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涯:最早接触的哲学书

八岁的时候,我的读书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开始接触一些专业书籍,其中包括古生物和古人类学以及天体演化的学说,除了阅读《劳动创造了人》这样的小册子之外,还有机会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以及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

当时,我的阅读积累已经使我在这些知识方面有了一个最基础的底子,所以读这些经典原著还不至于毫不开窍。但是,真正捧起这些书来的时候,才发现原著的艰深难懂。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术语的理解。学术专著完全不同于给中学生看的科普读物,里面的术语如果没有其他工具书作为指引,真的是只能靠猜才能蒙个大概其。就比如在康德的这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提到的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当时读得我一头雾水,只是朦朦胧胧地有一个差不多的概念,具体的内容要到好多年之后才真正了解到。

二是中外文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这些专著都是从原文翻译过来,为了保持原文的基本风格,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长句子等情况,而这对于一个阅读能力仅及初中生水平的孩子来说,委实有些困难。事实上,直到我后来上大学时开始翻译外文学术著作时,才真正理解语言的差异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有多么的重要。

三是这些著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西方的名人、名著和典故。这些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几乎无从查找线索。因此,每每遇到这些障碍,我就基本跳过去不读,但这样一来又影响了对后面内容的理解。

我的读书生涯:最早接触的哲学书

为了解决几乎读不懂原著的问题,一年之后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苏联人罗森塔尔和尤金编著的《简明哲学辞典》。关于这本书,倒可以详细说说。

先说我对这本书印象好的方面。最重要的是,这是我的第一本有点像百科全书索引式的工具书,在读西方原著中遇到的很多概念和人名,几乎在这本厚厚的大书中都可以找到踪迹。另外,这本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人物还都有画像,虽然不多,但是也让人读起来有一点趣味。

但是,这本书也给我留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个坏印象一直保留至今。那就是,苏联人或者说是俄国人的自吹自擂,以及非常霸气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在这本书中几乎人类所有的重要发明和发现都是俄国人的专利,光是一个罗蒙诺索夫就差不多为人类贡献了一大堆瑰宝级别的东西,简直是个神人,要是再算上苏联(含俄罗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等等,基本上别的国家的思想家差不多只有修修补补的份了。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对历史的造假,随着我阅读量的越来越大,这种坏印象也越来越深。

直到今天,我对俄国人写的东西,除了文学作品之外,主要是学术著作乃至新闻报道都首先抱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总觉得他们在有意无意地撒谎,这也是我读过包括这本《简明哲学辞典》在内的一些俄国学术著作留下的后遗症。

我的读书生涯:最早接触的哲学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赫胥黎   康德   苏联   俄国人   学术著作   不可避免   发展史   专著   原著   工具书   简明   概论   术语   辞典   生涯   哲学   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