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彩球

我心中的彩球

文/孟为晨

1959年秋,天气晴朗,白云、蓝天、红叶装饰着首都的天空,首都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的国庆阅兵及群众游行庆祝活动。

我在北京中央气象局工作,有幸被选为国庆典礼空中彩球队员,职责是让彩球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使得刚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更加雄伟、壮丽。能够亲身经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全过程终生难忘。

10月1日这天,天还没有亮,我们就从西郊乘车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东郊民巷西口北侧某空军大院。空军大院距离天安门广场很近,是制氢、充气灌球最理想的地方。当我们到达大院时,院内人声鼎沸、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为庆祝活动准备各式各样的气球。

那时候没有电视转播,大家看不到悬挂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巨型宫灯,这种宫灯是特制的直径约4米的巨型气球,由乳胶制作而成,外层覆盖着一层由红细绢制作的宫灯式外衣。这样的宫灯式气球一共有6个,一字排开飘荡在天安门广场前方上空,其中4个宫灯分别缀有“庆祝国庆”4个金色大字,另外两个悬挂着鲜花盛开的大花篮,分别置于“庆祝国庆”两边。广场东西两侧配置了数十个红色大气球,悬挂着庆祝口号标语:“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等。

我们的任务,就是自始至终将气球置于规定位置的上空,不高不低,不左不右,不破不损,整齐一致。我们这个组共24人,每4人一组,每组相距50米,每组两人负责控制气球、两人负责安全警戒,一字排列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300米的范围内。我在第六组负责最西侧悬挂花篮气球的安全,离人民大会堂很近。在指定位置就位后,我们像战士一样拦好警戒绳,随时防止他人进入工作区,避免他人接触气球而发生碰撞事故。

能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刻抽调我们担任这么重要的任务,每个队员都感到无比的光荣的荣幸,因此,大家都一丝不苟,认真细心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比如:气球充气口扎得紧不紧、绳索牢不牢、排列得整齐不整齐等等细节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一个小小的疏漏都不放过。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保证完成任务,让全国人民看到由我们亲手控制的彩球,正在为节日添彩;决不能出任何事故,这是严肃的政治任务。

阅兵和游行历时将近三小时,广场沸腾的浪潮一波超过一波了,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的领导人频频向游行群众招手致意。我仰望天空,蔚蓝的天空上飘舞着“庆祝国庆”四个金灿灿的彩球,在东西两个花篮的衬托下闪闪发光,格外醒目,非常壮观、美丽。

六十年过去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成就今非昔比,全国各民族儿女正在党中央领导下走向新时代,我由衷地高兴。

今天,又逢祖国七十岁华诞,天安门广场上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和游行活动,我虽只能坐在电视前观看庆祝活动,但我的心早已飞到了天安门广场上,飞到了当年我放飞气球的地方。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亲手托起的巨型气球,气球上祝福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福祖国明天更加美好、祝愿祖国万岁的标语代表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我为祖国庆生托起的彩球永远在我心中!

作者简介:孟为晨,男,1934年出生。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1951年1月,投笔从戎,在东北军区司令部气象处任机要员。战争结束裁军后,被组织送往北京气象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至中央气象局工作。60年代,调回家乡牡丹江市气象部门工作,一生从事气象事业。天性乐观,热爱生活,爱好广泛。耄耋之年,摄影摄像、旅游观景、网上冲浪等玩得溜溜转,人称“老玩童”。身体健朗,欣逢盛世,享受生活,知足常乐。

我心中的彩球

1959年10月2日的《光明日报》

我心中的彩球

1959年阅兵仪式

我心中的彩球

1959年阅兵仪式

我心中的彩球

1959年阅兵仪式

我心中的彩球

图中画圈的是作者当年托放的巨型气球

我心中的彩球

2019年70周年阅兵仪式

我心中的彩球

2019年70周年阅兵仪式

我心中的彩球

2019年70周年阅兵仪式

我心中的彩球

作者2019年生活照(86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彩球   天安门广场   气象局   宫灯   花篮   大院   气球   上空   万岁   盛大   气象   国庆   祖国   仪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