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最近几年汉服的热度一直在增加,甚至连国外都知道了,韩国甚至开始嫉妒,说汉服是韩服,这种说法当然不值一驳,想想韩国说什么东西是它的还少吗?什么端午节、孔子、中医都是他们的,所以权当一乐。不过我倒觉得必要帮大家梳理一下汉服的概念和它的发展。


【汉族的服饰?汉朝的服饰?】

汉服的“汉”到底指的“汉族”还是“汉朝”呢?

答案“是”,也不是。所谓汉服只是泛称,泛指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而不是一个特指。因此它既不是指“汉族”也不是指“汉朝”。严格来说,我们在影视剧中或是大街上看到的这种汉服。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在古代并不常见,或者说穿的场合并不多。绝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穿它,因为那是贵族服饰,而不是平民服饰。这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服饰源于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它具有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特点,分内外两层,再配上各种装饰,比如玉佩、宝剑等物,下身都是穿“裙子”(当然不是现代的裙子),古时华夏文明中的服饰礼仪最早的服装形制,称“上衣下裳”,“衣”为缝有袖筒,前开式的服装,衣襟有掩(右压左),称为右衽;衣襟左掩(左压右)称为左衽(一般少数民族多为此种设计);裳就是裙,最初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到了汉代才把两条布片连起来,成为筒状,把两条腿都给罩上,而腿上是套两个裤腿。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古人一般都是跪坐,而不能岔着坐,岔开腿坐,那是极其失礼的,穿着“裳”(裙子)那么走肯定也不方便。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宽袍大袖的服装,平民百姓是穿不了的,穿了就没法干活了,只有贵族和有钱人家才那么穿。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为了礼仪,贵族不是那么好当的,当贵族要有贵族的“范儿”。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岔腿坐也是失礼,奔跑跳跃更是。周礼和后世的儒家的规范中,强调克己复礼。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穿在身上,大跑大跳都是不行的,没跑几步就把自己给绊倒了,所以穿上它一定要缓步慢行,即使要提高速度,也要小步快跑,只有看见身份更高,更尊贵的人才这样。《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这样一段故事: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大意是关于孔子教导他的独子孔鲤的学礼的故事。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

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对于每天都要为生活奔波的普通百姓来说,穿着这样的衣服肯定是不方便的,因此普通老百姓不会穿这样的衣服。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肯定要宽袍大袖、峨冠博带,天子诸侯还要带上冕旒冠。传说中黄帝带着冕旒冠,后世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也都带,不过数量不同,天子十二、诸侯七到九、大夫二到六。这种冕旒冠的作用,除了区分尊卑,还有就是要保持贵族的仪态。要是身体晃荡的话,珠子就会乱动。

【美观性?实用性?】

战场上贵族服饰也差不多,也是宽袍大袖,只不过稍微收窄了一点,总体而言也是不方便的。这样的军事贵族肯定是骑不了马,只能站在战车上指挥,战车冲锋几次基本就散架了,随着战国时期,步兵的崛起,车兵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把袖子收窄,袍子收短,便于骑马作战,赵国的战斗力才大幅度飙升。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那种古装剧或仙侠剧中频频出现的长袖宽袍“美人飘”。穿成这样还打来打去,动辄在空中翻几个跟头,想都别想,肯定瞎掰。不相信试试,你肯定会被自己的衣服缠个结实。

所以说,这种衣服只能贵族穿,更多体现的一种礼仪。

【宽袖?窄袖?】

要讲实用性,还得看普通人穿的麻布短衣,头上拿头巾一裹了事。这算汉服吗?当然算。像羽扇纶巾的纶巾就是平民头巾。其实古人服装并非一成不变,如唐朝男性的服饰,下身虽然还是“裳”(裙子装),但是上身已经变成窄袖,有的甚至是圆领(跟现在的T恤差不多)。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除非在皇宫或某些重大的特殊场合,你所看见的平民装束和之前都差不多的,就是窄袖头巾裹头而已,兼顾美观的同时,也要考虑实用性。

宋代的官方服饰更是“敷衍”。对于宽袍大袖,不过是王公贵胄和文武百官在朝堂上议事时用的“道具”(夸张的说法),退朝后都几乎全是便装,叫燕居服。除了款式花纹颜色都精美,衣料更昂贵外,其它都跟平民百姓差不多;女性服饰也由宽袖变成窄袖短衣,下身依然是裙子。张择端在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500多个人物的服饰就反映的很明显。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而明朝则有点回归唐朝的风格,皇帝都是窄衣短,就下身虽长,但是两边开叉,这种黄袍起码都没问题了。当然,一般情况下,皇帝还是有专门的骑马装的,朝鲜半岛的韩服,大体相当于明制。清朝的服饰就更加平民化了,连贵族官员都是马甲马褂、窄衣短袖。

古代汉服什么样?你真的知道吗?

【复古还是复兴?】

现今大街上流行的汉服文化,到底算复古还是复兴呢?我想,可能文化复兴多一点吧!那些看起来仙气十足,美轮美奂的“汉服”,可未必是古代老百姓真正的穿着,那么这种现象本身只能算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掘和利用吧,至于作用,美观性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冕旒   峨冠博带   汉族   孔子   汉朝   头巾   诸侯   下身   天子   实用性   裙子   贵族   古代   衣服   服饰   服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