓疗于食可以说是更能让一般的家长接受。

这里科普一味药材,五指毛桃根,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的作用,炖汤的时候按医师指导的量放一些进去,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医案总结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而生长发育所需的精微物质仰赖脾胃受纳腐熟水谷,一旦脾失健运,胃纳失和,则水谷精微化生无源,气血无以为继。又中医理论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小儿生机活泼,肝木生发太过,郁而化热,横逆犯脾,致使脾胃受累,运化失司。患儿肝旺脾虚,脾虚则胃口差、挑食,生长发育迟缓;肝旺则脾气急,入睡难,寐不安。且脾虚则湿盛,肝旺则风生,风善行而数变,湿性重浊黏滞,二者交困于肌表,故荨麻疹反复发作,难以痊愈。中医治疗以疏肝清热,健脾利湿为主。

行文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医辨证论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议仅仅适用所举例的小患者。体质、病因明确之前,万勿套用。

我是医师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生长发育   抗生素   干酪   舌苔   精微   扁桃体   挑食   荨麻疹   肺炎   肠胃   体质   小儿   胃口   缓慢   食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