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昨天,有一位50多岁的中年女人突然倒地心脏骤停,事情就发生在笔者医院附近的超市里。

这位大姐是超市里的一名送货员,昨天下午6点多去超市送货,东西刚搬进去就倒在了送货通道上,当时来超市购物的市民还很多,人来人往,大家该买东西买东西,观望者在一旁观望,没有人上前去做个判断,更没有人为她做心肺复苏。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刚接班,听到120报警铃声响起,3分钟内紧急出车。电话中询问病人啥情况,有呼吸心跳没,结果被告知:有。到现场,却是心脏骤停。经历了紧张的现场抢救:按压、除颤、血管活性药物静推、球囊辅助呼吸……用尽一切办法,这位大姐还是没能被救活。

怎么样才能保证一个心脏骤停的病人被救活?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这个很难全面的概括,只是从目前的指南和多年来的抢救经验来说:①心脏骤停时间短;②相对年轻;③无严重的基础疾病;④复苏有效性;⑤能否解决原发病,这些因素是决定一个心脏骤停病人能否被救活的关键因素,其中,第一条心脏骤停时间短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称之为:抢救的黄金4分钟。

有大量的例子和经验可以验证以上结论,我们逐一来分析。

①心脏骤停时间短:大多数情况,在医院内发生的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高达90%以上。因为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医生就在身边,复苏较早。笔者前几天就抢救了一个倒在我身边的心脏骤停患者:他当时正陪着家人做检查,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当时就发生在我面前,于是赶紧给予了心肺复苏、电除颤,10分钟左右抢救成功,病人现在已经出院了。

②相对年轻: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能想明白,年轻人身体素质相对会更好比老年人更能耐受打击,年轻人的心脏骤停,原则上我们也会适当延长抢救时间,成功的几率也更大。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③无严重的基础疾病:这个大家也能想明白,比起脑出血、冠心病、哮喘等病人的突然猝死,上班族熬夜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会更高,因为严重的基础疾病是一个生命走向尽头的本质原因(大家看到一些上班族猝死没能被抢救成功大多是因为发现的太晚,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④复苏有效性:如果以上条件都满足,一个病人心脏骤停了,可眼前的这个第一目击人就不会心肺复苏,或者心肺复苏的手法不对(比如按压位置不对、按压深度不够、不会人工通气等等),这个病人也是救不活的。

⑤解决原发病:在所有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人当中,80%以上跟心脏有关,或者说就是因为急性心梗发作而导致的心脏骤停。这种心脏骤停,如果能在及时复苏的前提下转运至导管室,及时开通心脏冠脉血管,抢救成功率也很高。笔者所知道的多数三甲医院都能完成这种心脏骤停的抢救,并且成功率很高,据笔者所知,武汉某医院对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可高达60%以上。所以,能否及时解决引起心脏骤停的病因也至关重要。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介入导管室


要想救人,得先学会判断这个人需不需要救,可很多人并不会判断病人是否出现了心脏骤停

笔者工作快10年了,无论是急救出车的现场,还是社区心肺复苏培训,真正掌握心肺复苏的人少之又少。不仅如此,敢于站出来心肺复苏的,或者愿意学习心肺复苏的更是凤毛麟角。有时候我们去做培训,不发点小礼品,甚至连凑热闹他们都不愿意来。唉,此中心酸,只有急诊人懂。

而心肺复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判断。没有判断,也就没有急救。而判断眼前的这个人心脏有没有骤停,其实并不难,只是大多数人见到一个人突然倒在了地上,害怕上前,怕惹上麻烦,慢慢的也就丧失了救人的勇气。不是有很多这样的报道了吗:救人者被讹诈,有的甚至自杀以证清白,唉,好人当不得的种子在多少热心人心中正默默发芽,实在悲凉。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心肺复苏的指征判断非常简单,只有三条:①突发意识丧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尤其是颈动脉);③自主呼吸消失(胸廓没有起伏)。

总结起来就三点:人清醒与否?心跳在否?呼吸在否?

①意识的判定:很简单,就是看倒下去的这个人能不能被你拍打喊醒,如果不能,证明意识丧失,如果能,也许只是睡着了或者出现了晕厥。

②大动脉搏动的判定:主要判断部位是颈动脉,颈动脉在我们脖子两侧都有,用解剖位置来讲,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用比赛时的判定方法在喉结旁开两横指处。当然,对于喉结没有那么明显的女性来说,可以对照男性喉结或自己吞咽时上下移动的喉小结作为参照。为了方便大家了解颈动脉的判定位置,咱们直接上图看。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两条红色的粗动脉为两侧颈动脉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主动脉弓发出的颈动脉

如果颈动脉有搏动,说明患者仅仅只是昏迷,如果没有搏动,则心脏骤停。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动脉来判定,比如桡动脉?毕竟中医号脉也是号这个,大家也都知道位置,不是更好操作吗?

不是说不能,只是当血压很低的时候,桡动脉摸不到,或者有些病人桡动脉搏动本身就很弱,判断不清就当做心脏骤停是不合适的,误判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况且,桡动脉的位置也不是人人知晓。一般情况下能摸到颈动脉的话患者血压至少在60毫米汞柱左右,而摸到桡动脉要在80毫米汞柱左右。

③判断呼吸:如果判定没有颈动脉搏动,呼吸也不会有,但为了双保险,避免因为颈动脉触摸不清而发生误判,呼吸的判断算是进一步补充的步骤。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颈动脉判断、感受呼吸、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呼吸的判断主要看有没有气流通过,胸廓有没有起伏,如果有起伏,说明患者仅仅是昏迷,如果没有起伏,说明心脏骤停。(如今,我们更倾向于看患者胸廓的起伏情况,因为面颊感受气流并不是人人都能感受的到,尤其是当患者气息微弱的时候,容易发生误判。)

通过以上三点,就可以判定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如果判定为心脏骤停,则必须立即心肺复苏。

从2015年开始,AHA的心肺复苏指南有了一个很大的更改,主要在操作顺序上和部分细节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来简单的做个小结,看看在实施心肺复苏前应该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发现有人倒地,赶紧上前拍打患者有无反应,当然,我们不需要使劲摇晃患者,一般我们会拍打患者双肩,并在患者双耳处大声呼喊其醒醒。

第二步:如果患者能被喊醒,你可以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比如叫救护车。如果患者不能被喊醒,此时你就应该拨打120求救,或者让周围的人拨打120求救,你可以进一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骤停。

第三步:就是判断大动脉搏动和呼吸,按照我们上述的步骤即可,如果有搏动和呼吸,说明患者只是昏迷,给患者摆好昏迷体位,注意防寒保暖,如果没有心跳和呼吸,则进行心肺复苏。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昏迷体位摆放步骤

院外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自从2015年AHA对心肺复苏有了大的更新以后,截止到2019年,新的指南并没有大的更改,主要的变化局限于院内的抢救,比如电除颤和推药的时机、气道管理等等。而院前的抢救,对于专业人士的要求增加了院前高级气道的管理,对于非专业人士的要求没有变化。

对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经过了上述3步的判断,判定患者为心脏骤停以后,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如果所在区域有AED则通知周围的人取来AED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如果没有条件,则仅仅胸外按压依然非常有效,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关于人工通气的问题:鉴于院外急救的复杂性,尤其是面对一个陌生人,在不知道患者是否有传染病的情况下,不建议口对口人工通气,尤其是现在疫情期间,更是不建议口对口通气。如果是自己的家人,且非常熟悉患者的状况,并且能下得去嘴的情况下,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口对口通气依然是可以的。

关于什么时候停下来的问题:对于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每进行5轮(约2分钟)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后进行上述颈动脉和呼吸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直到判定患者出现心跳和呼吸,或直到急救人员的到来。

中年大姐心脏骤停:救人一命难道真的只有黄金四分钟?

心肺复苏按压示意图

(完)

更多医学科普,欢迎关注齐大夫!

更多急救知识,欢迎留言或私信!

#健康科普排位賽##战役必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救人   桡动脉   毫米汞柱   胸廓   心脏   喉结   大动脉   对口   大姐   笔者   病人   中年   患者   呼吸   位置   发生   黄金   颈动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