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复习方法谈,家有考生的留意了,可以参考,也可一试

学习方法三件宝,提高成绩少不了,预习、学习、复习,其中课堂学习是核心、预习是基础,复习是关键。日常白天学习、早晚复习,工作日学习、节假日复习,一二年级学习、三年级复习,预习学习复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复习、练习也。

1.新课学习完要及时复习,不少于三次。人的记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学习过了一段时间,不复习就会遗忘,但随着时间推移,遗忘速度减慢,一般学完后三天遗忘最快,三天是第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点,七天进行第二次复习,一个月进行第三次复习。温故而知新,列一个复习提纲,复习课本知识、复述学习笔记、强化重点难点知识点。三次复习对记忆力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延长间隔时间,记忆力一般的则缩短一些。

2.科学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科学复习。人的生理是有规律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临近考试要注意休息,避免过于疲劳。考前老师高压、高强度的复习节奏,让许多学生心理崩溃,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心理焦虑、紧张,所以要劳逸结合,保证休息时间,休息分静休息动休息,静休息指的是睡觉,每天保证8小时,晚上不少于7小时,中午最好1小时;动休息是指学习时注意文体交叉、动静交叉、文理交叉,坚持体育锻炼,作息时间科学有规律,早晨6点到7点记忆力最好,晨读、早读可以背课文、记单词、背公式,晚上复习以数理化为主,为避免疲劳,适当按排复习一部分文科内容,文理交叉,使大脑左右两部分轮流使用。要注意的是晚上7点左右,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情绪最不稳定,建议不要做特别难的题目,容易着急上火。晚上睡觉前要复盘当天的知识点,进入状态的学生做梦都在学习,但如果用脑过度,夜间睡不好,白天疲劳迷糊,则影响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时消除疲劳,恢复脑力体力,是应对考试的不二选择。

3.考前复习要遵循规律,克服“高原现象”。中考、高考在即,复习就成了初三、高三学子应考阶段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考试前学校会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叫撒网,全覆盖、拉网式,时间安排在年前,按照课本参照考试大纲,以讲为主,从前到后复习一遍,确保所有知识点没有遗漏。第二轮,叫突击,搞小综合、单元式,时间安排大约在3月份,合并同类项,前后一类、切块复习,讲练结合,包括重点难点知识点。第三轮,叫打靶,搞大综合、模拟考,时间安排在5、6月份,针对考纲、考题进行模拟考模拟练,一摸、二摸、三摸、N摸,重点是考纲考点考题。模拟要在逼真的环境下、规定的时间内、相似的题型题量,模拟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纠正错误做法,特别是考试时对暂时不会做的题,要暂时放一放,考试时一道题长时间解不出,容易影响自己的情绪,干扰自己的思维状态,暂时放一下,等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在去做。

在复习阶段学生可能会出现2次高原现象,一次在年前一轮复习后期阶段,一次在年后第二轮复习即将结束时,持续的快节奏的复习,心理焦急、焦虑,导致学习成绩和复习速度停止不前,做过的题目似是而非、似熟而生,答案呼之而出,就在嘴边,就是答不对、写不出,心理疲劳期,进入学习瓶颈、遗忘周期,这个时间老师家长要重点关注,“高原现象”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将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复习效果。

中考、高考就像闯关,合格过去,不合格淘汰,只有想学习、会学习、刻苦学习的同学,坚持不懈的做好知识储备,不断增强学习竞争力,才能在考试中过五关斩六将,走向人生巅峰的高光时刻。当然人生道路千万条,不一定非要选择上大学这一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的是学霸,而有的则是能手,上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术技能,做大国工匠,一样能成人成才成功。

考前复习方法谈,家有考生的留意了,可以参考,也可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文理   知识点   记忆力   考前   高原   考生   疲劳   题目   规律   现象   晚上   阶段   心理   时间   科学   复习方法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