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生活的剪纸艺术——韩艺(云课堂)

展现生活的剪纸艺术——韩艺(云课堂)

马占顺

“小时候对剪纸纯属好奇和兴趣。长大后看到自己四岁的剪纸刊登在少年杂志上,隐隐有种成就感。”韩艺这样回忆到。

大学期间,韩艺创作歌颂母亲十月怀胎不易的剪纸作品——《孕育》,参加艺术节后第一次获奖,无疑对剪纸创作更增加了信心。

在接触剪纸的过程中,韩艺越来越渴望用剪纸去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眼中所见和生活所闻。韩艺的老师曾说过,中国民间剪纸是先人不但留给中国,也是留给世界的非常珍贵的艺术遗产。

过去,在农村生活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剪出的花鸟鱼虫,龙凤呈祥等等,居然能叫“艺术”?!前辈们喜爱剪纸,完全因为感到剪纸这种形式,可以让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吐露自己爱自然、爱生命、爱家人、爱生活的心声,能够寄托内心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所以,正是前辈对美好事物不懈地追求精神,才使民间剪纸在中国能够传承千百年。

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不可能永远只剪“鱼戏莲、莲生贵子”类的单一传统题材,除了剪祈福消灾辟邪这些永恒的主题,我们还应该能够用传统的剪刀技艺,以剪刀为武器,讴歌新时代,赞颂新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油、助威!

展现生活的剪纸艺术——韩艺(云课堂)

韩艺的作品《阿姆斯特丹一瞥》

韩艺用传统剪纸语言剪出自己心声的作品《福向四方》,入选2012年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而《阿姆斯特丹一瞥》的创作,也是她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街头时,看到一只卧在楼上窗台的小猫,正在俯身看楼下一位读书的老人,这种人与动物在天地之间温暖、和谐相处的情景,令她心生感动,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就有了这幅作品。作品于2015年入选今日美术馆《红红火火过大年——中国剪纸家艺术展》,入选北京2018年“工美杯”展的《北京老院》。

展现生活的剪纸艺术——韩艺(云课堂)

韩艺与小朋友

也是因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韩艺,对曾经居住多年的老院儿深有感情。

因为北京胡同各种院落本身的设计,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人文性理念很强的一种宜居设计:古老的木质大门,院内中国人讲究的寓意多子的石榴树、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树等等。“金玉满堂”的大鱼缸,院子上空鸽哨呼啸而过,时不时过来串门儿的小猫和黄鼠狼,都能勾起韩艺终身难忘的怀旧感情,带着这样一种情感创作出来的作品,当然也能打动观众,并深受观者好评。总之,韩艺和剪纸艺术相守三十余年,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心所触、所感的状态下创作出的。

韩艺是在2006年起,开始走上剪纸教学的讲台,传播她的老师——北京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韧老师,研究开拓出的传统民间剪纸无稿创作技法及其教学法。

这些年韩艺先后在刘韧剪纸屋、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多个小、中、大学校、政府机关部门,及新西兰的路易艾黎中文学校进行剪纸的初、中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她也不断在摸索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法。当看到学生们交来的五花八门、各有千秋、生动可爱的无稿剪纸习作时,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欣慰,也更加体会到先人创造的这门艺术从文化内涵到人的品德、基本素质的培养,绝不是看似简单的手工技能所能够涵盖。

展现生活的剪纸艺术——韩艺(云课堂)

韩艺的作品《四合院》

韩艺非常感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开辟的这个教学平台,她也非常珍惜这个面向全国热爱剪纸艺术的观众传播和传授古老剪纸艺术的机会。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加强学员对中国民间剪纸文化与艺术双重内涵特色的了解,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体会剪纸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的意义。所以,在这直播课上,每周一个小时的课程,韩艺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备课。设计并且制定了剪纸艺术理论/文化课,作业点评/分析指导课,还有剪纸技法传授/实践课的三部分内容。受到了学员们的喜爱。

韩艺也很感谢学员们对其剪纸课的喜爱与肯定。当看到学员们自我创作出的作品,很是自豪!

2021年8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剪纸   阿姆斯特丹   小猫   艺术   教学法   先人   寓意   北京   中国   课堂   喜爱   内心   民间   传统   老师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