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牛共绘春耕图 (牛年说牛)

散文:人、牛共绘春耕图 (牛年说牛)

文 占顺

我知道牛,应该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动物了。这个认识是来自于我在“五七”干校生活的几年。

我说,南方田地里劳作的人们勤劳,那与人共处的水牛会更勤劳!

早春二月这是一个非常浪漫、充满着美好希望的月份。

在早春的二月里,城里的人们会感受二月的春风、感受二月带给人们精神上的爽快!毕竟是“春打六九头”后的明媚阳光,开始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了。

可是季节的变换,在南方已经把人们忽闪的身影带到了农田里!

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初的那段时光,在“五七”干校的水田里,那几百号人和上百头牛早就忙活儿上了。

——人们赶着水牛、扶着犁巴,在太阳刚一露脸,就出现在冰冷的水稻田里。

记忆中的李叔叔那时也就是四十出点头,个子不高,可身体棒棒的,他在一些老干部当中当然就算是绝对的小字辈了。所以每到早春二月的初春时节,这水田里的犁田、耙地的活他和一些年轻人们都是首当其冲。

只见早春的每天这个时辰,跟他都快成铁哥们的那头健壮的老水牛,都是走在他的前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泥泞的田地中。拖着犁巴、拉着耙地的耙子一遍一遍走,就是要把这水田深翻、耙平,使大块土疙瘩溶碎……

那天冒着濛濛的细雨收工回来,尽管李叔叔披着蓑衣,还是没有隔绝春雨对他的亲睐,穿着件上下露着棉花的破军棉袄,军棉袄外的粗麻绳紧紧勒着。由远而近他一瘸一拐赤脚走在泥泞的小道上,被田里凉凉的水早已泡白了的那双大脚刺着我的双眼,还有他被冻得直打哆嗦的身子,让我的心颤抖了……

还好进了屋子,看到他抖抖的一只手从床底下抄起一个蒙着土灰的深色瓶子,打开瓶盖“咕咚咕咚”就是两大口,随着一股酒香慢慢飘向屋外……直到这时我的心才放松开来。

现在回想起来,李叔叔和那些同事们在春柳刚刚露出鹅绒黄时,就赶着水牛犁地、耙田的场面,这是许多幅绝佳的春画啊:不管你从那个角度,看他们赤着双脚、卷着高高的裤腿,右手牵着水牛的缰绳,左手再握着一杆小鞭或者竹竿,不管他们是扶着犁巴还是站在耙子上的姿势,这不是现在许多人们都追求的美景吗?

还有,在细雨濛濛时他们又披上蓑衣,头戴斗笠的身影简直帅呆了!

再看,那一头头干活的大水牛,它们昂首挺胸,看着那似乎丝毫不费力的姿态,不也是城里人们追逐的亮点吗?

毫不夸张地说,那时春耕的一幕幕美景都烙在我心里,自然那许多头耕作的水牛也早已印在我的脑海中了。

著名残疾作家史铁生在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写道,那时“唯一能够代替人力的牛简直是宝贝。”这话说得太真实了。

史铁生因插队到了陕北,亲身体会到了农村劳动的艰苦;我因为父亲被下放来到湖北,也知道水田劳作的不易。

在没有或者缺少农用机器的那些年代,能为人们的生产带来一线希望的就是身边的牛啊!也只有牛才能帮助解除种田人的劳动之苦。

2021年1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陕北   土疙瘩   上个世纪   牛年   耙子   干校   蓑衣   水田   水牛   田里   棉袄   早春   泥泞   勤劳   细雨   叔叔   散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