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夺命瘤真可怕!罗京、霍英东、熊顿......都没逃过

近日,由蒋欣主演的电视剧《向阳而生》热播,这部电视剧改编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以真实人物熊顿为原型,讲述了身患癌症的熊顿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依然笑对人生的故事。


熊顿是一个乐观开朗、才华横溢的女孩,2011年,年仅29岁的熊顿被确诊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她没有悲观绝望,而是开始了与肿瘤斗争的漫长过程。在与病魔斗争的日子里,她创作了人生的最后一部漫画作品《滚蛋吧,肿瘤君》,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记录自己患淋巴瘤后的点点滴滴。然而不幸的是,仅仅时隔一年,熊顿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这种夺命瘤真可怕!罗京、霍英东、熊顿......都没逃过


熊顿的离世警醒着我们:很多事情,等你真正明白已经太晚了。


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增淋巴瘤病例2.5万人左右,而且不管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淋巴瘤的发病率都在不断增加。可以说,这是一种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并且它的发病年龄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著名播音员罗京、实业家霍英东、著名作词人林振强、演员李钰、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都被确诊为淋巴瘤,在癌症面前,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明星,谁都难以躲过去!


淋巴瘤一次次以如此残忍的方式闯入人们的视线,那么,如何提升对淋巴瘤疾病的科普认知?如何做好治疗?王府医院血液与肿瘤科专家为您全面解读。


这种夺命瘤真可怕!罗京、霍英东、熊顿......都没逃过


一、什么是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人体内有一个阻挡外界细菌、病毒侵袭的屏障系统——免疫系统。它不仅时刻保护我们免受外来“入侵者”的危害,同时也能预防体内细胞突变引发癌症。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旗下实力最强的战士,发育成熟后就离开家庭、走向社会,迁徙到全身的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包括脾脏和扁桃体。

几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就是淋巴细胞的战场。一旦有细菌、病毒等“敌人”入侵,淋巴细胞即进入战斗状态,与外来入侵者发生激烈交战。如果有一些战士投敌叛变,倒戈相向,即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则称为淋巴瘤。

医学上认为淋巴瘤是非常复杂的一大类肿瘤,每一种淋巴瘤都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目前淋巴瘤有70多种分类,临床特征、预后都不相同,随着研究的深入,淋巴瘤的分类还会增加。


二、为什么会发生淋巴瘤?


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但有一些较为公认的因素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感染因素:


1.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与成人T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有相关性。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患高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

3.丙型肝炎病毒(HCV)与某些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4.EB病毒(EBV)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也可能相关。

5.幽门螺杆菌(Hp)不仅与慢性胃炎、胃溃疡有关,而且慢性Hp感染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

6.鹦鹉衣原体感染可能与眼附属器边缘区淋巴瘤相关。

免疫因素: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自体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均可影响及促进人体主要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及组织发生恶变。

环境因素:

1.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苯并芘、室内装潢材料中的甲醛和氡气不仅导致肺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而且也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升高密切相关。

2.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某些年轻人沉迷于上网和煲电话粥,殊不知长期暴露于电脑和手机辐射也可能会导致罹患恶性淋巴瘤的概率的上升。

3.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促使淋巴瘤的发生。

其他因素:


其他一些因素,包括频繁染发、接触有毒化工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某些遗传因素、免疫缺陷性疾病也可能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三、淋巴瘤有什么表现?


浅表部位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是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以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次之,也有患者以深部的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比如纵隔、腹腔、盆腔淋巴结肿大,起病比较隐匿。


肿大的淋巴结有可能对周围的组织器官造成压迫,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如面颈部肿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胀等。淋巴瘤也可以侵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器官,表现为相应器官的受侵、破坏或压迫、梗阻。


淋巴瘤是全身性的疾病,因此,除了上述局部症状,约半数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皮疹、搔痒、贫血等全身症状。


四、淋巴结肿大一定是淋巴瘤?


如果发现身体浅表部位淋巴结肿大(例如颈部、颌下、颏下、锁骨上窝、腋下、腹股沟等),可摊开手进行触摸,如果淋巴结摸起来较软,有痛感,肿大到3公分左右就不会再增大,并且伴有局部炎症,并且随着炎症的治疗而逐渐消失,则极可能为炎症性淋巴结肿大,仅需抗炎治疗即可;如果摸起来有种橡皮般的韧性,无痛感,肿大的淋巴结不断增大并且逐渐融合成团,则需警惕为淋巴瘤,需要立即就诊。

五、淋巴瘤如何治疗?


淋巴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10%左右,疗效相对较好。如果患者处于局限期(I-II期,早期)、无明显不良预后因素的霍奇金淋巴瘤,可以选择化、放疗联合的治疗模式,或单纯化疗模式,10年生存率达80%左右。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B细胞型和T/NK细胞型两大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40%。I-II期、没有危险预后因素的患者可以选择美罗华+CHOP的化疗方案,3-4周期,根据病情可联合局部放疗,不宜放疗者可行6-8周期化疗。III-IV期、有危险预后因素的患者应该行6-8周期化疗。

  外周T/NK细胞淋巴瘤现有的化疗方案疗效都较差,治疗有效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复发或者病情进展。因此,大多数III-IV期、尤其伴有多个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在获得缓解后建议考虑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治疗,有些病例甚至需要考虑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惰性淋巴瘤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大类型,强烈治疗无法根治这组淋巴瘤,但是小强度化疗可以延长无病生存的时间。

  不同的淋巴瘤类型,治疗的原则不同,治疗方案和疗程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种类型,不同的分期、发病部位和预后因素、不同的年龄,治疗也不完全相同;血象、肝肾功能、心肺疾病、糖尿病、肝炎等等都会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药物剂量的调整。


  目前,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通过化疗或者联合放疗,大部分淋巴瘤类型有希望得到治愈或者实现长期生存,甚至分期晚、症状很重的一些病例,正确治疗后效果仍然比较满意。

六、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吗?


  经过化疗或者联合放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肿瘤患者,并非就彻底治愈了,这种完全缓解只是一种临床意义上的初步治疗成功,实际上此时体内还残留几十万、上百万的肿瘤细胞,只是用普通的CT、B超、甚至PET/CT和血液学检查难以检测到而已。因此,淋巴瘤治疗结束后仍然需要定期复查。通常治疗结束后的前两年复发的风险比较高,通常3-4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半年复查一次,五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坚持终身。


七、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体内的作用就相当于公安系统在社会中一样,起到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防御作用。淋巴瘤就是淋巴系统本身失去功能的标志,很多疾病没有了淋巴系统的控制就更容易发生。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吃垃圾食品等任何过度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心情也能帮助保护身体的免疫系统,远离疾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淋巴瘤   淋巴细胞   淋巴结   发病率   淋巴   肿瘤   免疫   患者   细胞   可怕   因素   疾病   病毒   类型   发生   系统   霍英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