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年三十为什么也叫做“除夕”吗?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满怀激动的心情想着回家过年呢?大年三十是从我国西汉之前就兴起的一个传统的节日。直至西汉时期才将每年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你知道大年三十为什么也叫做“除夕”吗?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大家都知道,大年三十(农历腊月三十或者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称之为“除夕”。那么大家知道除夕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要除“夕”,“夕”又是什么意思呢?

你知道大年三十为什么也叫做“除夕”吗?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相传在古代,有一种长有四个角的怪兽,名字叫做“夕”。在冬天的时候,大雪封山,“夕”找不到食物,就到附近的村落去找食物。村里的人为了躲避这个“夕”的祸害,就带着一家老小躲避到了附近的竹林里。弄得村民们是苦不堪言啊,严寒的天气,还要四处逃窜。

你知道大年三十为什么也叫做“除夕”吗?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有一年,人们也像往常一样准备干粮、御寒的衣物准备出门避难时。在途中就遇到了“”夕,这些人就一直跑,“夕”就一直追击。当人们跑到避难的竹林时,“夕”突然掉头跑了?大家在受到惊吓的同时,也很疑惑,为什么“夕”突然就跑了呢?这时一个叫做“年”的孩子思索了一番并告诉大家,他有办法。他让这些村民在冬季的时候,准备一些竹子的枝条放在家里,村民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因为太害怕“夕”了,并且看到这孩子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照做了。


你知道大年三十为什么也叫做“除夕”吗?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这一年,“夕”又来祸害村子了,这时“年”站出来并引起了“夕”的注意,“夕”将“年”用角挑起来重重的摔在地上。大家都被吓得目瞪口呆,“年”叫村民们将竹节扔进火里,新鲜的竹节遇到大火就纷纷爆裂,劈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个声音后,就落荒而逃,从此再也没有来祸害过村子了。

你知道大年三十为什么也叫做“除夕”吗?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夕”跑了,村民们太平了,但是这个叫做“年”的聪明孩子死了。从此,大家就没再见过“夕”,但还是害怕“夕”再来祸害村子,就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用火烧竹条希望“夕”不要再来了。同时“除夕”这个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你知道大年三十为什么也叫做“除夕”吗?除夕为什么要放鞭炮?

很多年后,人们除夕不在燃烧竹条了,而是用鞭炮来代替,希望来年能顺顺利利!


作者:@刘熙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除夕   大年   竹林   竹条   老小   竹节   枝条   落荒而逃   西汉   祸害   村子   农历   害怕   食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