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山丹炒拨拉

视频加载中...

文/康桥

山丹是一个地名,是张掖市下辖的一个县,山丹不仅因为拥有世界第一大军马场而名扬天下,更因为由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倡导,甘肃省政府批准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而国际知名。

这里,我想说的山丹还有一种特色小吃——“炒拨拉”让你吃了永远都不会忘记。

话说山丹炒拨拉

第一次去山丹是在前年。临行前一位山丹籍的好朋友打招呼让当地的同学好好接待我,并说一定要让我品尝一下山丹著名小吃——炒拨拉。我原以为这是一种面食,心想,大西北各种面食到处都有,为什么山丹人还对它这么情有独钟呢?

说实话,走进河西走廊,各地的特色小吃要有尽有,食客们也是能吃尽吃。比如:武威的三套车(行面、卤肉、伏茶),天祝的牦牛肉、牛骨头,张掖的搓鱼子、炒炮、臊子面,酒泉的糊锅、嘉峪关烤肉,敦煌的驴肉黄面等等。

话说山丹炒拨拉

到了山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已经有些迷糊了,但左等右等怎么还不见炒拨拉端上来。主人也不着急,继续按部就班地吃着喝着。我实在等不住了,就催问了一下,主人这才回答:炒拨拉是一种夜宵,必须等天黑了以后到夜市上才能吃得到,在酒店里是没有的,噢,原来如此啊。

外地的朋友来甘肃,都说兰州的手抓(煮羊肉)非常好吃,没有一点膻味,但到了河西走廊,才知道山丹的手抓远比兰州的好得多,因为,山丹有草原,山丹的羊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纯正矿泉水”,连排泄的都是“六味地黄丸”。

话说山丹炒拨拉

第二次到山丹是最近。因为有第一次的经历,这次我就坐等夜幕降临,好美餐一顿炒拨拉。时隔两年,山丹的夜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吃摊点全都进店入市,卫生条件极大地改善,主要的是无论春夏秋冬,食客们再不受气候的影响,因为,河西走廊一马平川,风头大,刮起风来要人命呢。

炒拨拉子确确实实是一种地摊饮食文化,大家坐在一个个小板凳上,围着一个火炉子,上面架一口平底锅。师傅一边用左手摇着鼓风机,一边用右手拨炒着牛羊的内脏,再加一些洋葱、青辣椒等调味,当然胡椒是不能少的。之所以叫 “炒拨拉”,是因为大师傅手一直在锅里不停地拨拉着东西,几经翻腾,不到一锅烟的功夫就可以食用了。

话说山丹炒拨拉

想想,这小吃的名字也着实起得朴实、形象,一吃更知这味道也特别地接地气。炒拨拉是要用猪油炒的,因此,味道极其鲜美。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大概都知道猪油炒菜的味道,也许,当今的美食也只有这炒拨拉子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吧。

吃炒拨拉的标配,必须是一边吃,一边喝着新鲜的黄河扎啤或自酿的米酒。夜幕下的山丹县城,微风徐徐,万籁俱寂,当大多数人进入梦乡时,你可以邀三五朋友小坐,以火炉子为中心,或猜拳,或碰杯,一杯扎啤下肚,惬意至极。如若再能猜上一通山丹的“穗子拳”,喝上几杯“寿星酒”,那才能说你没有白来山丹。“穗子拳”我学了好几次都没学会,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即使是真正的山丹人,打一个通关下来,都是要费点功夫和脑筋的,光输赢的酒都要计算半天呢。

话说山丹炒拨拉

这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戈壁文化,一种乡土文化。既然来过,就不要错过;既然喜欢,就一定要尝试。到山丹,我吃过手抓肉,尝过炒拨拉,划过“穗子拳”,走进军马场,遥望祁连山,所以,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去过山丹。

作者简介: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视野》《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话说山丹炒拨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山丹   修武   张掖市   甘肃省   穗子   河西走廊   兰州   猪油   甘肃   面食   食客   火炉   夜市   小吃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