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爷爷奶奶是怎样的感觉?被爷爷奶奶带大是怎样体验?

父母的角色在家庭中是必不可少的吗?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从小是和爷爷奶奶长大的,他们有的有着非常幸福的童年,有的则不是。

隔代抚养作为多元家庭的一种形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但大家总忍不住问:爸爸妈妈都去哪里了?

今天,我们采访了几位被爷爷奶奶而不是爸爸妈妈带大的朋友。

h

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奶奶家里。

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离了婚,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在新的家庭又有了孩子,我好像成为一个对于他们而言非常尴尬的存在,自然而然被晾在一边。

只有偶尔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我的父母才会出现一下,象征性地给我买点衣服。大概是我14岁那年,母亲还把我带去她新的家庭里吃了一顿年夜饭。她后来嫁的那个男人其实还不错,幽默地跟我说这说那,还问我现在有没有什么烦恼。我好希望他真的就是我的爸爸。

他们有一个6岁的女儿,她亲切地叫我“姐姐”,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她活泼、大胆、不认生,我多么希望自己是她。

妈妈也尽量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妈妈”,我也努力表现得像她亲生的孩子。

但是我做不到,至少做不到和妹妹一样。和他们在一起,我明显是个“客人”,受更多的照顾和关注,被更加客气地对待,同时,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妈妈可以很自然地摸妹妹,手伸向我的时候,我们俩都感受到了那种难以忍受的尴尬。

那顿饭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他们家。

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很早就去世了。我们是彼此的依靠。

奶奶并不是个性格强势的人,对于我父母的做法,我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但每次提起他们,她都告诉我要谅解他们。

我听奶奶的话,几乎从来不反抗她,因为她真的对我很好。

我7岁之前的衣服、鞋子,几乎都是奶奶亲手做给我的,每一年做新衣服新鞋的时候,她都会半赞叹半惊讶地说,哟,我们丫头长这么大了!

上学之后,她觉得自己做的衣服太土,怕我被嘲笑,就再也没有做过了。

每年过生日,奶奶都会给我下碗长寿面,看我吃得香喷喷,奶奶会在旁边说,我们丫头吃完这碗面,一定能幸福长寿!

我每次都会把面分给她一点,说,奶奶也要长命百岁!

奶奶是我在这世上最爱的人。每次我想不通为什么上天夺走了父爱和母爱时,我总会想到,其实奶奶已经给了母爱的部分,对我来说,她就是我真正的母亲。

现在奶奶比过去老了,有一年她出去买东西,竟然在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上迷了路,还好遇到一位熟人才回到家里。

我很怕奶奶失去健康,我很怕我失去奶奶。奶奶是我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家人。

我是留守儿童,在我们村里,孩子几乎都是和祖父母辈长大的,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我出生的时候,奶奶还不到50岁,她本来还想去城里打工的,但因为我,留下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奶奶总早早带我去村口坐着,等家里其他人回来:爷爷,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后来还有婶婶。

奶奶是个特别能干的女人,她在家里除了种地之外,还开了一家小商店。别人说你都抱上孙子了,干嘛不在家里好好享福呢。奶奶总是回他们说,不行,我干啥也不能拖别人后退。

其实奶奶对我的教育,比起父母或者城里人来说,可以说是少得可怜,我上了初中才学英文,什么乐器绘画围棋从来没接触过。大城市里的人情往来,我也什么都不懂。奶奶教会我的,就是那句“不能拖人后腿“的自立。

全家里面,我当然跟奶奶最亲近,实习打工领了工资也第一个想到她。对父母,没有什么怨恨,知道他们也是为了支撑起这个家迫不得已,但的确没什么感情,有时候打电话他们提起哪里不舒服,我也只会非常客气地说,那去诊所里看看。

客观地看,被奶奶带大是有挺多局限的,比如教育理念,能跟孩子传达的东西,都不太一样。但我想这跟我出生在农村有更大关系,城里的奶奶也许懂得更多。

不过总的来说,我童年是很幸福的。我父母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拳脚相向。奶奶可能是过了那个年纪了,从来没有打过我,还跟我说不要用拳头解决问题。

所以我并不羡慕那些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孩子,只是有时候看电影,里面讲母爱父爱,觉得挺遗憾,自己都没能体验过啥是母爱啥是父爱。

我的名字是出生前就定好了的,那时候本来叫“信平“,因为身边所有人都说我是男孩,家里人特别高兴,早早帮我取好了这个名字。谁知道,生下来竟然是个女儿。

听我奶奶说,那一瞬间我爸的脸都绿了。

他们还想再要个男孩,那时候独生政策抓得很紧,我爸妈都是吃国家饭的,不敢冒这个险。奶奶给他们出主意说,可以把这个女孩留在乡下,他们去城里再生一个男孩才上户口。

于是就这样办了。

我跟着爷爷奶奶从小在农村长大,比我小两岁的弟弟,从小跟着爸爸妈妈在城市长大。

更重要的是,他生下来就有户口,拥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我一直到了上学年龄,才托关系上了户口。

我知道,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是什么坏人,只是重男轻女的观念还在他们脑海里根深蒂固。我有时会想,他们没把我生下来就溺死,也算是好的了。

其实,爷爷奶奶对我很好。他们就是那种朴实又有点愚昧的农民,疼我,宠我,照顾我,督促我写作业,看着我不能早恋,把能给我的都给我。除了偶尔透露出的性别观念让我气愤之外,和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幸福。

我一二年级的时候,爷爷会每天接送我,我就骑在他的脖子上去上学和放学。乡下孩子没那么多学习压力,抓蜻蜓,去池塘里捉鱼,夏天去摘西瓜,冬天坐着爷爷亲手做的雪橇在雪地里玩,

初中的时候,也许是出于愧疚吧,父母终于把我接到了他们身边,我们之间持续十多年的“战争“也由此拉开序幕。那时候,我特别恨他们,恨我弟,每晚都想念爷爷奶奶,然后哭着睡着。

离开爷爷奶奶,是我童年的结束。

我妈妈生下我之后没多久就和我爸离婚,离开了所在的城市。我爸爸在我两岁那年生病去世,我被奶奶抚养长大。

虽然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但我特别讨厌别人称呼我为“孤儿“。可能是这个词带有太多悲悯的成分,也可能是我从奶奶那里获得的爱从来没有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奶奶是个特别唠叨的老太婆,从小到大,我因为她的唠叨和她吵了无数次,但她改不了,我也听不进去。

她还总是很节俭,说句不好听的,特别抠门儿。小学那会,身边朋友都有一块两块的零花钱,她只给我两毛钱。我每次看别的同学在小卖部“挥霍“都非常羡慕。

奶奶最喜欢逼着我早睡早起,可能是她自己年纪大了,每天十点上床,五六点就把我叫起来。除了高三那一年之外,我都得被迫遵守她这个苛刻的作息,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好奇怪,想到奶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些槽点,一面想还会一面在心里嘀咕“这个老太婆“。但是,我都能感受得到自己在吐槽时带着的那种亲昵,就像是我们说起自己最爱的人一样的那种“不屑”与掩藏不住的真实爱意。

现在奶奶老多了,耳朵背了,腰更弯了。但我每次回去,她还是在我后面唠叨,什么赶紧找男朋友啦,什么多穿点啦,什么不要挑食啦。我也每次都没大没小地回她,那你怎么不爱吃萝卜!医生让你吃药你也不好好吃!

她现在也还是很抠门儿,每顿剩菜都要留好几顿,我跟她说最多留一顿就行了,不然对身体不好,她都努力挺起那早就驼了的背,大声吼:“你个败家子!”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每次离家,我都会像个小孩子一样,抱住她撒好久的娇,“我走了你想不想我呀?”“那你要不要好好吃药吃饭等我回来?”“你是个老太婆了,要每天活动活动,活久一点,等我发了财孝敬你啊!”

她每次都用很大嗓门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我耳边吼:“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都会   父爱   老太婆   母爱   城里   爷爷   奶奶   家里   爸爸   父母   身边   妈妈   感觉   孩子   幸福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