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在广袤的沙漠或者草原中,骆驼的天敌只有狼。

狼向来以凶残著称,它们以牙齿作为武器,四处征战厮杀,获取食物。其凶狠程度,是骆驼远远无法比拟的,骆驼自然不会是狼的对手。但骆驼却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手段,得以战胜狼,从而取得胜利。或许有人会想,骆驼怎么能战胜狼呢?这么明显的力量悬殊,骆驼怎么也不可能逃得过狼的捕猎。

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但是,骆驼恰恰就是用“逃”的水平,战胜了狼。

当狼与骆驼相遇,狼的第一反应是急切猛烈地发起进攻,它们争取速战速决,尽快将猎物咬死。但骆驼却从不仓促应战,经常是吼叫一声,便马上撒开四蹄狂奔。可狼又怎么肯放弃即将到嘴的美味儿呢?于是拼命追赶骆驼。但让狼始料未及的是,这么一追正好中了骆驼的计谋。

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为什么呢?

因为,狼虽然奔跑的速度非常快,但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到底是骆驼更占优优势。骆驼的脚掌只有两根粗大的脚趾,一来增大了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压强变小在沙漠上行走不容易下陷;二来,骆驼的脚掌肉垫厚实,既隔热又耐磨,在沙漠中行走可以说是十分方便的。

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而狼,比起骆驼对沙漠地带的适应就略逊一筹了。一般在狼刚开始追骆驼的时候,骆驼跑速可以用飞奔来形容,但跑着跑着,狼的速度就会降下来。但是,这时候跑在前面的骆驼可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趁机快速逃跑。它非但不会加快速度,反而会主动放慢跑速。

这么一来,狼必然上当。

谁会舍弃近在咫尺的猎物呢?狼自然也不例外。于是,看到希望的狼就会继续追赶。骆驼一看,狼追来了,于是它也跑,两只你追我赶,看起来好像是跑在前面的骆驼疲惫不堪、精疲力竭,但事实上,真正精疲力竭的是狼。

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这么一来二去,狼就被骆驼一点一点的,引到了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和生命的沙漠深处。狼在这里找不到食物,没有水,体力也被耗干,更别提追赶骆驼了,最后只能是奄奄一息地躺在沙漠中,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而此刻,骆驼的力气还很充足,身体里的储水囊也能为骆驼提供水分,足以维持它们一步步走到拥有生命的绿洲。

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马太效应”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骆驼是食草动物,狼则是食肉动物。乍听之下,弱势一方的骆驼去打败天生强者的狼,实在是天方夜谭的事。但事实上,弱者有弱者的办法,采取迂回战术,充分发挥智慧,弱者也是可以打败强者的。

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骆驼能够战胜狼,就是用智慧和耐力,一步步把狼耗死、拖垮。骆驼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拉锯战坚持到最后关头,所有对骆驼的不利因素全部消失,局面逐渐进行反转,可以说是非常漂亮的一场翻身仗。骆驼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从而一跃成为强者。

狼的本性是贪婪,贪婪害了自己,而骆驼正是利用狼的贪婪成功解救了自己。从这个层面来看,其实狼的失败,是它自己一手造成的。人其实也如此,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他自己。中国有句固古,是“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明明是食肉动物的狼,最后却输给了比自己弱小的骆驼?

所以,要打破“马太效应”,反败为胜,就是要以自己的优势击败对手,让自己成为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马太   骆驼   动物   脚掌   精疲力竭   猎物   弱小   弱者   强者   贪婪   沙漠   效应   说是   食物   优势   速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