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你做了吗?

文章转载自: 东平医生

专家简介:黄东平,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负责人。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从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长开放和腹腔镜下的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及其放化疗的综合诊治及肠内肠外营养的支持治疗。

大肠癌年轻化,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之前有一个观点,就是人到50岁,必须要做一次肠镜,但这个年龄段,其实应该提前一些。

现在,一旦周围有人得了癌症,想到第一件事情就是托人找最有名的医院、找最有名的医生。这个反应本身完全可以理解,但其实,对于大肠癌等肿瘤的治疗,流程和方法大同小异!你要远离肿瘤,就得加强预防和阻断;而一旦被查出罹患肿瘤,那么比治疗更重要的是康复和心态……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肠癌的生存率,这才是肿瘤最值得关心的指数——

一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肠癌,比如三期的5年生存率不到50%,四期则不到20%。因此,大肠癌的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正常情况下,中国治疗大肠癌的方法和手段并不落后,但为什么病人生存率很低呢?说白了,大多数病人就诊的时候就已经是进展期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肠镜,你做了吗?

那么,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呢?

在美国,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预计2018年肠镜筛查率可达80%,可有效避免28万新发病例和20万死亡病例。调查表明,63%的结直肠癌死亡归咎于未进行筛查。

如果你感觉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减轻等,那就是大肠癌的预警症状,必须毫不迟疑地尽早完成肠镜检查。

肠癌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推荐中年以上的人群均应进行至少1次肠镜检查。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肠癌,风险会增加两到三倍之多。这类人群要特别当心,发病风险很高,建议早期就去体检查肠镜。还有一类肠道疾病有明显遗传性,如家族遗传性息肉病,有高度癌变倾向。

肠镜怎么做呢?首先,不用怕。

第一步,做好肠道准备。目前医院规定前一天晚上服用一包泻药+1000ml水,第二天凌晨服用2包泻药+2000ml水,多活动至解出水样清便;肠道准备十分重要,如果肠道准备得不好,内镜医生要花时间在冲洗肠道上,那样就白白增加了肠镜检查的时间和病人的痛苦。

第二步,是摆好体位配合检查。人的肠道有几个生理弯曲,镜子过弯的时候正是最难过的时候,有时需要病人改变体位或是护士“托肚子”才能帮助镜子顺利通过,这时候就需要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了。

第三步,如果还是自己非常怕痛,无法承受这个检查,那么就推荐做无痛肠镜。肠镜使用的麻醉是静脉麻醉,用的是短效麻醉药,肠镜结束时病人就会醒来,相对来讲药物是非常安全的。

肠镜,你做了吗?

肠镜,是早期筛查肠癌唯一的、最直观的方法,没有之二。在这个问题上,至少现在,请不要侥幸地用“高科技”和“智能化”去欺骗自己、欺骗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东平   同济大学   普陀   生存率   泻药   遗传性   体位   肠癌   肠道   病例   附属   肿瘤   病人   医生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