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霜降,老人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啥?

霜降将至,今年农历的九月十八就是霜降节气交节时间,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也是寒热交替之时。老话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是啥意思?一宝指的是啥?

九月十八霜降,老人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啥?


霜降节气要防什么?

在一年之中,每个季节的交替之时,都是气候最不稳定的时候,也是人们最不适应的时候。特别是秋冬交替之时,寒湿之气初生,白天的温度还比较高,夜晚已经很凉了。霜降凝露成霜,也就意味着夜晚的温度已经低于零度了。

夏季天气炎热,冬季天气寒冷,但是这两个季节,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并不大,人们会逐渐适应那种冷和热的天气,唯独冷热交替是不容易适应的。比如冬春交替之时,天气乍暖还寒,刚刚脱掉厚衣服,却突然降温,导致鼻涕横流。

而霜降节气也是一样,白天暖,夜晚凉,最大的特征就是寒和燥,所以霜降节气最容易出现嘴巴起皮,嗓子疼等现象,就是因为干燥而导致的。

九月十八霜降,老人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啥?


每个节气的水有何不同?

每个节气的自然水都是大自然力量的结晶,古人称之为“天水”,在《本草纲目》还把每个节气的水以及用途划分为五十四种。在《红楼梦》中描述:薛宝钗自带热毒,需要用“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熬制成冷香丸,来抗热。

其实这“雨雪霜露”融化后都是水,但因为节气的不同,其用途也就不同了。比如白露和寒露都有露水,但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本草纲目》中说:“白露水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而寒露水有毒,能腐食物而坏豆麦,饮之则损脾胃而致疾。

九月十八霜降,老人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啥?


就是因为白露节气居于秋分之前,是金气上升的阶段,此时的露水是金气凝结而成的,金为白色,所以叫白露。而寒露居于秋分之后,金气减弱,寒气初生,所以寒露水是寒气凝结而成的。

俗话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指的是端午节气的水,其实是夏至当天午时的水。而霜降节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霜,因此古人在霜降节气,会收集一些初霜,或泡茶,或饮用,可以用来抵抗霜降节气的干燥之气。

九月十八霜降,老人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啥?


“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的是啥?

每个节气的自然现象就是该节气中气候特征凝结而成的,而自身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环境越融合,也就越好。所以雨水的雨增加木气,以适应春季的木气。午时的水增加阳气,以适应夏季的炎热。白露的露增加金气,以适应秋季的凉气。小雪的雪增加寒气,以适应冬季的寒冷。

同样霜降的霜可以抵抗霜降节气的干燥之气。每到霜降节气到来之时,也是柿子成熟的季节,人们把柿子摘回家之后,削掉皮,挂在屋檐下,经过霜降的寒风吹过之后,再晾晒干。然后放进密封的口袋里,一段时间之后,柿子上面就会挂上一层白色的霜。

九月十八霜降,老人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啥?


这种霜是柿子里面的糖渗出之后,凝结而成的,是柿子的精华所在。人们把柿子上的霜刮下来,制成饼状储藏起来。然后用霜降节气的初霜化成温水,里面放一些柿子上的霜,两霜融合之后饮用,就可以抵抗冬季的干燥之气了。

俗话说:“秋收冬藏”,不仅仅是庄稼要收藏,指的是万物都要顺应季节的变化。也就是说秋季易收敛,冬季要藏。《本草纲目》中说:“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甲,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九月十八霜降,老人说:“霜降用一宝,半年无病扰”,一宝指啥?


霜降节气的霜,是大自然气候的结晶,而柿子上的霜,也是这个季节的结晶,两者融合之后,就成了这个节气最好的食物。所以一宝指的是霜降节气的霜和柿子上面的霜,两霜合饮,三冬无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霜降   本草纲目   节令   寒露   秋分   午时   节气   柿子   寒气   结晶   干燥   冬季   夜晚   季节   天气   半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