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宝典11】打断“事件链”成就心脏康复

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全貌是我们制定治疗策略的前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期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我们常见的、需要我们长期控制的“冠心病”的核心治疗策略——打断事件链!

冠心病的发展基本上要经过四个阶段:危险因素阶段;靶器官损害阶段;急性事件阶段;慢性进展或死亡阶段。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靶器官损害,是危险因素已经导致了某一个或某几个器官的损伤。急性事件是指突发了心梗、脑梗等急症。这就是整个心血管事件链的全过程。


【护心宝典11】打断“事件链”成就心脏康复

【护心宝典11】打断“事件链”成就心脏康复

那我们的治疗策略就是打断这条“事件链”上的各个关键节点,而且要从源头上打断。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因为急性事件来住院,那我们的治疗,首先是要处理急性事件。同时,也要针对靶器官损害和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否则,在不久的将来,还是会再次发生急性事件。

如果是以靶器官损害来住院的,那我们会以处理靶器官损害为主,阻止它往后继续发展,但也一定要兼顾危险因素的管理。

总之,治疗时必须兼顾心肺适应日常需求的功能,又要考虑心血管事件发展的事件链。

确定了上述治疗思路,那我们接下来就逐步看看各个环节我们都有哪些方法来应对。

首先,到目前为止,医学成功地确立了几个明确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衰老、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运动减少、焦虑或抑郁等。针对每个可控的危险因素,原则就是发现一个控制一个。这样就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如,将血压控制好,就可以减少38%的心血管病死亡,以及16%的冠心病发生。

到了“靶器官损害”的阶段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靶器官损害就是心脏已经到了缺血的程度了。这时候,我们的治疗策略就是:让它及时通畅。那心血管介入手术,就是这个阶段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了。虽然冠脉介入确实阻止了一些危险的狭窄变成堵塞。但从整个心血管事件链的层面来看,这也只是“缓兵之计”,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并未解决“为什么狭窄”的问题。所以,介入手术解决了靶器官损害的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危险因素的控制。


【护心宝典11】打断“事件链”成就心脏康复

针对第三个阶段的“急性事件”,如果是急性心梗,那么毫无疑问,及时的冠脉介入等让血管再通是存活的关键,我们不应该有任何犹豫。那如果直接心衰了呢?就是如果心脏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体需求了,这时候我们需要一种逆向思维,就是可以让所有重要器官减少工作,来减少它们对心脏供血供氧的需求。也就是说在急性事件发生时,我们要尽可能减轻心脏负荷。

最后,如果急性事件处理的比较及时,可能就进入了慢性进展阶段,那我们的重点还是要处理好危险因素与靶器官功能,预防再次发生急性事件;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急性事件过于严重,那就有可能直接进入死亡阶段了。

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针对心血管疾病,如果我们没有从整个事件链上去考虑治疗策略,那么心血管疾病迟早会再次卷土重来。所以,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再发,需要从全局考虑参与治疗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心脏   事件   冠心病   心血管   狭窄   器官   心血管疾病   宝典   这时候   成就   危险   因素   策略   阶段   需求   发生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