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的“日间手术”和“微创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章转载自: 东平医生

专家简介:黄东平,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负责人。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从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长开放和腹腔镜下的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及其放化疗的综合诊治及肠内肠外营养的支持治疗。

上一集提到了拿破仑在俄罗斯惨败后无比惦记东平医生,能不惦记嘛!东平医生的手术实例只能够在现在用哦。其中会涉及到两个医学术语——“日间手术”和“微创手术”......

关于这两个医学概念,社会上似懂非懂的解释很多,这里,即将出席两会的东平医生给读者朋友权威而通俗地解读一下——

日间手术

在我们原来的概念里,手术是一件大事情,简直像去野营!开刀前,脸盆毛巾地搬进医院,准备打“持久战”;检查-观察-手术,手术后哼哼唧唧地在病床上躺个十天半个月。那么现在呢?

日间手术最早源自欧美发达国家,是指选择一定适应症的患者,在一至二个工作日内安排患者的住院、手术、手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患者不在医院过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

开展日间手术,其实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标志之一。其医疗机构一般配备有比传统大医院更细致的术前评估流程、更先进的手术室条件和设备、更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更科学的就医流程、更完善的术后随访系统。

所以,看似“简单而短暂”的手术过程和病人恢复周期,其实蕴含着从诊疗、治疗直至康复的整个临床流程的丰富的科技含量,以及手术医生、助手和医疗团队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微创手术

日间手术的开展,得益于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一种主要透过内窥镜及各种显像技术而使外科医生在无需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口的情况下施行手术。

早期的微创手术专指腹腔镜手术,因为当时只有开腹手术能够用微创手术所取代。直到后来,当微创手术技术普及,才扩展至其他部位的手术里。至于第一宗腹腔镜手术,则是于1987年由法国医生Mouret偶然完成,不过当时他没有想到它标志着医学上新的里程碑的诞生。 微创手术的好处是手术的伤口很小,使病人康复的时间得以大幅减少。

黄东平医生主持的基于微创技术的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HAL)和痔核悬吊术可以在20分钟以内完成手术,根治痔疮,打破传统痔疮治疗手段的桎梏。

前不久,一位长期饱受痔疮困扰的患者,遵照东平医生的嘱咐,隔夜吃过晚饭,20点后不再进食,次日8:15空腹去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普陀人民医院,9:15进手术室。

时髦的“日间手术”和“微创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手术中,半麻状态的病人还能和东平医生掰扯唠嗑,话题从咖啡聊到足球。16分钟后,手术结束,病人在“怎么这就好了?”的疑问中,被推进了病房,休息留观。

时髦的“日间手术”和“微创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下午三点多,被“赶出”医院——确切地说,麻醉期过了,病人自己也急着要离开!其实手术结束后半小时,病人就能下床走动,一切行动照旧。傍晚时分,病人自行开车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日间   东平   同济大学   普陀   手术   上海市   手术室   痔疮   附属   时髦   人民医院   病人   患者   医生   医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