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进 宁 州

走 进 宁 州

文/康桥

宁州,是陇东黄土塬上的一个县,是当年古义渠国所在地。工作三十年来,可以说,足迹已经遍及省内各县区,尤其是大大小小的乡镇都去了不少,可唯独离我家乡最近的宁州(现在叫宁县)没有踏足过。有幸的是2017年因为工作原因终于成行。

塬,是黄土高原的一种地貌类型,高原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

走 进 宁 州

“山数南山青,水惟莲水香。踏上故乡土,寸心喜欲狂。”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李秀峰先生当年回到家乡宁州时写的一首小诗,溢满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宁州,虽然不是我正真意义上的家乡,但她的确和我的家乡桫椤塬一模一样—沟壑交错,梁壑纵横,民风朴实,底蕴深厚,都属于陇东黄土高原黄土层最厚的那一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到过这个地方,那你就等于没有到过黄土高原。

当地有句老话说得好: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董志塬是指陇东黄土高原核心塬区,宁州就是董志塬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州地处关山--六盘山褶皱带移动的鄂尔多斯地台东南部。东部梁峁沟壑交错,中西部多川台河谷与高原沟壑相间。马莲河、九龙河和城北河三条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黄土旱塬上能有如此之多的河流齐聚小县城,使得坐落于狭小川道的县城新宁镇有如江南小桥流水、亭台阁榭的感觉。我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都要翻看当地的风情民俗历史资料等,在住地宾馆翻阅了《宁州史话》才知道,宁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而且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走 进 宁 州

艳阳照大地,白云飘万里。秋来风景异,家乡最迷人

中秋的宁州,层叠起伏的黄土塬上云雾缭绕,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风凉、叶黄、明净、绚烂、辽阔、静谧……所有的绿都沉了下来。

人间最美是清秋,瓜果飘香庆丰收。要知秋声为谁醉,董地塬上走一走。

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喜欢它的不温不火,喜欢它的宁静缜密,喜欢它的厚重内敛,喜欢它的付出给予,更喜欢它能把农人一年的辛苦变成收获。秋风起,马莲河水起涟漪,枯黄的落叶,一片一片摇曳而下。

走 进 宁 州

乡间的田野甚是壮观,成片成片的包谷杆舞动着长长的衣袖在风中翩翩起舞,庆贺着今年的好收成;红红的苹果在枝头翘首以待,摘果的大姐大嫂望着一个个硕大的苹果眉开眼笑。尽收眼底等待收获的秋天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庄户院前成熟欲落的果树正在张开怀抱迎接远方的客人。从农人满怀喜悦的脸上可以看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正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来到了魂牵梦萦的董志塬上的宁州。

静对三河秋水,享受一山秋色;远离城市喧嚣,体验小镇宁静。

走近宁州,才知宁州具有悠久的历史。翌日晨,参观了慕名已久的“狄梁公碑”。狄梁公碑是唐武则天时宰相狄仁杰庙碑。狄仁杰在武则天垂拱年间做过一年多宁州刺史,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州人感其德政,为其立生祠,碑曰:“德政碑”。

走 进 宁 州

走近宁州,才知宁州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之所以是红色的土地,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出生了西北最早的共产党员王孝锡烈士;诞生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2013年建成的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用实物、遗址旧址和文献档案图片及有关读物、报刊文字翔实生动地展示了王孝锡与敌斗争的英勇事迹。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的建成,填补了宁州红色旅游景点的空白,也是革命老区陇东红色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走 进 宁 州

仰望历史名相的庙碑,走近红色土地的丰碑;领略黄土高原的秋色,走进父老乡亲的院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作为黄土高原的传承人,当初离开这塬这土,初心不就是想有朝一日再回来改变这塬的沟沟坎坎、改变生活在这塬上的父老乡亲的生活嘛。现在,有机会回到塬上为父老乡亲服务,一定要将初心变为行动,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美好的田园生活。

宁州,我还会再来的。我会像热爱自己的家乡一样热爱你,把你的春夏秋冬写进我的记忆里!

走 进 宁 州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欢迎关注《康桥笔谈》头条号!

【作者简介】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走 进 宁 州

《康桥笔谈》是一个“以文学为桥梁,坐而论道;以武学为桥梁,切磋技艺;以书法为桥梁,研谈笔墨;以健康为桥梁,释怀养生”为宗旨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平台始终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文学爱好者提升文学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风格定位】经典文章推送,合格产品介绍,美文点赞打赏,同道评论交流。

【笔谈特质】追求文章质量,厚爱乡土文化,传承传统文明,交流兴趣爱好。尽力做到兼容并蓄,雅俗共赏,为您找到一个倾诉、沟通、交流的出口,满足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需求。走进康桥笔谈,就有志同道合的文友、武友及书法爱好者与您惺惺相惜,携手共进。

【投稿指南:主要刊发文学爱好者的精品原创力作,追求高格调、高品味、高质量。

好看小说】主要刊发原创小说,要求内容健康向上、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

美文共赏】主要刊发原创美文,要求主题鲜明、可读性强、文笔优美、不落窠臼。

真情散文】主要刊发散文,要求主旨向上、文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接地气。

诗歌在线】主要刊发精品原创诗歌和古诗词,要求意境优美、诗意婉约、艺术性强。

书海钩沉】主要刊发读书日记、随笔、心得体会。

故事传说】主要刊发民间故事、传说等,要求内容积极健康,不低俗、不庸俗。

纪实传记】主要刊发人物传记、社会纪实等,要求内容真实可信,主题健康向上。

走 进 宁 州

优雅女人】主要推出以女性为主题的悦读大餐,涵盖女性读书、生活、审美、职场、情感、服饰、美颜、美食、养生、保健等等有关的图文并茂的精品佳作。

茶余饭后】主要刊发风趣的、搞笑的、调侃的、戏说的原创故事、段子,拒绝低俗、恶搞。

【投稿须知】所投稿件须是未在其他平台刊发过的原创精品,报刊发表过的优先选用。投稿时须将作品word文档、个人彩照和作者简介以邮箱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1097319301@qq.com)。投稿后请加微信:kangqiaolanzhou,以便沟通和兑付稿酬。

【付酬标准】作品80%的赞赏付给作者,20%的赞赏纳入《康桥笔谈》运行基金。自作品发表之日起第十天支付作者稿费。

《康桥笔谈》是您值得拥有的百花园,希望与您一路相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黄土高原   桫椤   笔谈   父老乡亲   沟壑   黄土   烈士   桥梁   散文   爱好者   家乡   红色   土地   喜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