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四)平凉髯张名好问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张好问,生卒年月不详,字希敬,祖籍江苏省高邮市。因其祖父张仁为韩王侍医,遂定居甘肃省平凉市。

平凉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平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韩恭王朱冲或 (1397-1440),韩宪王朱松嫡一子,明仁宗朱高炽堂弟。永乐九年(1411年)袭封韩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就藩甘肃平凉府,正统五年(1440年)去世。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陷平凉,末代韩王朱覃脊被俘,韩藩家族消亡。

张好问承祖业医术,悉心钻研,术益精湛,从医活动时间是在明代弘治初年(公元1488年)至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他常不拘泥于古方,着重探求病因,注重辨证施治。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有人夏天得了伤寒病,症状类似疟疾,医生大多给以清暑之剂治疗,但无任何疗效。好问前往诊治时指出:“南方湿热,应以清解为是。平凉地气寒凉而干燥,经过一冬,人常有积寒潜伏于体内,一遇夏季便发作”。所以,他便投以附子理中汤,疾病马上痊愈。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时平凉总兵赵文,突然剧烈咯血兼鼻衄,好问以黄葵根为药引子,以犀角、地黄、大小蓟、藕根煎汤,服后血立止。有一参将患牙疳,致使大腿青肿,众医束手无策。好问说:“此病乃青股牙疳。”饮以芜青(菁)根,并用药敷,十来天就痊愈了。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嘉靖七年(1528年)冬,当时的刑部主事赵时春,从京城护送其父赵玉返回平凉。到家后,赵时春病重畏寒。很多医生主张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并用艾灸。好问诊断后认为是衣服穿少了而受的寒,发汗便可以痊愈,无须用药。时春随遵照好问的嘱咐发汗,果然痊愈。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好问博览医书,精研医理。他结合临床经验, 参考诸书的精华,分类集成《张氏医精》《太素集》《时巢鉴》等著作,可惜未存于世。

因为张好问蓄长胡须,人称 “髯张”。他还喜饮烈酒,韩昭王有病,就请好问去诊查。当时好问身体状况已经不好,王府家人为了感谢他,用餐时以烧酒劝饮,致使好问酩酊大醉,没想到好问走到王府端礼门时竟猝然过世,享年70多岁。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作者简介:张强(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杏林史话——平凉髯张名好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平凉   平凉市   修武   固原   高邮市   牙疳   西北地区   甘肃省   附子   嘉靖   史话   甘肃   陕西   重镇   畜牧业   集散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