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中医里“虚不受补”的理论,你知多少?

虚不受补,该怎么办?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常见有“虚不受补”的现象,而且很流行,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什么是上热下寒呢?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具体来说,腰以上能为热像,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脾气暴躁、咳嗽、咳黄痰、周身发热。腰以下表现为寒象,可以出现双下肢发凉,像踩在冰上一样非常难受,即使很炎热的天气,也会有下肢的冷感,以脚跟为重,这些都是上热下寒的症状。


「中医养生」中医里“虚不受补”的理论,你知多少?

现在很多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上半部分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或是上面的火太旺了,下面的水少了,导致的水压不住火。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还有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中焦不通,才是上热下寒的根源。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怕冷,还上火,补阳也不是,清热也不行,有时候,清热结合补阳也不行。那上热下寒到底怎么调理?张仲景给了我们思路方法,善哉善哉啊。我们要打通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


方子: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对于中焦不通,脾胃功能虚弱的人,摩腹也会起到很好的的效果,双手搓热,将一只手掌心正对肚脐放置,手掌绕着肚脐,顺时针摩腹,做的时候肚子要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每次摩15分钟左右,睡前做就可以。于下寒之人而言,泡脚也是一个很好的疗养保健方法,泡脚的时候我们可以配以花椒、生姜、艾草等,刺激肾、脾经原穴,帮助打通脾胃淤堵,增强肾功能。

「中医养生」中医里“虚不受补”的理论,你知多少?


在于我们的日常调护中,也要多喝热水,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代茶饮,取名为安心饮,用淡竹叶、枸杞、桑椹、百合、酸枣仁、桔梗以1:2:4:2:4:1的比例煮沸来泡水喝,会有一个养心安神,补益肾脏的功效。还有有适当的体育锻炼。经常运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运动开了,出汗了,就会感到身体内的燥热自然消失了,浑身轻松了,心情舒畅了,这是因为运动后体温明显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湿的同时也能带走了虚火、疏通经络。

所以在这个整体都是快节奏的社会,身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保护好自己,调理好身体进补可以,也要找到正常的方法,也是显得尤为重要的。


专家介绍:
「中医养生」中医里“虚不受补”的理论,你知多少?

甄英贤


副主任中医师,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门诊部副主任。

从事中医妇科专业近20年,擅长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急慢性盆腔炎以及子宫腺肌病的预防和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完成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一项,获得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副主编书籍1部,参编书籍2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门诊部   泻心汤   淡竹叶   扶正祛邪   中焦   干姜   河北省   善哉   脾胃   肚脐   甘草   症状   中医   身体   压力   理论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